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好物推薦:扔掉充電頭,這才是正確的桌面電源管理方案

我的桌面供電方案一直在使用倍思的快充插線板,AC+DC的組合方式除了可以給音箱、打印機等設(shè)備提供交流電,還能直接為手機、筆記本、平板直接充電,一般情況下不再需要充電頭,非常方便。
之前使用的是第四代氮化鎵2AC+DC 100W快充插線板,很穩(wěn)定,基本沒遇到過什么問題。最近倍思又推出了采用第五代氮化鎵技術(shù)的全新數(shù)字控制插線板,提升了安全保護性能,以及降低了發(fā)熱,正好我家領(lǐng)導(dǎo)床頭的老式插排壞掉了,于是就入手了一個,既解決了臺燈供電問題,又可以直接給手機充電,而且體積小巧不占地方,一舉數(shù)得。
簡單開箱
包裝就不多說了,簡潔環(huán)保,除了產(chǎn)品效果圖和右上角的功率標識,基本上與第四代產(chǎn)品相同。

按照慣例先來看一下全家福,很簡單,除了插線板,額外的東西就是說明書、保修卡,還有一張趣味貼紙。
外觀設(shè)計細節(jié)
3AC+DC的組合方式,整體尺寸僅為109 x 46.5 x 42mm,體積控制得相當不錯。插線板主要是放在我家領(lǐng)導(dǎo)床頭給臺燈供電,以及為iPhone12充電,所以入手了30W功率版本,足夠用了。線長1.5米,如果走線比較復(fù)雜的話,還有3米的可以選擇。

看一下AC插口的分布情況,正面是一個雙孔位,左右兩個側(cè)面是5孔位,背面是支撐面,所以沒有設(shè)計孔位。

背面印有詳細的參數(shù),在這里可以查看DC接口的功率分配情況,為多個設(shè)備同時充電時,可以選擇最優(yōu)的方案,其實原則很簡單:優(yōu)先USB-C,盡量不要多充。

DC接口有三個,分別是USB-C x 1、USB-A x 2,USB-C接口單獨使用時,支持5種功率輸出模式:5V?3A/9V?3A/12V?2.5A/15V?2A/20V?1.5A,最大輸出功率為30W;USB-A1與USB-A2接口單獨使用時,支持4種功率模式:5V?3A/9V?3A/12V?2.5A/20V?1.5A,最大輸出功率也是30W;組合使用時,無論是雙口還是三口,最大輸出功率都是5V?3A 15W。

倍思第五代氮化鎵快充插線板在安全防護方面下足了功夫,觸摸式開關(guān)可以避免通電時打火。內(nèi)置的數(shù)字電路,實時監(jiān)測過載、過壓、欠壓、過流、短路等各種故障,控制芯片發(fā)現(xiàn)問題時及時進行斷路保護,防止故障升級。

觸摸開關(guān)外圈的環(huán)形LED指示燈還可以實時提示插線板當前負載狀態(tài),1-1000W為輕載,指示燈常亮;1000-2500W為重載,指示燈呼吸閃爍;2500W以上為故障狀態(tài),指示燈快閃。當插線板處于重載狀態(tài)時,就要注意減載了,避免過載時突然斷電。

除了軟件層面的安全檢測與防護,硬件設(shè)計上也非常到位,兒童安全保護門的加入,對于家中有小朋友的用戶來說,不用擔心熊孩子亂扣亂碰而發(fā)生意外。

實際使用測試
AC功能就不多說了,插排大家都知道怎么用,下面主要測試一下DC接口的性能。先來檢測一下每個接口的快充協(xié)議,USB-C支持:Apple 2.4A、Samsung-5V-2A、Samsung AFC 9V、QC2.0(9V/12V/20V)、QC3.0(3.6V~19.8V)、QC4.0+、DCP 1.5A、Huawei FCP 9V/12V 24W、Huawei SCP 3.6~5.5V 30W、PD3.0、PPS 30W。

USB-A1/USB-A2快充協(xié)議:Apple 2.4A、Samsung-5V-2A、Samsung AFC 9V、QC2.0、QC3.0、DCP 1.5A、Huawei FCP 9V/12V 24W、Huawei SCP 3.6~5.5V 30W。

接著再來看一下USB-C的PD報文,6組電壓和電流:5V?3A、9V?3A、12V?2.5A、15V?2A、20V?1.5A、PPS 3.3-11V?2.5A。

基本測試完成,與官方給出的參數(shù)沒有出入,下面就進入實測環(huán)節(jié),USB-C為iPhone12 Pro Max充電,成功激活9V?3A模式,最大輸出功率22W,滿載運行,30分鐘可將電量從0充到50%。

USB-C為ROG Phone5充電,9V?1.7A 16W輸出功率。

轉(zhuǎn)到USB-A為ROG Phone5充電,8.9V?1.3A 12W輸出功率。

30W輸出功率主要針對手機和平板,我的iPad沒在手里,所以就用MacBook Pro 2021來測試一下能不能跑滿輸出,得到的結(jié)果是沒有問題的,成功激活了20V?1.5A模式,29W輸出功率幾乎就是滿載了。

總結(jié)
我非常喜歡倍思快充插線板這種產(chǎn)品形態(tài),顏值上秒殺傳統(tǒng)插排與充電頭的組合方式,放在桌面上絕對不會拉低整體格調(diào)。小巧的體積,無論是居家辦公還是出差攜帶,都不會占用過多的空間。
第五代產(chǎn)品在安全防護方面做出了非常大的改進,而且在功率分配上也更加精細,我記得第四代只有65W和100W兩種規(guī)格,而第五代則加入了30W和40W,這讓用戶有了更多的選擇空間,比如iPhone和iPad,30W就足夠用了,成本上還可以降低一些,非常人性化。
最后說一下價格,30W版本是159元,不說AC插線板功能,就說相同規(guī)格的充電頭,差不多也要這個價錢了,所以在個人看來,還是非常超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