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輕小作家真厲害?。?1——入間人間
人類最喜歡的還是人類的體溫——入間人間
如果從平成年間算起,過渡到令和,要筆者說一個內心認為最為奇怪的小說家,恐怕入間人間(いるま?ひとま Iruma?Hitoma)會是這個稱號的不二人選。
大家對于入間人間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不外乎《電波女與青春男》,《安達與島村》,但是入間人間在輕小說的造詣卻遠不只這兩本小說。
當你第一次打開入間人間的書,你一定會看到一個不知所云的敘述者在幽幽地闡述著一個又一個攝人心魄的故事。那些故事或歡快,或悲傷,或能夠引起讀者心里某處的共鳴。當讀者真正,又或是懵懵懂懂的了解了,這個敘述者便合上了他的唱本,開始了另一端漫無目的的遙想:那是宇宙,草原,老去的我們以及妹妹,仿佛是魔王的水晶球,能夠看清所有的美好與不美好。唱本中的主人公也明白了敘述者的意圖,即便在一片黑暗中,也要抓住那道碩果僅存的光。
入間人間的作品便是這樣,在一眾輕小說作家做著架空的夢時,入間人間用獨特且富有個性的文字打響了屬于自己的名號:將日常事物正?;孛鑼?,插入了大段繁瑣的獨白,故事結構與故事內容頗具跳躍性。若要以一詞以蔽之,筆者倒是想到一個能與其完美契合的詞:
電波。
這種寫法很像二十世紀中葉的西方文學,通過大量甚至冗雜的人物內心獨白來慢慢充實原本描寫中所缺失的具體意向,這也是為何業(yè)界對入間人間作品有“文學性很高”的評論。與其相似的西方作家,筆者腦海里第一個冒出來的是俄裔美籍作家納博科夫(Vladimir V.Nabokov),其筆下的《洛麗塔》正是以男主人公的第一人稱獨白講述著一個鰥夫的故事,因此此書又有《一個白人鰥夫的獨白》的另稱。
你知道霧靄散去,他就是一派陽光明媚。——納博科夫《洛麗塔》主萬譯
這無疑是超現(xiàn)實主義的寫作手法,甚至在場景的轉接上偏向意識流(指《妹與日》),當然也意味著入間人間的作品多少帶點晦澀難懂意味在其中。關于這一點,入間人間本人在接受采訪時稱自己的寫作風格受到西尾維新(にしお?いしん Nishio Yishin 代表作:《物語系列》)、米澤穗信(よねざわほのぶ Yonezawa?Honobu 代表作:《冰菓》)、上遠野浩平(かどのこうへい Kadono? Kouhei 代表作:《不吉波普不笑》)的影響。而上述作家,包括入間人間在內,無一不是群像描寫的好手。而對于時空的操縱手法,在上述諸君的作品里更是司空見慣?;氐饺腴g人間身上,筆者認為最能夠體現(xiàn)這一特性的,當屬其在電擊文庫的單行本:《我的小規(guī)模奇跡》(《僕の小規(guī)模な奇跡》)

