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夜之夢
寫于2020年4月7日。

1.枯萎的大馬革力士玫瑰
我記得那日的風很溫柔,我的手中捧著檸檬水漫無目的地在人潮中走著,黑色的裙擺向后飄去,如同沉郁的烏鴉展開的羽翼。在冰涼的雨絲中,載滿高考生的公交車一輛一輛地駛過,綠色的香樟樹佇立著,依舊靜默。
結束了。我告訴自己,已經(jīng)結束了。但是,心中卻依舊茫然,如夢一般。我知曉自己的罪惡與受難并不會隨著一場小小的高考而消弭逝去。存在的依然存在,如同落在皮膚上生根發(fā)芽的植物種子,早已與這副肉體密不可分,空氣中長滿了禁錮的藤蔓。
回到家中天色漸暗,我拿回寄養(yǎng)在朋友家的大馬革力士玫瑰花苗和一小株迷迭香,然后騎著電動車去郵政站點取了送給M的生日禮物,一副小巧的銀制耳墜?;貋頃r,已經(jīng)滿頭星光。
點著院子中的黃色燈泡,昏昏沉沉的光線,夏日里的小飛蟲圍繞在上面。我一邊蹲著挖坑一邊在心中做著美好的希冀,等玫瑰花開,可以嘗試做一做玫瑰醬,迷迭香也可給烹飪提香,就放在屋中聽它的清神的香氣也很舒服。
填土,澆水,修整,如同經(jīng)歷過一番磨難般,我把剛剛升起的不敢明確的希望連著玫瑰與迷迭香的花根,一齊埋進了潮濕的土壤中,這時,我感到有一種悲哀欺騙的意味。
在一片廢墟之上的陽光終究是蒼白易逝的,此時,我想起了死去的爬藤薔薇、墜入泥土的虞美人、消失的薄荷和枯萎的艾草,死亡與新生,理性與偏執(zhí),糾纏在一起,那一股新鮮的力氣能存留多久?我又能照顧它們多久?還是到最后的結局注定都是看著生命強盛的種子死去的過程,又或是這些生命怨恨地陪我死去。
慢慢的,大馬革力士玫瑰的葉子漸漸枯瘦下去,失了水分,耷拉著,它們死去的是這樣的快,我還不知道他們死亡的原因,它們便快速零落,化為土壤中的干枯的木柴。
或許,有些時候,死亡與疾病是注定的結局。


2.夏日的巴掌
“應付”二字是我近兩年愈加強烈的代表詞,在過去的那些時日里,不管如何幼稚、做作、矯情與自卑,不管情緒是如何的失控、悲傷、怨恨,這些都是能讓我體會到真實和活著的煎熬,盡管我并不快樂。又到了后來,我漸漸地對所有的事情都失去了興趣,每一天咀嚼的飯菜都要想想這個動作有什么意義,一日日地在床上發(fā)霉,同夏日的雨聲一起嘩啦啦地墜落在塵埃里。休學在家如此,高考成績出來后依舊如此。
這不僅讓他人感到礙眼,自己也絕得自己分外礙眼,因為懦弱,不敢結束。因為身在迷途,不知來日要走向何方。只有在腦中麻木地思考著,身體在陳舊的空氣中腐爛著。
雖然身患抑郁,但是,自己從來都沒有認為自身是一個善良的人,相反,我知曉自身的自私自利,每日告訴自己全世界都在虧欠于你,觀測的眼光都是憤世嫉俗,帶有某種毀滅的意味。
我在日記本上寫過很多次,為什么人不能是非黑即白呢?讓我絕對的邪惡,亦或是絕對的良善,這樣的兩處拉扯,且又沒有一個令人信服的標準,如此兩兩沉淪。
在被白色帷幔遮住陽光的屋子中,我封閉自我,與人相處的能力越來越陌生,嘴上的笑會不自然地凝固,說著說著話就忘記了自己要說什么了……可是我卻對人的性情、行為與語言感到分外敏感,尤其是看到我自身具有的且讓我鄙夷的缺點,心中會立刻升起一股強大的怒氣,這種怒氣必須要通過吼與傷害才能削弱,我想對眼前的人破口大罵,想拿起身邊的可用的武器把他們打到腦漿迸裂,也想用刀子一次一次地把他們弄成流著血的篩子。這是我心中陰暗的想法。
不過這些想法當然會被自我不斷地壓制,在夜晚的夢境里,我大吼,不停地大吼,以此來減輕呼吸抑制不住的蠢蠢欲動的焦躁。
我理解身邊的失望的人心,畢竟數(shù)十年付出的光陰與金錢全部都付諸一炬,如果從頭再來,再做選擇,這個家庭會有所得。往日的驕傲與對未來報與的希冀一夕之間化為泡影。怎能不怨呢?
