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德至高王編年史(二十三)

本文原出自潘德的預言英文Wiki:


十一.南方的崛起(上篇)
潘德歷268-269年
和平曙光
到了潘德歷268年,國王已經讓他的許多老戰(zhàn)友退休,其中許多人從他在曉爐城時就開始跟隨他。
這些人都是來自凜鴉境和長河鎮(zhèn)的歷戰(zhàn)老兵,大多數人最終選擇定居在七岔要塞和長河鎮(zhèn)附近,導致不少當地人與北境人混居在一起。
凡斯凱瑞雇傭兵也得到了廣泛地運用,因此他們也在潘德獲得了新的家園,使人民進一步多元化。
勇士團中許多幸存的成員雖然出身貧寒,并非貴族,但他們也能被國王編入禁衛(wèi)軍,侍奉于國王身旁。
這些人是安冬嘉,她加入了獅騎士團;麗娃則以一個堂堂正正的騎士的身份被授予了符合地位的武器和盔甲;卡薇拉,她擔任了無畏騎士團的武器大師;艾莉莎,據說她成為國王的間諜主管;梅滕海姆的弗雷德里,則榮幸地成為了皇家軍隊的總工程師;“狐貍精”莎拉女士則擔任國王和王后的使節(jié);西吉斯蒙德·辛克萊,被任命為皇家步兵團司令;朱莉婭,依舊是王國首屈一指的神射手;迪耶夫·沃登森被任命為皇家弓箭手團的指揮官;當然還少不了皇家軍需官,萊絲莉。

德夏入侵
所有人都認為一個太平盛世即將到來,國王已經準備好讓他的子民放下武器,拿起農具,回到各自的田地,開始平靜的幸福生活。
不幸的是,這些愿望沒有實現(xiàn)。
在南方,巴哈德汗卡丹花費了很長的時間終于在長期對立的德夏公國和沙漠部族之間建立了聯(lián)盟。
自從辛加爾淪陷以來,他一直希望對新成立的潘德王國進行報復,并花了數年時間集結全國的力量準備進行報復。
因此,當他聽說曾跟隨喬納斯大王的歷戰(zhàn)老兵們被遣散,領賞歸田后,便決定派使者向潘德宣戰(zhàn)。

備戰(zhàn)德夏
喬納斯大王不愿意違背他對老兵們的諾言,沒有重新召回他們服役。
相反,他將大量新兵編入了皇家軍隊。
盡管有一些剛剛退伍的老兵仍出于忠誠回到了國王的麾下,但許多新戰(zhàn)士都是以前為他戰(zhàn)斗過的老兵的兒子,或者是從全國各地蜂擁到國王旗幟前的未經沙場的年輕人。
國王親自資助并武裝了大量招募而來的騎士,并征募了那些效忠于他的騎士團:獨角獸騎士、獅騎士、無畏騎士和獅鷲騎士。
即使是獵鷹騎士團都派出了一隊獵鷹利爪前來支援,響應了國王的征募。
長河鎮(zhèn)也趕來了一小隊志愿兵,因為國王更希望讓長河鎮(zhèn)的駐軍繼續(xù)作為預備役部隊。
最后,封臣們被召集起來,高揚著各自的旗幟前來馳援國王。
因此,潘德皇家軍隊在烈獅城外集結了一支強大的軍隊,向南挺進,以對抗巴哈德汗的大軍。
離辛加爾不遠的地方有一支德夏大軍,其人數遠遠超過了潘德人的軍隊。
巴哈德汗卡丹征募了南方的許多大城市近乎全部的駐軍,而許多沙漠部族把成百上千的部落騎手送去他們的大軍中。
甚至許多不滿于被北方人統(tǒng)治的辛加爾奴隸也很快成群結隊地涌向巴哈德汗的旗幟下。
在皇家軍隊的大多數戰(zhàn)斗中,假如遭遇了規(guī)模更大的敵軍,喬納斯大王通常會選擇避免戰(zhàn)斗,轉而各個擊破。
這將是他唯一一次主動地與如此強大的軍隊正面交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