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古長安城的地標(biāo)“大雁塔”、“小雁塔”

2021-03-29 16:08 作者:一個(gè)蟲蟲的旅行  | 我要投稿


中國這么大,我想去看看。帶你去一個(gè)你曾經(jīng)去過或者沒去過的地方。

古長安城的地標(biāo)“大雁塔”、“小雁塔”

古都西安無疑是旅游熱點(diǎn)城市。我多次走過路過這座古城,因?yàn)榉彩堑轿鞅币恍┑胤饺ィ家?jīng)過這里,有時(shí)間,我就會安排在西安陸續(xù)看一些地方。

“大雁塔”、“小雁塔”曾經(jīng)是古代長安城的地標(biāo),更有“雁塔晨鐘”是關(guān)中八景之一。

(大慈恩寺塔林)

“塔”是舶來品,不同于中國的高層建筑“閣”。塔的最初原型是印度佛教的“窣堵坡”,簡單說就是建成一個(gè)半圓形墳堆堆土樣的,用來安放佛祖或者僧人的舍利子(骨殖),也稱墓塔。東漢時(shí)期佛教傳入中國,“窣堵坡”與中國本土建筑相結(jié)合,演變成了中國的“塔”這種極具中國特色的傳統(tǒng)建筑形式。

2008年7月 大慈恩寺(大雁塔景區(qū)) 門票15元(登塔另收費(fèi))

塔因寺而建,寺因塔而興,大小雁塔均是如此。寺院以塔為中心,是古印度佛教寺院建筑布局的一種方式,隨佛教傳入我國后得以保留,后來逐漸本土化。比如墓塔不再建在寺廟中心,或者專門建有塔院。

大雁塔坐落在大慈恩寺中心。大慈恩寺創(chuàng)建于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初名“無漏寺”,唐武德初年廢棄。公元648年唐高宗李治作太子時(shí),為其亡母追薦冥福在原址重建,取名“慈恩”。寺院雖系太子李治為其母追福而建,實(shí)際上也表達(dá)了其父唐太宗李世民懷念文德皇后的心愿。

大慈恩寺香火很旺,包括外國友人,不管是白的還是黑的也敬上一炷香,可能是入鄉(xiāng)隨俗吧。

作為當(dāng)時(shí)唐長安城最宏偉壯麗的皇家寺院,大慈恩寺面積近400畝,各式房舍1897間,僧眾300余。歷經(jīng)戰(zhàn)火焚毀,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大慈恩寺重修,形成了現(xiàn)在的規(guī)?!,F(xiàn)大慈恩寺占地76余畝(160x320平方米),寺院山門內(nèi)鐘、鼓樓對峙,中軸線主體建筑依次是大雄寶殿、法堂、大雁塔、玄奘三藏院。寺內(nèi)藏經(jīng)閣藏經(jīng)眾多,浮雕壁畫令人嘆為觀止。

大慈恩寺大雄寶殿

大慈恩寺的首任主持就是西行求法歸來的唐僧玄奘法師。

玄奘(600-664年),俗姓陳名祎,河南偃師人,自幼聰慧超群,勤奮好學(xué)。玄奘西行求法17年,公元643年玄奘載譽(yù)啟程回國。貞觀十九年(645年)正月,玄奘回到長安。大慈恩寺建成后,朝廷禮請玄奘法師自弘福寺(今小雁塔景區(qū))移就大慈恩寺翻經(jīng)院,充上座,繼續(xù)從事佛典翻譯。太宗皇帝還親自為玄奘舉行了盛大隆重的入寺升座儀式。玄奘法師在此譯經(jīng)十余年,創(chuàng)立了中國佛教的一大宗派——唯識宗(又稱慈恩宗),被唐太宗贊譽(yù)為“法門之領(lǐng)袖”。

為了貯藏從印度帶回的大量佛經(jīng)和舍利,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得到高宗資助,仿印度的建筑形式修建了一座五層高的磚塔,武則天時(shí)改建為七層,后通稱大雁塔,以別于后建的薦福寺小雁塔。