一日,我蓬頭垢面的起床,穿著灰色的睡衣,頂著九點多的日頭刷牙,M在一旁洗衣服,她提起報志愿的事情,說有一個姑娘報了老師,現(xiàn)在發(fā)展的很好。
我說,我不想做老師,我不想這半輩子都在學校里度過。
M說,什么都是你不想,你不想就行了……
我說,我對學校的陰影太大。
M又說,怎么就你陰影大?你這個樣子能做些什么?
我覺得我快要炸了,我把手中的牙杯扔了出去,大吼,我就是不想當老師!我覺得惡心!
B聞聲走了出來,走到我面前,把牙杯撿了回來,眉毛皺在一起,厲聲說,你再扔一個試試?
我扔了出去。
“啪!”一個巴掌落在了我的臉上,“每天半死不活,沒個來氣的!我忍你很久了!”
“你就在這有本事打我是不是?!”我甩出去一句,然后騎著電動車沖出門去。
我在聒噪的蟬鳴里把速度擰到最大,迎著燥熱的風,我的眼淚不爭氣地流下來,邊笑邊哭,嘲諷自己的同時又覺得生活異常的可悲。
我想到了自小便奉行的理念:如果成績不好,便一事無成。
瞬時間,我在與男性的相處中、個人感情上受到的所有的障礙、卑微與屈辱一下子都涌了出來,強烈的羞恥想讓我自己迅速地被車撞死。
腦海中,從生命的開始到如今已經(jīng)連成了一條斑駁的項鏈,所有的不管我自身還是外界的各種催化因素在我腦中運轉著,這些東西并非是你體會到了便會釋然與原諒的,命運就像是一團亂糟糟的麻繩,怎樣也解不開。
我沒有想到的是,在我日日懷疑生的意義時,沒有任何一個人談起這令他們感到難以啟齒的“神經(jīng)病”,沒有人詢問我內(nèi)心中病態(tài)的潰爛時,在我想忘記那些“別人會怎么想”之類的話語時,在我迷失的想自殺時,給我的竟然是一個巴掌。


3.墓園
這是一個美好熱情的夏日,植物的綠濃郁的要滴下來,漫過水泥路的流動的河流,平緩的圍山小路旁有未成熟的青栗子和繁茂的連成云狀的葡萄架,萬物是值得歌頌的,可是雖然這么想,心中卻連一絲意義也無。
要去哪里呢?可是不管去哪里都逃不過這一方被自我執(zhí)念控制的小小的世界。那就去陌生的地方吧,不去看記得沿途風景的地方,去還有一些陌生的地方吧。
總是喜歡公交車,它像一塊行走的大面包,人們挨著坐著,卻互不干擾的樣子像是在安靜地坐在面包氣孔里。趕上人少,坐在后排的靠窗位置,或許是傍晚的斜陽溫柔地落進來,又或許是是一個滴滴答答的陰雨天,像極了新海誠筆下的畫面,女人報站的聲音一次一次響起,可是卻看著窗外不下車,在這個小城里轉了一圈又一圈,如此的消磨時間,可能會想些事情,也會什么都不想,單純地想讓它開到永遠。
那天正巧趕上集市,大大小小、五顏六色的攤位沿著紀念館為中心的狹窄的小巷擺了一路,時不時有從遠處來的自駕游客,在人群里穿梭,看著被售賣的紅棗與草藥。這個村莊因悲戚的歷史而被銘記。
在七八年前,我在電視上看到過關于這里的一個短暫的采訪,一個面黃的老人操著本地的口音,說著,他們就把人用席子一裹就扔進大火里……他或許是那場災難的幸存者。
