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學說在中醫(yī)學中的應用:說明人體的組織結構。陰陽學說在闡釋人體的組織結構時,認
2022-09-20 13:54 作者:中醫(yī)師張先生 | 我要投稿
陰陽學說在中醫(yī)學中的應用:說明人體的組織結構。陰陽學說在闡釋人體的組織結構時,認為人體是一個對立統(tǒng)一的有機整體,其組織結構可劃分為相互對立的陰陽兩部分,且又彼此相互聯(lián)系,密切合作。?
首先,就人體的部位與結構來說,外為陽,內為陰;背為陽,腹為陰;頭部為陽,足部為陰;體表為陽,內臟為陰。而體表之中的皮膚為陽,肌肉筋骨為陰;臟腑中六腑為陽,五臟為陰。五臟之中,則心肝為陽,肺脾腎為陰。再具體到每個臟腑,則又有陰陽之分,如心有心陰、心陽;腎有腎陰、腎陽;胃有胃陰、胃陽等。若從經絡系統(tǒng)循行部位來說,則循行于人體四肢外側及背部者屬陽(如手足三陽經,僅足陽明例外),循行于人體四肢內側及腹部者則多屬陰(如手足三陰經)。?
但是應當指出,人體各部位、各組織結構、各臟器之陰陽屬性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它們常根據一定條件的改變而改變。如以胸背關系來說,則背屬陽,胸屬陰。若以胸腹上下關系來說,則胸又屬陽。腹則屬陰。同樣,五臟若以上下關系來分,則心肺在膈上屬陽,心為陽中之陽臟,肺為陽中之陰臟;肝脾腎在膈下屬陰,肝為陰中之陽臟,腎為陰中之陰臟,脾亦為陰中之陰臟。總之,人體部位、組織結構上的陰陽,只是其相對屬性的一般歸類而已。?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