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泣魔帝Mundus完全考據(jù)解析

資料來自,貼吧id:?Marie,雨姐的考據(jù)實在太硬核,如果真的對鬼泣的故事感興趣,那錯過這些解析就太可惜了。
以下是正文。
為什么是魔帝而不是混沌維吉爾救世主尤里曾是因為魔帝是鬼泣1的BOSS,鬼泣1的細節(jié)是出了名的多,后作只是單純設(shè)定一個架空的形象罷了,鬼泣1則有很多現(xiàn)實和歷史的考究形象,那在這貼里我會細細說一下魔帝這個角色的設(shè)計理念。
名字:
魔帝,顧名思義,就是魔界帝王的簡稱。他的名字叫Mundus,這個名字來源于拉丁語,在拉丁語里,Mundus不僅是“世界”的意思,也有“梳妝用具”的含義,與cosmetics(美容)有關(guān)系,因為古希臘語的kosmos也有這層意義:“宇宙”,“美麗的布置”,“秩序”。古希臘人將世界視為一種具有秩序的、美麗的整體。
身份
由于這里介紹的是正傳鬼泣系列的魔界帝王,而且以其唯一出場的鬼泣1代為基礎(chǔ),所以不會跟DmC和鬼泣續(xù)作小說里的相關(guān)。
在鬼泣初代里,Mundus是魔界的帝王,顧名思義,就是魔界最高的統(tǒng)治者,在英文Wiki里,它的身份是Emperor,而不是King。
鬼泣1的世界里,惡魔分為兩類,一類是魔帝的造物,一類是魔界的魔物。至于有沒有續(xù)作里的其它旗鼓相當?shù)膭萘?,在初代除了斯巴達外,是肯定沒有的,而魔帝之所以最后還是被封印而不是被殺死,也基于這個設(shè)定(因為魔帝在1代介紹里是將惡魔盡數(shù)統(tǒng)治的最強大的白色惡魔),但可以將它重創(chuàng)后和那個世界封印起來(續(xù)作里就不會啦,畢竟有了混沌,尤里曾等新的“魔帝”,魔界成為了一個無限接近人間的異世界)。
這是一段來自鬼泣1官方攻略書的開篇臺詞,算是唯一的官方背景介紹(游戲里沒有太多介紹)
當伯利恒閃耀著救贖之星時
在冥府的深處,出現(xiàn)了一頭兇猛的惡魔
這人將怪物盡數(shù)統(tǒng)治自稱為魔帝
更打算連人類棲息的現(xiàn)世亦攻占下來
然而斯巴達這位萬夫莫敵的魔劍士
背叛了魔帝將其兵卒通通殺盡
最后更將魔帝擊敗將其封印
身為惡魔的斯巴達雖然與同胞無仇無怨
只是對人類產(chǎn)生慈悲的心
他在戰(zhàn)斗之后,離開了冥府居住在現(xiàn)世
娶了普通人的女性誕下了兒子
然而神的使徒們啊,你們要記著
可憎的魔帝會在二千年后擺脫其束縛
再次帶著神奇力量侵略現(xiàn)世的宿命
在那昏暗的戰(zhàn)場上
就只有斯巴達留給我們的半魔之子
能夠保護著我們
能力
魔帝在初代的能力除了魔力,火焰,雷光三種屬性的攻擊外,最明顯的自然就是能夠創(chuàng)造和改造魔物和賦予魔力具現(xiàn)化,將其化為魔物兩種,前者可以體現(xiàn)在它創(chuàng)造的各類惡魔(包括崔西),改造的黑騎士(維吉爾),后者體現(xiàn)在它在魔界的熔巖中創(chuàng)造出的火龍。(值得一提的是斯巴達也可以將自己的魔力聚集成火龍發(fā)射出去)
火龍有兩種形態(tài)登場,一種是作為使魔,一種是像斯巴達的必殺技能那樣從熔巖里沖上來。




這里說一個鬼泣1角色招數(shù)設(shè)定上的小彩蛋,斯巴達魔人擁有雷魔人的劍術(shù)和炎魔人的火球術(shù),而魔帝擁有雷,炎,和魔力攻擊三種(即有雷炎和斯巴達魔人的能力),也看的出來是制作人的一個小小的級別表現(xiàn)。
但?。豪?,炎
斯巴達:雷+炎=魔
魔帝:雷+炎+魔
形象
這恐怕是本文的核心,也是考究最多的地方了。
首先魔帝的形象有四個,形態(tài)有三個。
這四個形象分別是:
1,人類世界的崇拜雕塑(游戲古堡大堂里的雕塑)