第一次來這里參觀,看到了被大火來臨時絕望恐懼的蠟像,拿著槍的日本軍人與漢奸,紀念館一側就是大火燒毀的殘骸,在某個時間里,有活生生的軀體被烤干,有被刺刀劃開的腹部,也有被石輾軋死的嬰孩,過去血液彌漫,如今荒草萋萋。
那天,我的腦袋里是艾米麗·勃朗特在《呼嘯山莊》中最后的那一段話,長勢茂盛的石竹與流連蹁躚的蝴蝶。
我默默地轉著,不知道向哪里去,一直一味地躲著人,繞過幾戶人家,紅墻黑瓦,轉角處上坡,視線越發(fā)的開闊起來,手臂右側的堅挺的樹木佇立在起伏廣闊的大地上。
有一種前行的痛苦是不得不向前卻攜帶著一步一回頭的歸處,很喜歡POP ETC的一首歌《speak up》,里面有一句是,站在齊腰的水里,我們到底要走多遠,才能甩開過去。時而覺得這種詢問沒有一絲意義,過去的時日就像是陽光下的影子,無論這副皮囊如何的化妝與歡喜,這黑黢黢的影子是不變的。
漸漸的,前方有一輛大巴車闖進我的視線里,隨著與它的距離越來越近,我看到它的一側聚集著戴著紅色遮陽帽和著紅色背心的人群,我向紅衣服上掃了一眼,得知是一個旅行團的游客,一個帶頭的中年的男人說:“這不是紀念館??!我們來錯地方了!”于是一眾人重新回到了令人昏昏欲睡的大巴車里。我像里面看了一眼,就知道自己會停下來,和身邊的幾個游人,在這里待上一會兒的。
這是一座墓園,是日本人在戰(zhàn)爭年代縱火燒死的尸骨,一共有三座巨大的墳堆,里面埋葬著老人、中年人與孩子的百余具尸骨,高大的松柏靜默地投下片片的陰影,空氣儼然涼了幾分。我們幾個游人都沒有說話,只是默默地看著三座雜草搖曳的墳墓,時而用友善的眼神對視一下,而后便各自離開。
M對我說過,在她少年時代來過這里,那是學校組織活動,一起去緬懷在戰(zhàn)爭中受難死去的人們。她也提起過那三座墳墓,這是我知曉這件歷史的開端。而今,我陰差陽錯地來到這里,心中不由的升起了一股錯愕。
此時我的心依舊是焦慮的、憤怒的與抑郁的,我在這座墓園里停留的時間里并沒有讓我想通什么東西,只是令我感到人與死亡的距離太過貼切。對,腦海里就是死亡,一次一次的死亡。就算真的有什么的話,也只是我如同駱駝般一次又一次地咀嚼著回憶可憐巴巴的擠出了一些矯情做作的感想。
每日每夜,在睜開眼睛和閉上眼睛的時候,都會有一種莫大的虛無將我不由分說地淹沒,我感受著尚能感知的軀體,體會著所謂活著的生命,四周的一切都在真實有序地運轉著,可是,體會到的價值卻一絲也無。
我想讓自己愛上自己,讓自己認為自己變得有價值,讓自己相信自己有被愛的權利,讓自己相信自己也有愛人的力氣,讓自己相信自己有存在的意義并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世界的建設中去和自己獨特的生命里去,一天中我總是會問自己,你為什么要干這個?不得不干嗎?我像是一個不斷改善自己卻學藝不精只能用搞笑來求得生存的小丑,總是活著在面具之下。生活中的大小事宜像是一個喜歡施虐的吸血鬼,一點點地折磨著他的獵物,直到獵物的臉頰上沒有一絲血色。
我裝作有事做的樣子心虛地緩緩地邁開步子在院子里踱著,倚著一旁的門框,裝作認真地看著里面擺放的白色花圈,其實,此時此刻,這里一個人都沒有,但是我始終要給自己表演的,并絞盡腦汁地在腦海里想出幾句做作的句子相配。
