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職創(chuàng)業(yè),三年賺1500萬,查理·芒格靠什么賺到第一桶金?
巴菲特的好搭檔查理·芒格最早是一個律師,后來和巴菲特合伙進入投資領域。
在這之前,查理·芒格的第一桶金,不是來自律師工作,而是兼職創(chuàng)業(yè)的房地產投資。
芒格3年時間就在房地產上賺到了140萬美元,相當于人民幣1500萬人民幣。
那可是在上世紀60年代,這已經不是一筆小錢了。
芒格為什么能在房地產行業(yè)賺到錢,源于他的思維方式。

有一回芒格遇到一個很多人不看好的樓盤項目。
這個樓盤有個特點,土地必須從政府那里租,而且租期只有49年。
在美國,很多房子都是永久產權,這種租期不到50年的房子自然不受歡迎。
就連大部分銀行,都不會給一個少于50年的地產開發(fā)項目貸款。
大多數人都不會投資這樣的項目,但芒格明顯不是大多數人。
他先是用逆向思維等各種思維方法分析了這個項目。
因為大多數人都不看好這個項目,這個項目的競爭就少。
最關鍵的就是能否從銀行貸到款。
芒格就去各個銀行詢問,結果有一家銀行最近剛收到一大筆存款,正急著把存款貸出去,非常爽快地同意了貸款要求。
這下資金問題解決了,但芒格依然沒有馬上接手項目。
他接著思考,除了貸款,決定項目成敗的還有其他因素嗎?

芒格隨即認識到,貸款只是能保證項目啟動,但項目成敗還是要看住房者是否買單。
客戶買慣了自有產權的房子,會不會買一個只有49年期約的房子呢?
這個項目的位置很好,配套設置健全,交通便利,有很多外來流入人口,需求量大。
芒格用心理學原理分析,人們對現在的評估總是高于未來的,更看重眼前的所得,而不是未來不確定性。
他發(fā)現,只要把房子做得足夠便宜,品質做得很好,環(huán)境做得郁郁蔥蔥、滿園綠色,其實人們會覺得49年之后的問題就沒那么重要了。
接著芒格又考慮了合伙人的問題。
芒格是兼職搞房地產,律師工作已經很忙了,如果沒有合伙人幫他打理,哪有時間和精力?
找什么合伙人呢,比起既有技能,芒格更關注一個人的內在潛力,能否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新問題。
最后芒格選的合伙人不是房地產行業(yè)人士,而是他在高爾夫球球場上認識的朋友,一位斯坦福大學畢業(yè)的高才生。
雖然從來沒做過房地產和銷售,芒格發(fā)現此人品格很好,而且很有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于是芒格把這個新手拉來做他的合伙人。
這時芒格已經考慮的很周密了,他就沒有再猶豫,馬上開始行動,果斷投資。
因為房子性價比很高,果然如同芒格預料的,房子很快就賣完了。

這時芒格沒有停止思考,他還在考慮,49年租期到了以后,這房子怎么辦?
芒格分析了美國的土地政策和形勢,建議業(yè)主們組成聯盟和市政府談判。
由于業(yè)主聯盟手里是有選票的,所以市政府很快改變了政策,把土地也賣給了業(yè)主聯盟。
就這樣,這個房地產項目49年的租期變成了業(yè)主永久產權的自有土地。
芒格靠這個項目,賺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芒格的第一桶金表面看,來自房地產項目,但本質上來自他的認知思維。
有這樣的認知思維,難怪芒格不管做律師,還是做房地產,還是做投資,都順風順水。
我相信芒格如果投身于其他行業(yè),同樣能取得成功。
先富腦袋,再富口袋,最喜歡讀書的查理芒格用億萬身家證明了書中自有黃金屋的道理。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富日記原創(chuàng),如轉載請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