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音樂賞析》結課論文:《烏夜啼》琴曲賞析

? ? ??這是我上個學期李悅老師的《古琴音樂賞析》課程結課論文(關注李老師喵,關注李老師謝謝喵古琴李悅),選了一首平時聽得比較多的曲子寫了個賞析。文中涉及的幾個版本錄音分段版如下:




一、引言
? ? ??《烏夜啼》是一首起源于唐代的古琴曲,歷史上版本眾多,近代有管平湖、姚丙炎、吳文光等多位琴家根據(jù)不同版本進行打譜創(chuàng)作,各版本風格迥異。此外,對于《烏夜啼》一曲的主旨,歷代也沒有明確的說法,只是說“烏夜啼,好事近”等等。本文將重點賞析姚丙炎和管平湖的打譜版本,之后根據(jù)我聽曲子時的主觀感受,討論《烏夜啼》的主旨。
二、琴曲各版本簡介
? ? ??《烏夜啼》一曲現(xiàn)存最早琴譜在《神奇秘譜》,分為九段,沒有小標題,只是在第七段開頭有“爭巢”的標記,此外琴曲中幾處重復的部分用“反哺”以及曹操《短歌行》中的詞“月明”“星稀”“南飛”來標記。根據(jù)琴曲題目和這些標記我們可以推測出該曲描繪了烏鵲(“烏”指的是烏鴉還是喜鵲,歷來說法不一,以下我們都記為烏鵲)在夜間啼叫、小鵲爭巢嬉戲的狀態(tài)。姚丙炎、吳文光、顧梅羹等琴家都是根據(jù)這一版進行打譜。在《神奇秘譜》之后,一些著名的琴譜如《五知齋》《自遠堂》等等也記載了《烏夜啼》的琴譜,但與《神奇秘譜》版本相差很多,應該是進行了二次創(chuàng)作。
? ? ??與上述大多數(shù)琴家不同,管平湖根據(jù)《自遠堂琴譜》打譜。這一版琴譜和《神奇秘譜》版完全不同,共有十段,相比之下走手音更加豐富,節(jié)奏不像《神奇秘譜》那樣變化大,整體意境更加高遠。
? ? ??下面,我們將具體賞析姚丙炎和管平湖打譜的版本。
三、姚丙炎版賞析
? ? ??姚丙炎本人對于曲子的理解是:夜深人靜時,主人公最初心情急躁焦慮,之后聽到烏鵲啼叫報喜,在黑夜中仿佛看到了一絲光明與希望。姚版《烏夜啼》現(xiàn)存錄音比較多,共有兩版三段錄音:1963年絲弦版、1981年鋼弦慢板、1981年鋼弦快版(有錄像)。81年兩版只有速度不同,打譜結構基本一樣。63版和81版在打譜結構上有很多不同,63版像是一個框架,81版調(diào)整了很多細節(jié)。將兩版放在一起比較,可以感受到姚丙炎先生打譜的思路。
? ? ??琴曲開頭就出現(xiàn)了“鎖”和“索鈴聲”這樣連彈的結構,節(jié)奏明快,給整首曲子奠定了活潑明快的基調(diào)。第一段在滾拂之后,出現(xiàn)了81姚版非常有特色的技法:

單從曲譜上來看,這里是“搯拂歷”,例如吳文光的打譜版本和63姚版都是這樣處理的。而姚丙炎先生在其著作《琴曲鉤沉·烏夜啼》中提到,這里在后來的打譜版本中根據(jù)唐朝趙耶利等人的著作,處理成了“?”(有的地方也寫作“啄”)。與搯拂歷的不同之處在于,左手大指搯起后,名指上一徽再回到本位,上下的同時右手彈兩聲,這樣會得到一個上滑音和一個下滑音,而非簡單的按音?!?”用名指的滑動模擬了烏鴉啄食的形態(tài),非常生動,符合《烏夜啼》的主題。