我想撕裂了我自己,我覺得我的存在是個錯誤,把死氣沉沉地二氧化碳呼到空氣里也是一個錯誤。錯誤錯誤錯誤。


4.爬著虱子的華服
我發(fā)了一次瘋,在河邊,當兩個女人的面,一邊的M哭哭啼啼。
當我看到M后面的兩個人影時,我便崩潰了,向前沖著走去,哭吼著:“你把她們叫來干什么?!怎么?你們來看笑話來了是吧?!”我拾起腳下的石頭,大喊著:“滾回去!都滾回去!”
這是我二十年來最不想提起的事情之一,我頭發(fā)雜亂,臉上油膩,睡衣拖鞋,連文胸也沒有穿,像個瘋婆子似的對著全世界喊著離我遠點別過來。
我如此恐懼,世間仿佛連我的一絲的私人空間也無,我不知道自己是誰,只是知道自己遲早要被曝光在人們的打量與指指點點中,而我要一邊微笑著一邊使勁地拉著圍在腰間的遮羞布,必要時刻逃跑時還會為了露出屁股而哇哇大哭,因為一絲不掛了,所以要跑得更加厲害。
漸漸地我知曉了,這本是一個人的命運,我的命運,不需要人的理解與共情,自己也不會裝作潔白善良的樣子去等待一個“白癡”來愛我,在罪惡的夢魘里吻醒我。我感應到了這黑色的生命的底色,卻無力更改。我束手就擒。
如果只有沉浸在夜色與黑暗里才能感到安全,如果只有腐爛的回憶和仇怨才能感受到情緒,那邊永遠地跳下這無底的深淵,聽著從手指間穿過的下墜的風聲。
其實一開始就需要懂得,抑郁,焦慮,驚恐,自殘,社恐,邊緣,舍曲林,勞拉西泮,精神病院,這些所有的一切都和他人沒有一丁點關系,只要接受,便都是生命中的平常,甚至連死亡都是一個心平氣和地選擇的結果。
后來,我避開家,去了N家,這個佝僂卻依舊有活力在生活中掙扎的老人,她和我說,手機卡壞掉了,得換一個,下午準備坐班車去城里去修理一下。
我問她,去的時候哪里是哪里能找到嗎?不然我陪你去吧。我抑制著顫抖的聲音問。
她說,好啊。正好愁著呢。想讓你哥帶我去呢。
我擠出一個笑,說,在家先收拾收拾東西,我去回家換個衣服。
回到家時,我徑直走向自己的屋,套了一件兩層的復古宮廷風的裙子,拿了錢背上包就走了,心中慶幸B在洗澡?;氐搅薔家,洗了一個頭發(fā),便同N和一個N的一個鄰居在一棵核桃樹下等著班車,陽光稀稀灑灑的落在了滾燙的地面上。
“不熱???夏天怎么竟穿長袖啊?”那個鄰居問。
我說,因為長袖的裙子好看,而且我也習慣了。再說,臭美就不好意思說熱了。
隨后我們?nèi)齻€人都哈哈笑了。
我心里笑著,內(nèi)心卻安靜的厲害,以前特別好奇羨慕他們是怎么對這樣看似相同的時間那樣感興趣的,吃一口飯,追一部劇都能體會到分外的滿足感,現(xiàn)在不了,因為在內(nèi)心深處的有某個聲音每一天都在不停地告訴我,我得不到這些了。
腦袋中會突然涌現(xiàn)出一些個片段的回憶,比如,十四歲的少女穿著嶄新的粉色裙子倚著欄桿在看著漸漸消失在山后的云,為什么要看云呢?她問自己,荒涼的,眼神好像略有期待著,仿佛這云攜帶了她的目光去了很遠的天際,只剩下了兩顆黯淡無光的黑色石頭。為什么要看云?她也不知道。
