武漢音頻跳躍音樂:每一次的領(lǐng)獎臺上,都有游鴻明的身影
武漢音頻跳躍音樂:每一次的領(lǐng)獎臺上,都有游鴻明的身影
每一次的領(lǐng)獎臺上,都有游鴻明的身影。
四年的大學(xué)生活過得充實。
身邊的朋友都鼓勵他當(dāng)歌手:“你天生就是吃這碗飯的料!”
90年代初,四大天王正紅,Beyond、草蜢、小虎隊等樂團競相爭鋒。
樂壇比拼太過激烈,歌手的飯碗并不好端。
考慮再三,游鴻明選擇了和專業(yè)對口的工作,成為一名廣告策劃。
有次下班路過一家西餐廳,櫥窗上貼著偌大一張廣告:招聘駐唱歌手。
“好久沒玩音樂了,反正下班后空閑時間那么多,不如去試一試!”
游鴻明進去拿起吉他,上臺唱了一首民謠。
一曲終了,老板聽的入了神,當(dāng)即拍板:“明天就來上班!”
做駐唱歌手,最重要的就是了解當(dāng)下流行的歌,什么都要會唱,以免出現(xiàn)客人點歌卻唱不出來的尷尬。
每次上臺之前,游鴻明都拿出記滿歌詞的小本子,對著練習(xí)好幾遍。
時間久了,游鴻明的唱功和臺風(fēng)都得到了很大進步。
駐唱的日子里,他還結(jié)識了三個摯友:張宇、袁惟仁、莫凡。
幾個人性格迥異,卻相處得無比融洽。
游鴻明的脾氣最好,跟誰都是彬彬有禮,剩下三個人都叫他“好好先生”。
張宇脾氣最差,只唱自己喜歡的歌,客人點歌說不唱就不唱。
有一次,張宇賭氣罷唱,臺下直接飛上來一個酒瓶。
游鴻明見狀,趕緊跑到客人身邊好生安撫,換下張宇,連唱三首歌才平息風(fēng)波。
游鴻明擔(dān)心長期以往,張宇會被炒魷魚,于是主動提出多唱一些。
一晚上通常表演 12首歌,游鴻明上臺唱 10首,張宇才唱 2首,演出酬勞卻是二人平分。
游鴻明從沒怨言,總是開導(dǎo)張宇,讓他別那么任性。
他的仗義感動了張宇,也讓袁惟仁和莫凡深受觸動,幾兄弟的情誼更加深厚。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