2.魔界里坐在王座上的形象

3.魔界大戰(zhàn)中的形象

4,內(nèi)核

三形態(tài)分別是:
——以能量幻化為三只眼睛登場的形態(tài)(遠程攻擊)

——魔界大戰(zhàn)中的本體

——作為內(nèi)核的真身

這里詳細介紹魔帝每個形象(形態(tài))。
雕像版
首先是第一個形象,城堡里的雕像。


這個形象可以理解為魔帝在人間的,崇拜者們信仰的形象,特征是有著坐在王座上的雕塑造型和本體的翅膀。
造型為一個樣貌年輕英偉的古希臘/古羅馬男性神祇的雕塑,額頭有一只眼睛,長著一堆羽翼。
這里額頭的眼睛是人類一樣的第三只眼,與真身額頭如寶石裝飾般的眼睛不同,這個形象也是魔帝在魔界王座上的形象。
來源沒有具體的神祇,不過長著翅膀,手持藍焰的形象,倒是與日本一些動漫作品中的Lucifer形象接近。
王座版
第二個形象是高居于魔界的王座上的魔帝,這個形象同樣擁有年輕的外表和一頭長發(fā),造型除了翅膀掩藏起來(仔細看在身體后面疊著。)且沒了那條長帶外,基本沒區(qū)別,也就是說這便是魔帝通常示人的形象了。


(翅膀在這里可以看出折疊著)
官方圖:


基于和上一個形象沒區(qū)別,這個形象的考據(jù)也沒太多寫的,不過居于王座和其的神殿,還是有一些參考的。
首先是魔帝的神殿與王座的:






穹頂,圣像小隔間(見王座兩旁的雕像),羅馬柱,以及天井壁畫(后面會提到),這些都是典型的羅馬教堂風格(包括羅馬萬神殿)——
現(xiàn)今所見的萬神殿主體建筑是哈德良皇帝于公元120-124年所建,為43.4米高的圓形堂,其內(nèi)仍供奉羅馬的所有神袛。公元609年萬神殿被贈予教皇,隨即改為天主教堂,將多尊圣骸保存于內(nèi),更名為圣瑪麗亞教堂(Santa Maria ad Martyres),后拉特朗協(xié)約將其定為意大利國立教堂。也正是因此,萬神殿才在后來幸存下來,沒有被視為異教建筑而毀滅。
(也就是說萬神殿之后也成為了教堂,所以也是羅馬式教堂風格)
魔帝的神殿是羅馬式教堂風格,基本上能夠看到比較著名的萬神殿和圣彼得大教堂(以及同類建筑)的影子。
本來鑒于鬼泣1的制作組是去西班牙旅游采集的,鬼泣1古堡大多都是西班牙建筑的風格,不過魔帝大堂的羅馬柱是其特色,而西班牙建筑里沒有太多這種東西(關(guān)于西班牙教堂風格后面有個小彩蛋貼幾個圖)。
以下是萬神殿和圣彼得大教堂:














對比魔帝的大堂,分別有天頂壁畫,穹頂和羅馬柱,以及圣像小隔間,這都是羅馬式教堂的風格。區(qū)別只是將教堂神殿“天堂”(祭壇)的地方,換成了高居王座的Mundus。
(轉(zhuǎn)載)
主殿除了說的包括前殿(進門放圣水的地方)中殿(坐人的地方)和天堂(即稱的祭壇組成),還有很大長廊,前殿更大用途更加廣泛(蠟燭臺,圣像小隔成之類)
教堂組成部分詞匯:
Nef n. f. 教堂中殿
Transept n.m.(教堂中與大堂十字交叉的)耳堂
Croisée du transept n.f. 耳堂(與中堂)交叉點
Choeur n.m.祭壇
Abside n. f. (教堂的)半圓形后殿
Chapelle n. f. 小教堂,禮拜堂



這是CG里的魔帝大堂的天頂,能夠看到有著華麗的穹頂壁畫。
至于坐在王座上的魔帝這一參考,你可以隨意理解。
(早前有人將魔帝與宙斯對等的,這里要說一下,雖然魔帝的大堂有萬神殿的色彩,但并不是古希臘的宙斯作為原型的,坐在王座上的形象的確有參考七大古奇跡的宙斯巨像,但并不是完全照搬。)
下面是宙斯巨像的相關(guān)復(fù)原圖和繪畫,雖然有魔帝的大堂王座有宙斯巨像的影子,即相仿,但并不相似。









