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熱難擋 動物也有避暑妙招!
炎熱的夏天總會讓人感到煩躁不安,我們會選擇各種方式讓自己在這個季節(jié)里過得清爽。面對酷暑,原來動物們也有自己的避暑妙招。
兔子有一對長長地耳朵,常把耳朵豎起來,好像兩個接收器。當(dāng)聲音從遠(yuǎn)處傳來時,兔子的耳朵會擋住聲波,使它折向耳孔,兔子靠它的大耳朵提高聽覺。
當(dāng)聽到敵人的聲音傳來時,它的耳朵會緊貼在背上,有人捉兔子時,喜歡抓住兔子的耳朵,它的耳朵是軟骨構(gòu)成的,軟骨很嬌嫩,容易造成軟骨受傷,影響兔子的聽覺。
天熱時,它把耳朵豎起來,可以散熱,兔子的耳朵上分布著密密麻麻的毛細(xì)血管,可以通過血液循環(huán),不斷地向外界散發(fā)多余的體熱。
不斷地將自己的熱量排出體外,免受炎熱之苦。到了夏天,耳朵里血液流動更加流暢,兔子就扇動這對大耳朵,把體內(nèi)的熱量散發(fā)出去。
在動物園里,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大象用長長地鼻子卷起地上的重物,拔草、噴水大象的鼻子像人類的雙手一樣能干。大象的鼻子和別的動物不一樣,它的鼻子沒有骨頭,只有很發(fā)達(dá)的肌肉,便于它自由自在的揮動。
它們喜歡在泥水里打滾,那長長的鼻子是玩水的法寶,一群大象聚在水邊時,總是用鼻子吸水后再給同伴噴水,既玩耍又能避暑。
不過大象主要是以反射的方式來散熱的,它的皮膚落滿灰塵,這灰塵的顏色比皮膚顏色淺,可以反射掉來自太陽光的輻射熱。
花枝招展的蝴蝶總是用自己美麗的翅膀吸引著人們,蝴蝶翅膀上密布著茸茸鱗片,這些鱗片變化多端,每個鱗片上的細(xì)小脊紋越多,產(chǎn)生的閃光就越強(qiáng),顏色變化就越大。
這些鱗片還是它的“空調(diào)器”呢!烈日當(dāng)頭的時候,蝴蝶總會轉(zhuǎn)動翅膀,用毛茸茸的鱗片反射陽光以降溫,有時還會把翅膀疊合起來,使受熱面積成為一條長線,減少熱量,這樣會更涼快。
在炎熱的夏季里,有的動物干脆睡長覺,不管身外今夕是何年的方式來度夏,非洲肺魚在干旱高溫的季節(jié)里,就藏身到淤泥里。
把自己包裹在淤泥里,在對著嘴的地方開一個通氣孔,就跟休眠了似得,就這樣躲過干旱高溫的幾個月,等到雨季后,它們才從“泥屋”里脫身出來,在河水里暢游起來。
有的動物不愿意夏眠,怎么辦呢? 它們也有一套獨特的避暑方法。生活在沙漠里的駱駝,為了抵抗高溫和干熱,就升高自己的體溫,進(jìn)而超過外界的氣溫。
這樣做既不會出汗,又可減少體內(nèi)的水分蒸發(fā)。到了夜間,它的體溫又會隨著外界氣溫的變化降下來。
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動物們各式各樣的避暑方法是不是有趣得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