?????? 二至四段以按音為主。三、四兩段出現(xiàn)了一些低音,往來與大幅度的猱音一方面描寫了烏鵲盤旋飛行的形態(tài),也暗示了主人公焦慮的心情。直到第五段開頭的泛音,五音、七音一頓,富有詩歌韻律感。并且音調(diào)逐漸變高,將曲子引向高潮部分。
?????? 六、七兩段是全曲的高潮部分。第六段開頭“反哺”之后,便是第一次高潮。曲譜在此處注明了“次第彈”,是次第分明、步步趨緊的意思,也就是要逐漸提高速度。63版的處理是在“反哺”之后有一個大停頓,之后迅速加快,基本上在第一次打圓時就把速度提高到了與后面相近的程度,加速比較突兀;81版停頓沒有太長,之后逐漸加快,直到第二次打圓時才把速度提高到與后面一樣。相比之下,81版更符合“次第彈”。第六段的高潮主要由多次打圓組成,在一個高音輪指之后速度逐漸放慢。我對于第六段高潮的理解是:前面快速的打圓描寫了小烏鵲們相互打鬧,高音輪指是大烏鵲在數(shù)落小烏鵲,之后是緩慢的搯撮三聲,描寫小烏鵲們暫時老實下來了。第七段又是一個高潮,節(jié)奏再次加快,描寫了小烏鵲爭巢嬉戲,并再次以搯撮三聲結束。此外,姚先生81快版背景音中有掛鐘的聲音,在第七段高潮過后,掛鐘的滴答聲產(chǎn)生了余音繞梁的效果。巧合的是,81慢版在此處似乎有施工的聲音,也產(chǎn)生了同樣的效果。
?????? 第八段的泛音與五段開頭一樣,前后呼應。第九段出現(xiàn)了與四段相似低音的的往來與猱音,但八、九兩段開頭分別標記了“漸慢”與“入慢”,整體節(jié)奏慢了下來,可以認為主人公在聽到烏鵲啼叫報喜之后,心情由焦慮轉為喜悅、平和。
?????? 盡管81年兩版只有演奏速度不同,但還是產(chǎn)生了不同的效果:快版快速的節(jié)奏使得“爭巢”的矛盾更激烈,聽起來不像是小烏鵲嬉戲,更像是烏鴉與喜鵲爭斗,再聯(lián)系到曹操橫槊賦《短歌行》的故事,讓人感覺這一版在講戰(zhàn)爭,五、八兩段開頭的泛音也有沖鋒號的效果;慢版更加溫潤,像是大鵲在安撫小鵲,貼近“烏鵲報喜”的主題。
四、管平湖版賞析
? ? ??管平湖版整體情緒起伏沒有姚版那么大,整體感覺平穩(wěn),富有哲理性。
? ? ??琴曲開頭兩段與《良宵引》類似,描寫了安靜的夜晚,可以認為是曲子的序章。例如第一段開頭的

以及第二段將近結尾處的

?????? 第三段以泛音開頭,音調(diào)逐漸增高,進入琴曲主題。第三段開始,出現(xiàn)了《自遠堂》版本極具特色的指法:在兩個音之間反復上下。例如:第三段

反復上下了三次。更多的是反復上下兩次,例如第三段的

這樣的結構在三至六段頻繁出現(xiàn),私以為這描寫了主人公在深夜來回踱步,與姚版前期的焦慮不同,這里感覺主人公更加沉靜。
?????? 三至六段都在渲染氣氛,第七段是曲子的高潮。整個第七段走手音全部是上滑音,且都是高音,反映了烏鵲在啼叫。第八段以泛音為主,開頭與第六段類似,但音調(diào)逐漸降低,琴曲逐漸進入尾聲。九、十兩段結構類似,都是以打圓開頭,節(jié)奏先逐漸放慢,讓人感覺琴曲將要結束,但隨之而來的是大幅度的吟猱,節(jié)奏又重新加快,直到第三次節(jié)奏緩慢下來才是真正的結束,讓聽者感覺意猶未盡,懷疑后面還會有吟猱讓曲子繼續(xù)下去。
?????? 從曲譜上來看,《自遠堂》很明顯是在《神奇秘譜》的基礎上進行了二次創(chuàng)作,很多段落都是類似的,例如《自遠堂》第六段的泛音、第七段的高音分別對應到《神奇秘譜》第五段的泛音與第七段的“爭巢”,但并不是照搬原譜。此外,《自遠堂》還在開頭加入了《良宵引》的元素,后面加入了更多的走手音,使得意境更高遠。
?????? 五、《烏夜啼》主旨分析
?????? 歷代對于《烏夜啼》主旨說法最多的就是關于南朝宋劉義慶的故事:劉義慶受到皇帝猜忌,以為自己將要獲罪,家中姬妾聽到烏鵲啼叫,認為這是赦免的征兆,后來果然應驗,所以有了“烏夜啼,好事近”的說法,這與《神奇秘譜》版本中,主人公心情焦慮、聽到烏鵲啼叫后看到光明與希望的主題相近。也有說法是東漢何晏獲罪入獄,他的女兒也是聽到烏鵲啼叫,認為這是赦免的征兆。只可惜征兆并沒有應驗,何晏最終被司馬懿處死。
?????? 從前面兩版曲子來看,琴曲除了描寫烏鵲,似乎還有一位“主人公”的存在。以上兩個典故中,劉義慶的姬妾及何晏的女兒作為主人公,都是女性,這可能受到了劉義慶所作的《烏夜啼》詞“籠窗一不開。烏夜啼。夜啼望郎來”的影響,加入了閨怨的元素?!蹲赃h堂》版第七段上滑音多、音調(diào)偏高,效果溫婉哀怨,也容易讓聽者認為主人公是女性。不管是盼望獲罪的家人早日赦免,還是惦念出門遠行的親人,“烏鵲啼叫”都寄托了古人美好的愿望。
?????? 六、參考文獻
?????? [1]朱權. 神奇秘譜[M]. 中國書店, 2016.
?????? [2]喬珊. 管平湖古琴曲譜集[M]. 中國書店, 2017.
?????? [3]姚丙炎, 林友仁, 周子沐. 琴曲鉤沉· 烏夜啼[J]. 音樂研究, 1983 (4): 83-91.
???????[4]姚丙炎, 姚公白.?琴曲鉤沉[M].?中華書局, 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