這兩天在看日本的那本《完全自殺手冊》,里面說,最可怕的不過是這樣的日常生活,自殺卻是一個相當積極的行為。
三島由紀夫在他的自傳小說「假面的告白」中,提到:「日常生活」比戰(zhàn)爭還要恐怖。我們總是一忍再忍的過著這種「令人顫抖的恐怖日常生活」。為的是能帶來莫名其妙的「安定將來」。一路上步步為營,小心翼翼的避免方向有所偏差。?
沒有像電視連續(xù)劇這樣喜劇收場的結尾。只是,奇怪的「喜悅」總是不斷步調(diào)緩緩的繼續(xù)著。
是的!關鍵詞是「步調(diào)緩緩」和「反復」。持續(xù)的相同事物步調(diào)緩慢的反復出現(xiàn);這是讓想死的情緒膨脹的第一要素。
等班車呼哧哧地在我們面前停下來時,我抬頭看到了一個同班的同學,我和她同時表達出驚訝,隨后在臉上臉上現(xiàn)出笑容來,就這樣的算打過招呼,我便尋了一個靠窗的位置,打了與N的車票,然后把頭發(fā)散在右側擋住大部分視線,腦袋左轉看著窗外。我不喜歡看到熟人或相識的人,包括有血緣關系的親人,我實在不知道要和他們?nèi)绾蜗嗵帲f些什么話,如果我在與某個人侃侃而談,那我一定是裝的。
已經(jīng)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不知道自己是活著還是已經(jīng)死了,只有沒有任何起伏的思想在麻木的游蕩著,我無數(shù)地想過,如果一下子消失多好,靈魂也一定要隨著身體的毀滅而消逝。
車廂里的人在火熱的夏天里冒著熱汗聊著天,是那樣的興致勃勃,小小的車廂里便是人間百態(tài),瞧那四肢的一舉一動,面部表情的一嗔一笑,都像是一顆飽滿的種子在一副肉體種自信堅韌地生長著,而我只是一把枯草而已,一把不會使用情緒的枯草而已,它們沒有枯萎的時候是什么樣子,連它自己也忘記了。


5.窒息的鐘形罩
不只有一個聲音對我說,你心如蛇蝎、冷漠無情。
四年前,親戚家添了一個小孩子,又小又軟,眼睛茫然干凈地轉來轉去。我那時候總是喜歡說,最不喜歡的就是小孩子,可是多少有些口是心非。我把他輕輕地抱過來,對他自然地笑。忽然有人進來,驚訝極了,口中只發(fā)出了一個語氣詞。
更久以前,我因為什么哭了,她問我,呦?××會哭了?
到了現(xiàn)在,我哭得越來越少,他人的眼淚慢慢讓我覺得無法忍受,也不知道怎樣安慰,在脆弱時想得到來自他人的勸慰并非是真正的絕望。在獨自哭泣時,我其實腦海中有兩個自己的,一個是哭泣的那個,一個是理性分析嘲笑的那個,慢慢的哭泣的那個也覺得好沒意思,隨之情緒便覺得無所重要。
不知道要為世間的什么歡喜、悲戚與堅持,已經(jīng)成為了我的人生常態(tài),仿佛什么都可以,現(xiàn)在去死也可以。
在那輛行駛在炎夏的班車停下時,我看到B背著一個包上了車,那一刻的我希望能就此消失,我所有的情緒已經(jīng)變成了一攤發(fā)著腐爛氣息的死水。
然后,我看著、感受著自己的身體向前傾了傾,仰起頭,明朗地說著:“B,做到這里來吧!這有座!”
