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G在Re:Think 2022論壇舉辦國際合作共建全球韌性大使爐邊對談
由聯(lián)合國開發(fā)計劃署(UNDP)和成都高新區(qū)管委會共同主辦,CCG協(xié)辦的“Re:Think 2022智慧城市與韌性未來”會議3月6日在成都中國—歐洲中心舉辦,旨在探討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如何通過創(chuàng)新增強城市韌性,建設能夠及時有效抵御危機并兼具包容性的未來城市。
本次會議上,CCG舉辦了以“國際合作共建全球韌性”為主題的大使爐邊對談。CCG創(chuàng)始人兼理事長、國務院原參事王輝耀主持本環(huán)節(jié),南非駐華大使謝勝文(Siyabonga Cwele)、塞浦路斯駐華大使瑪莎·瑪夫羅瑪?shù)?Martha Mavrommati)、澳大利亞駐成都總領事倪瑞蘭(Adelle Neary)、加拿大駐重慶代總領事謝和安(Joselito Sia)、參與此次爐邊對談,探討如何通過國際合作共建全球韌性。
王輝耀理事長在開幕談到,本次爐邊會談的探討有助于梳理國際合作與全球韌性的關系。如何更好地利用各領域的資源和知識推動多邊合作,這對于后疫情時代的全球復蘇有著重要意義,因此全球韌性是我們今日至關重要的主題。
南非駐華大使謝勝文(Siyabonga Cwele)表示,南非是巴黎協(xié)定的成員國,南非一直以來很重視巴黎協(xié)定的議題與目標。南非與中國有很多合作,希望通過國際合作來提高韌性。韌性建設與南非的政策一直息息相關,重要的是做出規(guī)劃,并且提出可實施性的方案。此外,對于城市而言在社區(qū)的基礎上建立生態(tài)系統(tǒng)也不可忽視。做到這些方面,需要包括國際機構在內的各方的合作與努力。
塞浦路斯駐華大使瑪莎·瑪夫羅瑪?shù)?Martha Mavrommati)談到,塞浦路斯作為島國,干旱等環(huán)境問題,與南非也很相似。同時,塞浦路斯作為歐盟國家,也會遭遇移民相關的問題,如何幫助移民的融入也是不可忽視的問題。聯(lián)合國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可以推動國際合作。
澳大利亞駐成都總領事倪瑞蘭(Adelle Neary)認為,韌性是指體制是否有能力應對突如其來的問題。如果城市有韌性,就可以積極進行應對。澳大利亞很多地區(qū)會遭遇洪災,對于這些地區(qū)韌性十分重要。對于這些環(huán)境問題,每個國家都不能獨善其身,需要加強國際合作。
加拿大駐重慶代總領事謝和安(Joselito Sia)提出,韌性代表應對危機的能力,對于韌性城市的建設常常涉及的議題全球變暖、極端天氣,需要提前做出準備,并迅速執(zhí)行,城市就能變得更加穩(wěn)健、有序。加拿大政府認為沒有人可以單打獨斗,我們必須與國際伙伴合作,增強各國的適應力。
王輝耀理事長在最后總結道,如何提升城市的可持續(xù)性,城市如何增加多樣性,各國的經(jīng)驗與分享對我們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對于成都這樣一座有很多國際合作的核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