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歷史(一):曹操(6)
上回說到,曹操在中牟縣被抓,功曹發(fā)現(xiàn)曹操是個英雄(也可以證明許劭對曹操的評語應該是“亂世之英雄”),就把曹操放了。
出關,過中牟,為亭長所疑,執(zhí)詣縣,邑中或竊識之,為請得解。
——《三國志·魏武帝紀》
唯功曹心知是太祖,以世方亂,不宜拘天下雄俊,因白令釋之。
——《世語》
中平六年冬天,關東軍正式組建,這個名字應該來自曹操的詩詞。曹操在這里算作是獨立的諸侯(畢竟孫堅受制于袁紹)。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
——曹操《蒿里行》
太祖至陳留,散家財,合義兵,將以誅卓。冬十二月,始起兵於己吾,是歲中平六年也。
——《三國志·魏武帝紀》
十三路諸侯中,有三個袁,盟主袁紹、后將軍袁術、山陽太守袁遺。袁紹、袁術哥倆就不必介紹了,袁遺是袁紹的堂兄,為人好學,曹操也說我和袁遺一樣好學。算上袁家門生韓馥,就是四個。
紹后用遺為揚州刺史,為袁術所敗。太祖稱"長大而能勤學者,惟吾與袁伯業(yè)耳。"語在文帝典論。
——《英雄記》
馥曰:“吾衣氏故吏,且才不如本初。度德而讓,古人所貴,諸君獨何病焉?”先是,馥從事趙浮、程渙將強弩萬人屯孟津,聞之,率兵馳還,請以拒紹,馥又不聽。
——《后漢書·袁紹傳》
兗州刺史劉岱,是劉繇的哥哥,劉繇是孫策的對手。后來被劉備擊敗的劉岱是另一個人。
岱,劉繇之兄,事見吳志。
——裴注
岱字公山,沛國人。以司空長史從征伐有功,封列侯。
——《魏武故事》
遣劉岱、王忠擊之,不克。
——《三國志·魏武帝紀》
橋瑁是橋玄的侄子,假借三公名義起義。橋玄是曹操的忘年交和伯樂,之前提及過。
瑁字元偉,玄族子。先為兗州刺史,甚有威惠。
——《英雄記》
東郡太守橋瑁詐作京師三公移書與州郡,陳卓罪惡,云"見逼迫,無以自救,企望義兵,解國患難。"
——《英雄記》
張邈可是曹操的好友,曹操曾經(jīng)說我不回來就去投奔孟卓。
太祖、袁紹皆與邈友。
——《三國志·張邈傳》
太祖之征陶謙,敕家曰;“我若不還,往依孟卓?!?/strong>后還,見邈,垂泣相對。其親如此。
——《三國志·張邈傳》
簡單交代了關東軍的基本狀況,接下來會敘述曹操這時候的心理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