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公乃春秋第一霸主,而他的起步、發(fā)展階段是如何度過的?
齊桓公號稱春秋第一霸主,而他是如何起步的呢?齊桓公在得到管仲輔佐以后,與鮑叔牙、高傒等一起治理齊國政務(wù),國力逐漸強大起來,齊桓公的霸業(yè)之路開啟。
起步階段:因為郯國曾經(jīng)對流亡的齊桓公無禮,齊桓公一上位就于第二年公元前684年消滅了郯國,可見與晉文公有的一拼都是公報私仇。公元前681年齊國攻打魯國,魯國眼看著要失敗魯莊公就準備獻地求和,齊桓公答應(yīng)了,于是兩國國君在柯地(山東阿縣)會盟,其時魯莊公叫齊桓公是叫舅舅的還是很親的,但是在國家利益面前,這些都不值得一提。就在即將盟誓就要簽署協(xié)議的時候,魯國的大將曹沫突然登上了祭壇用匕首挾持了桓公,這是齊國始料未及的,曹沫要挾桓公喲歸還占領(lǐng)魯國的土地,桓公無奈只好口頭答應(yīng),之后桓公要反悔還要殺了曹沫,一邊的管仲說“棄信于諸侯,失天下之援,不可?!庇谑腔腹惆颜碱I(lǐng)魯國的土地歸讓了,天下諸侯聽聞此事,都認為齊國取信天下,值得親附,于是越來越多的諸侯歸附齊國,公元前679年齊國與各諸侯在甄地會盟(今山東省鄄城縣北),齊桓公開始稱霸,這就是整個霸業(yè)的起步階段,滅郯國實際上延續(xù)了齊襄公時期擴充版圖的計劃,充實了實力,打敗魯國是完全在秀肌肉,通過曹沫威逼歸讓魯國的土地,從此取信于天下諸侯,甄地會盟奠定了桓公霸主的開始,可以說整個起步階段走的很穩(wěn)很扎實。
發(fā)展階段這一階段主要是尊王攘夷、維護正統(tǒng),實際上代天子處理諸侯之間的事務(wù)。公元前663年山戎侵犯燕國,燕國向齊國求救,在這里給大家介紹下關(guān)于四夷的問題,四夷是指東夷、南蠻、西戎、北狄,是華夏族以外的四方部落(少數(shù)民族)的統(tǒng)稱,山戎就是靠近燕國的四方部落之一,齊國接到燕國的求救,于是齊桓公出兵救援,最終驅(qū)逐了山戎,燕莊公非常感激,一直歡送齊桓公到了齊國的土地上,齊桓公說“除了天子諸侯之間相送是不能出國土的,我不能對燕國君無禮,也不能僭越周天子的禮節(jié)?!庇谑前芽绯鋈サ膰羷澖o了燕國,并向燕莊公囑咐要繼續(xù)實行召公的政治原則,按時向周天子進貢等等,齊桓公這一波尊王攘夷的騷操作確實征服了天下諸侯的心。公元前658年衛(wèi)國受到北狄的侵擾向齊國求救,齊國率領(lǐng)各諸侯營救并在楚丘筑立城墻,扶立衛(wèi)軍,可以說這是攘夷的延續(xù)。魯湣公的母親哀姜也就是齊桓公的妹妹與魯公子慶父通奸,慶父殺了魯湣公,哀姜想立情夫慶父為國君,齊桓公認為妹妹太過無禮,于是就把哀姜殺了,維護了正統(tǒng)。這就是整個齊桓公霸業(yè)的發(fā)展階段,通過尊王攘夷賺取了天下諸侯之心,大義滅了自己的妹妹維護了正統(tǒng)禮法,可以說此時齊桓公在中原諸侯中已是實實在在的霸主,但對于南蠻地區(qū)的諸侯還未形成震懾,尤其是南方實力很強的楚國,所以要想真正稱霸勢必向南與楚國一決雌雄,才能彰顯桓公霸業(yè)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