慵懶貓的夢境分享(完整版)
這兩天比較困,23點左右就困的睜不開眼,然后,凌晨五點就醒了(死不承認是餓醒的),分享一個今天凌晨五點的夢:
背景:三國時期我軍與曹軍僵持不下,奉軍令火燒敵軍糧草迫其退兵。
開場帶領(lǐng)部下分頭行動,盡可能燒掉更多糧草,待我這邊完成的差不多準(zhǔn)備與部下匯合時,發(fā)現(xiàn)曹操正欲對我方副將下毒手。
危急時刻,大喊一聲:“曹賊可敢與我一戰(zhàn)?。。 ?/p>
曹輕嘆一聲,撇了我一眼,眼看失去了最好的機會,面對著周圍漸漸聚攏的將士,放下了手里的長槍。
同樣的,我也不敢輕舉妄動,我方十幾人雖說包圍了曹操,可外圍全是曹軍,考量后還是挾持曹阿瞞成功脫身。
回來匯報時,將信奉約定半路釋放曹阿瞞的事一并說出,聽完后帳營陷入一陣沉默,片刻之后各種**接踵而至。
夢境到此結(jié)束,想了下,睜開眼已是凌晨5:14分。
其實也有在想,第一,決定率部奇襲糧草時就已經(jīng)做好了有死無生的覺悟了;
第二,關(guān)于詳盡的任務(wù)部署,包含火燒糧草的路線規(guī)劃、斥候的夜巡排查、任務(wù)暴露的危機處理、任務(wù)完成時的匯合時間、地點、信號等在夢里都選擇性直接跳過了,所以才會出現(xiàn)開場時我已身在曹營且正在執(zhí)行任務(wù)。
第三:關(guān)于圍困時選擇挾持而不是直接殺掉,夢境里我想的應(yīng)該是,在必死局面里,如果有一絲其它可能性,肯定不會放過吧?
還有最后信守約定釋放曹操,我肯定知道這樣的事回去后無法交代,但,一,火燒糧草目的已達到;二,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有違約定,實為無恥小人,不說別人,首先自己都瞧不起自己;三,斬首行動或許有一定效果,但面對強敵,只會讓其更加團結(jié)以迎來更加慘烈的報復(fù)行動。
? ? ? ? ? ? ? ? ? ? ? ?? ?——基于以上三條,我選擇釋放他
第四:任務(wù)完成歸來后并未獲得夸贊,反而在一片沉默中陷入了激烈的爭論中……
此時的我已經(jīng)很疲憊了,剛從鬼門關(guān)回來的我實在懶得看那群嗶嗶賴賴的文官嘴臉,眼睛一閉,該醒了。
問題來了,我這個角色對應(yīng)的這段“歷史”是哪位三國英雄的故事呢?甘寧還是張遼還是其它?
首先說明一下,我個人比較喜歡《水滸傳》和《西游記》,對《三國演義》和《紅樓夢》不太喜歡,而且后面兩部只看過簡化版,上次看還是在十多年前。
能被稱為“四大名著”它的功底絕對不會差,可對于當(dāng)時十幾歲的我來說,無論是三國還是紅樓夢的時代背景首先就很難理解透徹,即使是改編成影視了解的都很有限;再加上里面的三國、紅樓夢里面的各種勾心斗角、暗招頻出,也許有人覺得非常精彩,嗯,我也這么覺得。但是很明顯,相對西游和水滸的敘事結(jié)構(gòu),這兩者讀起來更加又去,快意恩仇,我命由我不由天,這種“爽文”套路不是更加吸引讀者?
最近一段時間一直有在補一些美國經(jīng)典電影,想當(dāng)一部分我能看出來一部分,更多的是滿臉問號,覺得電影精彩的總會搜索下相關(guān)影評,看看別人視角下的美國是個什么樣子,其中很多提到了“時代背景”,我覺得這是個非常好的詞。
有些故事(包括電影),只有在特定背景下才能更好的理解,才能見識到它真正的魅力。
這應(yīng)該是我意識到自己的一個問題,十幾歲時,看它們舞刀弄槍征戰(zhàn)沙場,實在欣賞不來。
所以,回歸主題,這夢預(yù)示著什么呢?全是第一手內(nèi)心活動的背后又能證明什么呢?
差不多了,都七點了,起床搬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