“雖然完全不喜歡你,但是和你交往也可以。作為代替,要好好地守護我,抱著就算你會死掉的覺悟。”在告白之時聽到如此答復,讀者們會作何感想?然而此時的“我”已經(jīng)將自己的命運緊緊的與"她“牽系在了一起——不可以牽手、不可以直呼名字、不可以跟人說她是我女朋友、不可以打電話給她,但是,可以為了保護她而死。
入間人間是一位喜劇大師(注:此處的“喜劇”是“悲劇”的反義詞,意在指結局完滿,而不是引人發(fā)笑),盡管他在部分的場景以及細節(jié)的描寫上顯得有些偏向黑暗風,似在引導讀者去往bad end進行遐想。這就好比一對在叢林中的探險者突然遇到了瘴氣的襲擊,每個人都會惶惶不安。但當讀者撥開迷霧,探險者們又能看到冉冉初升的東陽,你的臉上也會重新掛上笑容。這也是筆者截取《洛麗塔》中的那個句子的原因——你總能從入間人間的小說中體會到霧靄背后的那一抹陽光。
回到小說本身,《我的小規(guī)模奇跡》本身就是雙線雙開的劇情,而且混亂的敘述角度和人稱變換加大了小說的閱讀難度。如果只是抱著圖一樂的心境去看這一部小說,恐怕是很難看出個所以然來。那么,能說這篇小說寫的不好或者不迎合市場來對它進行批判嗎?恐怕也是不行。原因在于,在讀完整個故事之前,看上去的確是雜亂無章。但是在通讀完整篇小說后,再回頭去思索,那之前霧里看花的部分就會顯得清明許多。這絕對不是一篇不帶腦子就能看懂的輕小說。
(以下部分可能涉及劇情方面以及人物線索,請斟酌后繼續(xù)觀看)
二十年前的我(僕)在大病臨死之前向已婚的她表白,卻被她的丈夫用刀子刺傷——雖然初遇她僅僅是是擦肩而過。我(僕)的結果自然是表白被拒,然后寂寥的死去。而她的丈夫也因此獲罪。
故事線仍然在延續(xù)。來到二十年后,同樣有點呆呆的我(俺),像我(僕)一樣自私地表達了癡癡的愛,不同于廿年之前的無疾而終,這次的她有“好好”接受了我(俺)的表白,卻也同時提出了自己的一系列請求。
同時間的我(私)也因為鞋店與畫的緣故與番茄(俊哥)產(chǎn)生了種種交集......
筆者在之前說過,入間人間是群像描寫的好手,同時也是人物感情刻畫的行家。從文中的多個僕、私、俺來看,雖然中文都譯成“我”,卻是三個不同的,帶有血緣關系的人。而文中的“她(彼女)”也同時對應著兩個人,如果把人稱這一塊理清楚的話,那么小說的結構就會很明朗了。
小說的最終結果是悲劇還是喜???在筆者看來,它的確是一幕喜劇——因為所有的人都找到了歸屬感,完成了自己的小小心愿。二十年前的我(僕)已經(jīng)注定會離開人世,而我(僕)的最終愿望也就是向她(二十年前)表達自己的心意罷了,至于結果,管他的,只要情感傳達到就行了;而二十年后的我(俺)和(私)則是兩個徹徹底底的“傻子”則是通過自己的方式尋找到了幸福。這是一個無可挑剔的大團圓式結局,唯一可能會意難平的,估計就只有二十年前她的丈夫以及被俊哥甩了的女大學生了吧。
入間人間所有小說的意圖都是明確的,只不過是以一種娓娓道來的形式來慢慢地推進劇情?!段业男∫?guī)模奇跡》從一開始就圍繞著“奇跡”二字,但是通篇卻又沒有確切的告訴讀者到底什么才叫做奇跡。而當讀者開始反芻時,才恍然大悟——普通人的一生中能夠遇上所愛的人,便就能夠稱為“奇跡”。善于以時空的變換與詭譎的場景設置來講述日常的生活故事,這也正是入間人間區(qū)別于其他小說家的標簽。

另外,在談論到入間人間作品的時候,少不免要提及“單戀”(屆かない戀)的話題。
在筆者看來,所有標著青春戀愛標簽的作品都離不開三角形的穩(wěn)定結構(bushi),而其中人物的心理糾葛和最后結局的走向正是最好體現(xiàn)作者的寫作硬實力的地方??恐鱾€作者對不同情節(jié)的拿捏把控,“單戀”(也就是國內所說的天狗)這一單元似乎成為了最容易發(fā)掘角色情感和心理活動的一點。而對“敗犬”類人物的刻畫也能夠將讀者更輕易的帶入整個敘述環(huán)境,使得整個故事更具有立體感和感染力。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吧:筆者是英梨梨廚,以上。
“單戀”對應的情感是沉重的、大概率是沒有結果的。這樣一種畸形的愛戀多數(shù)時候指向的是一個Bad End甚至可能是Dead End。但是入間人間卻形容單戀為“愛上美術品”,而這一點在上文所提到的《我的小規(guī)模奇跡》中便有體現(xiàn):二十年后的我(俺)也正是這種呆頭呆腦一根筋的愣頭青。
時代遍地磚瓦,卻欠這種優(yōu)雅,教人理想不要去談代價——謝安琪《家明》
入間人間對單戀情感的刻畫方面造詣頗豐,無論是《我的小規(guī)模奇跡》中的我(俺),或是《電波女與青春男》中的御船流子,都是極為立體的形象,但是筆者接下來要去說的則是另一部冷門作品——《我的小規(guī)模自殺》(《僕の小規(guī)模な自殺》)

這部于2015年發(fā)布的短篇作品雖然與上文所介紹的那篇名稱接近,但除了大學校園的背景以及人物的關系外似乎再也沒有共同點。而這篇《我的小規(guī)模自殺》的類型則是入間人間所擅長的現(xiàn)實與非現(xiàn)實的結合(參考《電女春男》)。
大學生岬士郎的餐桌上突然來了一只自稱未來使者的雞,它預言岬士郎喜歡的女生熊谷藍將在三年后病死。對,你沒有聽錯,是一只會說人話的雞,并且斷定了三年之后一位女大學生的死亡。初看到這,筆者不禁懷疑這是否只是入間老賊的惡趣味,看完第一遍仍然給人一種霧里看花之感,但是看到文章下面各路神仙的評論筆者才茅塞頓開——不排除作者自己本人的癖好情況下,筆者認為這依舊是一篇質量上乘、值得一讀的輕小說。
(以下部分可能涉及劇情方面以及人物線索,請斟酌后繼續(xù)觀看)
本書開篇就拋出了一個經(jīng)典難題——是否愿意犧牲一個人去拯救全世界。這種犧牲少數(shù)拯救多數(shù)的難題我們在各類文學作品或者論斷著作中都曾見到過,比如很有名的電車難題。

如果鐵道上綁的是一個素昧平生的陌生人,那么當事人推動拉桿去救另外四個人的概率會更大。但如果那個人是你的親人,或者說,是你的意中人呢?恐怕結果就要多加思索了。而在小說《我的小規(guī)模自殺》中的岬士郎也正面臨著這樣一個難題——是救下熊谷藍,還是救下4000年后的人類種?