大慈恩寺 民族脊梁照壁

三藏院正門前照壁“民族脊梁”一詞出自魯迅先生《中國人失掉自信了嗎》一文。文中說:“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舍身求法的典型代表就是玄奘法師。

大慈恩寺 大雁塔

大雁塔為七層方形樓閣式磚塔,通高64.7米。塔底層四面皆有石門,門楣上均鐫刻線條精美的佛像。塔身用磚砌成,磨磚對縫,堅(jiān)固異常。塔內(nèi)有樓梯,可盤旋登上頂層。每層四面各有一個(gè)拱券門洞,可以憑欄遠(yuǎn)眺。大雁塔有著一千多年的光輝歷史,塔因寺而建,寺因塔而興。

2008年7月 西安小雁塔(現(xiàn)西安博物院) 門票25元

小雁塔原名“薦福塔”,于薦福寺內(nèi),現(xiàn)址為西安博物院。

薦福寺在隋朝(581年-618年)是隋煬帝楊廣為藩王時(shí)的王府,618年唐王朝建立后將這里收為皇產(chǎn),也曾作為英王李顯的王府。繼隋煬帝之后這里第二次成為“潛龍舊宅”。

683年,高宗李治在洛陽駕崩,百余日后武則天下令在李顯(唐中宗,高宗與武則天之子)舊宅建寺為高宗追獻(xiàn)冥福,最初的寺名是“大獻(xiàn)福寺”。武則天登基后改名為“大薦福寺”,并親自題額“敕賜薦福寺”。寺院主體毀于戰(zhàn)火,塔院留存,現(xiàn)薦福寺基本為明清格局,唯有小雁塔仍是唐代建筑。

小雁塔建于唐中宗景龍年間(707-709年),是我國早期方形密檐式磚塔的典型作品。原有15層,塔頂塔剎被地震震毀,殘存13層,高43.3米。小雁塔的五層以下收分不大,六層以上急劇收煞,使塔的輪廓曲線圓和秀麗,似少女亭亭玉立,挺拔、修長、俊俏,是佛教傳入中原地區(qū)并融入漢族文化的標(biāo)志性建筑之一。

小雁塔塔頂已毀,居然可以讓游客爬上去

小雁塔自建成1300多年漫長的歲月中,陜西關(guān)中發(fā)生4級以上地震24次,其中以發(fā)生于1556年的陜西華縣(距長安70余公里)8.3級特大地震最為嚴(yán)重,小雁塔依舊巍然屹立不倒,為曠世罕見!

為什么叫“雁塔”呢?椐《大唐西域記》記載:佛祖釋迦牟尼創(chuàng)立佛教以后,早期分為大乘和小乘兩個(gè)宗派,區(qū)別就是大乘戒肉食而小乘不戒。一天,小乘佛教的僧人看到一群大雁從天空飛過,他們仰天長嘆說:“我等諸僧多日沒有肉吃,菩薩知道嗎?”(小乘佛教信奉菩薩)話音剛落,大雁中領(lǐng)頭的雁自折翅膀掉落到僧眾面前。僧眾見此情景,明白是菩薩顯靈教化他們,急忙跪拜并于院中建了一座“浮屠”(佛塔),安葬大雁,取名為雁塔,以表贖罪,從此以后小乘佛教也戒葷食。唐玄奘從印度取經(jīng)回來時(shí)把“雁塔”二字帶回了中國,便有了“雁塔”之名。

古長安城的地標(biāo)“大雁塔”、“小雁塔”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旌德县| 汕尾市| 钦州市| 盘锦市| 孝感市| 佳木斯市| 买车| 东城区| 宝坻区| 邯郸县| 凌源市| 抚远县| 西安市| 兰考县| 和平区| 新巴尔虎左旗| 无极县| 昌平区| 民乐县| 神农架林区| 常州市| 类乌齐县| 天长市| 赤水市| 左权县| 乌什县| 通州市| 石首市| 汉中市| 龙江县| 桂东县| 贡觉县| 塔河县| 磴口县| 聂拉木县| 弥勒县| 元朗区| 稷山县| 红原县| 成安县| 道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