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宮:雀羽金絲織錦長袍
(文章轉(zhuǎn)載自微信公眾號“民族文化宮”,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 ? ? ? 現(xiàn)珍藏在民族文化宮博物館的雀羽金絲織錦長袍是清代西藏二品俗官官服。
? ? ? ? 大襟右衽,明黃底色,彩色團花圖案,藍色里襯。袍身長145厘米,裝飾有米粒大小珍珠串綴成的團花圖案,制作極為精美華貴。
? ? ? ? 此件袍子的制作,從使用的多種高檔材料,到多種針法、繡法,代表了清代蘇繡的精湛工藝水平,也是當時的社會時尚、審美趣味和裝飾方法的真實寫照。
? ? ? ? 此件袍身采用孔雀羽捻金線大面積鋪繡,即所謂蘇繡中的“鋪翠”手法,世所罕見。
? ? ? ? 我國從西晉時期就出現(xiàn)了利用鳥雀羽毛制成的服裝,據(jù)《南齊書》記載,南北朝時齊武帝的兒子蕭長懋曾使工匠“織孔雀毛為裘,華貴無比。”《異物匯苑》中載,“唐安樂公主使尚方合百鳥毛織為裙,正視旁視各為一色,而百鳥之形狀皆見……”宋元明清時期,利用飛禽鳥毛紡織雖不如唐盛,但在高級衣料中仍可見到它的蹤跡。

? ? ? ? 從目前保留的文字檔案和出土實物可見,明代孔雀羽線在皇家貴族服飾中較常見,如定陵出土的紡織品中有明萬歷皇帝的“孔雀羽織金妝花紗龍袍料”等。
? ? ? ? 清初葉夢珠《閱世編》卷八有一段記載:“昔年花緞惟絲織成華者加以錦而所織之錦大率皆金鏤為之,取其光耀而已。今有孔雀毛織入緞內(nèi),名曰毛錦,花更華麗,每匹不過十二尺,值銀五十余兩。”描寫的是孔雀妝花緞??梢娍兹赣鹁€作為高檔服裝材料為歷代皇家貴族所青睞。

? ? ? ? 在《中國傳統(tǒng)工藝全集?絲綢織染》中,有關(guān)于制作孔雀羽線的敘述。即把一股絲線和一根羽毛絲捻合在一起,然后再一邊捻一邊續(xù)孔雀羽毛,最后形成一根長孔雀羽線,這種孔雀羽線立體感很強,因而在使用中具有極強的裝飾效果。
? ? ? ? ?此件雀羽金絲織錦長袍是用孔雀羽線、真金線織成。這兩種線都是價值貴重而稀罕的。制作時先將孔雀羽毛劈絲搓捻成線后,再和金線、各色彩絨一管一管地妝彩,一梭一梭地織造??兹赣鸾z與金線加捻后,線是絨狀的,小羽枝包裹著金線呈不規(guī)則放射狀,發(fā)出熒熒的藍綠色光,通體看整件袍子的“鋪翠”顏色均勻。

? ? ? ? ?據(jù)我國科學家的最新發(fā)現(xiàn),孔雀羽毛的顏色不是色素,而是依靠自然光與波長尺度相似微結(jié)構(gòu)的相互作用而產(chǎn)生顏色。這也是此件官服為何年代久遠,但仍絢麗奪目,孔雀羽線色彩一致,無色差變化的原因。孔雀羽線為皇家貴族所青睞,不僅因其絢麗的色彩,也因其高昂的價格代表了主人身份地位,大面積的“鋪翠”,是一種炫耀。
? ? ? ? ?服飾具有等級特點的這個趨同性,使得藏族服飾也一樣表現(xiàn)出明顯的階層特征,早從吐蕃時期始,就有了贊普、官員不同的衣著,并為之立制。歷經(jīng)千年衍變,至清代西藏地方噶廈政府時,各級職官雖無須按照清朝中央政府官員具體嚴格的服色規(guī)定著裝,卻仍有一套約定俗成、地方特色突出的社會上層著衣風格。

? ? ? ? 此件雀羽金絲織錦長袍規(guī)制很高,為西藏二品俗官,首席噶倫所有。原西藏地方政府的首腦為達賴喇嘛,其官階為一品,在達賴圓寂后和未執(zhí)政期間代其掌理西藏地方政府事務的攝政、第司也為一品。其下噶倫(首席噶倫)為二品。
? ? ? ? 清代噶廈政府官員服飾質(zhì)料基本為內(nèi)地紡織物,為清皇室賞賜之物,多出自清廷造辦處或江南織造總局,圖案體現(xiàn)的多為清宮廷文化的風格。此件官服中運用的彩色團花圖案是當時親王或地方上層貴族服飾中常用的裝飾圖案。
? ? ? ? 我國古代的冠服制度有著豐富的內(nèi)涵、各具特色,也是國家禮儀法規(guī)的重要組成部分。清代為適應政治形勢的需要,冠服制度更是得到了大發(fā)展,在保留本民族衣冠形式的基礎(chǔ)上,擇取了歷代傳統(tǒng)衣冠的紋飾及種類,制定了一整套既具滿族特點又有傳統(tǒng)文化內(nèi)涵的清代服飾制度,透過這件雀羽金絲織錦長袍我們可以看到清代冠服制度體系的成熟與完善。



來源:博物館 ? 撰稿:辛宇玲
監(jiān)制/何麗 ?統(tǒng)籌/武煒 ? 制作/郭一梅

長按二維碼 關(guān)注民族文化宮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