讓我們回到小說本身,《我的小規(guī)模自殺》似乎沒有一個明確的男主人公。有的讀者可能要問——那岬士郎不是主人公,難不成是未來雞嗎?確實岬士郎在上帝視角看起來跟小說主人公一模一樣,但他手上拿著的,確實男二的劇本,一個除了向熊谷藍付出一切就沒有其他生存意義的妥妥的悲慘系男二號人物。
岬的內心有過動搖嗎?有的,而且不止一次。最開始是喜歡,再到自我認識的單戀,再到岬士郎的“自殺”,雖然總體上還是“愛情”沒錯,但其中的心境變化,讀者只能親自去字里行間摸索;熊谷藍對岬動過心嗎?不知道,除非去問入間本人,否則也很難猜測出熊谷藍的真實想法:這個突然來ky的平凡男生是否還算不錯?熊谷藍身邊的優(yōu)秀男生太多了,隨便拎出來一個都是現(xiàn)充的典范,那還會輪到岬來表現(xiàn)自己嗎?
來自未來的雞對岬說:“你還是趁早快逃吧。待在很遠很遠的地方也許可以存活下來?!比欢詈筢祬s對熊谷藍說:“就算是那樣,我也會在你的身邊。”岬士郎放棄了自己,放棄了家人,放棄了整個人類,最后換回來的是一個無力的笑容。單戀無疑是沉重的,更何況是背負了一個,兩個,三個種族的命運。
筆者在上文中提到了謝安琪的《家明》,這是筆者很中意的一首歌,如果不去談它其中的影射意味,那歌中的家明正是岬這類人的真實寫照——“他出發(fā)找最愛,今天仍未回來?!钡覀冏罱K還是認為岬是勝者,因為他的目的不再是談一場對等的戀愛,而是靠著自己努力才能維系住的關系,因此他并不需要聽到那一聲“請多指教”,能陪她走到最后就已然夠美滿了。熊谷藍呢?她活下來了嗎?入間給的是一個開放式的結局,所以說人類并不是沒有生機,說到底“自殺”了的,還是只有岬士郎一人罷了。
臨近破滅一霎,要是相信童話,還是有望看到天際白馬?!x安琪《家明》
梁漢文在《七友》中這樣唱道:“白雪公主不多,認命扮矮人的有太多個,早有六個,多我這個不多?!贬祵τ谛芄人{不過是一個小矮人,白雪公主等待的是王子,而小矮人卻把自己的房子,床,吃食都分給了她。沒有人會對岬或小矮人說不值得,因為他們所做的,正是他們所愿意做的事情。
還記得那個問題嗎?犧牲一個人,還是犧牲全世界?岬士郎不過只是個普通人,沒有超人的神力,沒有鋼鐵俠的科技,也找不到方法去變異,因此他選擇了聽從自己。前者我們稱之為英雄,他們有能力去維護一方安寧,懂得犧牲與被犧牲;而我們又很難從大義的角度來評判岬的行為——雞說世界會滅亡,世界就一定會滅亡嗎?那這個世界未免也太過廉價了吧?他只不過是想完成自己的心愿罷了。因此,在我們對英雄們歌功頌德時,也應該對那些只考慮到“小規(guī)?!崩娴钠胀ㄈ顺钟幸活w包容的心——我們不應該時時刻刻去苛責一個普通人為什么不能成為英雄。
入間人間的作品是有余溫的,它們不會在你看過之后就銷聲匿跡,不會只讓你過一遍眼癮就就此作罷,它會讓你停下來去思考,去感悟它的作者的真正意圖。當你看了許多入間人間的作品后,似乎當初在新人賞給其處女作《謊男壞女》留下“風格過于詭異”的評審不無道理。然而我們的新銳百合作家入間人間也像另一位小說家筆下的羽島伊月一樣跌跌撞撞的闖出了一片天,開創(chuàng)了日輕中獨一檔的文風,而這個十月,入間人間老師的又一部力作《安達與島村》(阿B譯名《櫻與抱月》)即將動畫化,讓我們一起在熒幕上感受入間老師文字的魅力吧?。F)

另附:入間人間老師其他書目推薦
#1 多摩湖與黃雞

在《電女春男》中登場過的笨蛋情侶的變態(tài)日常!甜度拉滿
#2 妹妹人生(妹與日)

妹妹與哥哥的一生相伴時光!插畫是fly神!
#3 輕飄飄少女從天而降

虛渺的世界和沉重的機器,還有混著糖的苦澀愛情。
#4 終將成為你:關于佐伯沙彌香

懂的都懂,入間人間,百合滴神!

喜歡的話還請三連支持一下up主嗷~~這是本系列的第一期,希望自己也能長長久久的把這一環(huán)節(jié)做下去吧,嗯!
這里cConiKk,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