然后我看到BB眼睛不自然地閃爍了一下,笑著說:“不用,我站著就可以了。”
坐在后面的NN問BB:“怎么這就走了?待了幾天這次回來?”
B答:“四天的假?!?/p>
我垂下眼睛,腦袋向車窗轉去,我已經(jīng)說不出什么話來了。
B下車的時候,我一直看著他的背影,忍住眼眶里不斷凝聚的眼淚,內(nèi)里所有的一切好像都糾纏在了一起,然后被剪刀干脆利落地剪開。
BB穿著一件黃色的短袖,是和弟弟的親子裝,上面的字是“爸爸去哪兒”,這件衣服有多少年了?本來不想去注意,可是還是發(fā)現(xiàn)他的背彎了、瘦了,我恨自己,很恨很恨自己。
我忽然想起來,那次我試裙子的時候,他喝了一口酒后說,我年輕的時候也喜歡稀奇古怪的衣服。
在去年的某一天里,我看到紅色的大大的餅干盒里有幾張舊照片,弟弟說,這是他特地翻出來放在這里的。我拿出來,發(fā)現(xiàn)是他年輕時的留念,利落的頭型,筆直的西裝,真實的笑容,B也是懷念著過去的自己吧。在它們的下面,是家里經(jīng)過一番變故的證件照,我把小小的七寸照片按著時間排列在一起,越老的他眼神就變得越發(fā)怨懟、憤怒與仇視,我的高三畢業(yè)照像極了這副面容。
班車轉彎,我便看不見B的身影了,我在腦海里想著他在黑暗中完成工作,然后吃過晚飯,打通一個電話,里面的聲音都是應應敷敷的。習慣地掛了電話,他開始看小時候喜歡的動畫,或者是《射雕英雄傳》之類的老片子,又或者讀讀小說,抽完幾支煙,便進入夢境,然后視力變得越來越差。
像是在洶涌的海水中行走一般,昏昏沉沉,跌跌撞撞,世間的一切都如同正在行進的頭昏腦漲的夢境,我和N從移動大廳里走出來,熱浪撲在我們的臉上,汗珠在皮膚與衣服中夾著,一步一步都像古墓里行動遲鈍地兵俑。
“就在前面吧。”N問我。
我說:“是,以前的那個大超市不干了,現(xiàn)在是一個略小的超市。”
N弓著腰,斜著身體小心地下著高高的臺階,我說攙著她,她不讓,說還沒有到那個時候。
我看著她手上提一個小小的購物籃子,問她:“怎么大老遠的挎著這個來?”
“一會兒買完雞蛋回去的時候用籃子拎著更安全。”
我有點不理解,“怎么這么老遠的買雞蛋???”
N略帶感嘆地說:“因為便宜啊?!?/p>
我怔了一下,也沒有繼續(xù)說什么,我們緩緩地走著,有一句沒一句地搭著話,突然間,我看著她佝僂的背影,心中越發(fā)有些心疼。
從前我很恨一些人,恨自己與他們將我?guī)У竭@個世界上,讓我感到異常的惡心,甚至在腦子想著怎樣去殺掉他們的邪惡想法。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覺得我恨不起來了,他們老了,無助了,寂寞了,也容易哭泣了,面對后輩們心中的種種疏離,我也意識到那不過是他們年輕時種下的苦果。在日常相處中,他們似乎變成了一個人在世間注定的責任,并沒有多少親昵的感情。
我甚至和表姐探討過,如果到時候在他們的葬禮上哭不出來怎么辦?
走進超市,向內(nèi)不斷延伸的空間讓我的頭覺得壓抑,白色的燈光令人眩暈,腦袋中死亡的想法不斷在蹦出蹦出,但是,站在我身旁的老人不知道。我們都是這樣的孤獨。
她走到售賣雞蛋的地方,詢問著售貨員一斤的價錢,她聽后應了幾聲,然后圍著貨架緩緩地踱步,默默念著:“這也沒有便宜多少,比××家買的貴了七毛錢呢。我們還是走吧。”
我想幫N買上幾袋的雞蛋,但是想想后肯定了她不會接受,于是就放棄了。等我們剛走了幾步,她又下定了勇氣似的回去了,說:“算了,還是買一些吧?!?/p>
我又看著她回去去挑揀那些雞蛋,然后她又買了兩個大西瓜,樣式不同的火腿腸和一些奶制飲品,末了,她非得塞給我一百塊錢。我說我不要。我知道她自己都過得緊巴巴的。她不同意,兩個人拉扯了有一會兒,我不得已接受了。
在收銀臺付賬的時候,我看到她小心翼翼從舊褲子上的自制口袋里掏出皺巴巴的紙幣,心中復雜不知如何言語。
我心中往往陷入一種矛盾復雜的狀態(tài),世間的任何的人與物都不是非黑即白、非對即錯的,比如身邊的這位老人,塞錢給我只不過是因為維持三個兒媳之間平衡,那邊多照顧一些,這邊就用金錢來填補一些。她累,作為一個本應該享福享樂的七十中旬的老人卻在為自己的兒子憂心,照顧著本應照顧她的孫子。她知曉惦念著自己的這些后輩。
可是在另一方面,有更親近的人在另一側又告訴你,他、她,和他們在年輕時帶給了他怎樣的傷害,于是,你又會理所應當?shù)卣J為他們的面皮之下并沒有表現(xiàn)出來的友善,他們也有缺點、私心與欲望,讓自己朝夕相處的人難過流淚。
長得越大便越懷念小時候,什么都懵懂無知的樣子,不知道自己和某人時候有無血緣關系,不知道你與周圍的伙伴之間的樣子讓家長們爭風吃醋,慢慢地我們也心懷鬼胎,當初不知道很多事,可是四周的環(huán)境教會了我很多事情,慢慢地,這個社會又讓我見到了很多事情,直到現(xiàn)在,我并不知道自己要相信一些什么,到底要怎樣處理歲月中的永遠都不會平衡的忽上忽下的天平。
一段時間內(nèi),我變得極其冷漠,我覺得我誰都不愛,我不想和任何人產(chǎn)生關系,不想陷入他們那些七扭八歪的關系里。到了現(xiàn)在,我的心與世界還有一層很深很深的膜,一個人在路上走著,碰到那些人們我只想繞道而行順便看看春天落在樹林里的溫暖的夕陽。
我無法像他人解釋我的恐懼,從人的眼睛中看到的恐懼,里面的猜疑、不甘、怨恨等等,因為我害怕這些,所以看到的也是這些。人終究是喜歡比較的動物。
曾經(jīng)聊天,說,我很羨慕××。對方不解,我解釋說,你可能覺得她的行為可笑,也不那么聰明,甚至有些所謂的“俗氣”,但是她不懷疑自己啊。不懷疑自己、堅定自身的人是多么的幸福。
可是我可能這輩子都不會做到。
曾經(jīng)有一個男生給我寫信,他說,你笑了,這個世界也笑了。
當一個人不再執(zhí)著于自己的負面,便會有更多的勇氣去變得美好起來,優(yōu)秀起來,我隱隱約約地覺得,在某些方面我已經(jīng)放過了自己一些,在未來的某天,我也希望自己能變得更加自由,一些疑惑慢慢地也會找到答案。
即使會需要很長的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