本體版
本體版即是魔帝Mundus本體的形象了,也是在魔界同Sparda和Dante大戰(zhàn)過的形象。
這個形象是魔帝所有形象里,隱射最多,參照最多,也是達到頂峰的一個形象,堪稱鬼泣系列的形象藝術(shù)品和整個故事的靈魂。



魔帝的真身形象外形從年輕的神像變成了一個長著胡子的威嚴的父神形象,很多人將此形象與宙斯再次對等(……),而事實上這個形象跟宙斯可謂完全不同。
我之所以說魔帝的形象的巔峰與精華全都集于這個形象,就是因為它包含的細節(jié)實在太多,信息量實在太大。
頭部
首先是頭部,魔帝的頭部看上去是頭發(fā)的部分,其實仔細看是被一個披著的頭巾罩著的,因為初代機能限制所以看起來不是很清楚。




這么看,就能很明顯的看出來,是一個頭巾披著罩住了頭發(fā)。
頭發(fā)被頭巾披著。
而魔帝的胡須其實也是由又規(guī)律的花紋圖案組成,并不是亂糟糟的胡子(看上面的圖即可發(fā)現(xiàn))。
翅膀
說完了頭部,再來說說翅膀,魔帝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對又大又華麗的白色翅膀,而且有趣的是雖然是石像雕刻的翅膀,卻有著生物的質(zhì)感(和羽毛)和運動軌跡,不得不說鬼泣1的制作組真的很有創(chuàng)造想象力和美學概念,不是落入俗套的塑造一個裝飾翅膀或者肉體翅膀那么簡單。

而說到魔帝的翅膀,最傳神的其實是翅膀正反兩面都雕刻著的浮雕了,而那浮雕的原型就是——世界著名油畫,米開朗基羅的《創(chuàng)世紀》。





雖然不是完全的展示出來,但基本的輪廓已經(jīng)很明顯了。
米開朗基羅油畫:創(chuàng)世紀
(由于審核無法通過,圖片不得不刪除,請各位自行百度)
注:魔帝的翅膀上有許多眼睛,從翅膀射出光線的招數(shù)就是這些眼睛的功勞,不過一般很難看清。
身體
說完了細節(jié)最多的頭部和翅膀,再說說魔帝的身體,魔帝的身體有一個最明顯的特征就是胸口巨大的空洞,這個空洞內(nèi)部會閃爍著光芒,光芒會隨著魔帝的狀態(tài)不同而變色。
魔帝的身體上有很多的“符文”,這些符文與鬼泣1的主角魔人槽的文字一樣,同時斯巴達魔人發(fā)射出的魔力符文也是這些文字,魔帝召喚的魔力球上面也是這些符文,魔帝發(fā)射激光時的魔法陣,以及魔帝最后通過魔法陣沖出魔界來到城堡時,魔法陣上的符文也是這些文字。
而這些文字的是梵文的變體。







對比一下梵文,是否很相似


以上,就是魔帝本體的各種細節(jié)。
披著頭巾,創(chuàng)世紀浮雕的翅膀,仿梵文的符文。
真身版
最后是魔帝的真身,所謂真身,是指其本體的外殼再次脫落后,露出的內(nèi)部原型,這個形態(tài)與之前的形象全然不同,沒有了之前各種神像般的俊美和威嚴,反而是混沌無比,如同魔界般的怪物。









這個形態(tài)的特點是有著熔巖一般流動的質(zhì)感(但又如同流動的肉體),同樣質(zhì)感的無數(shù)的手從其身體冒出來,此外還會有很多魔界洞穴里的蟲子似的觸手。
這個形態(tài)更像是魔帝的皮膚破損后露出的內(nèi)部構(gòu)造,巨大的三個眼球不再是雕像形象時那樣美觀,而是完全的生物化的眼球。
其他
介紹完了魔帝的各大形象、形態(tài)后。
順便再說說魔帝與但丁對決時的場景(主要是第一個區(qū)域)

神谷英樹在被問到的問題,回答為“是真的宇宙?!?/p>

很多人將其解讀為口袋宇宙,其實這是完全不準確的,神谷自己的回復(fù)就是宇宙(Universe),而不是Pocket Universe。
而有人就覺得,既然能創(chuàng)造出宇宙的魔帝,為何還會被一個不能毀滅星球的但丁打?。?br/>首先,這里是魔帝將決戰(zhàn)場景轉(zhuǎn)換到了宇宙,而但丁此刻已經(jīng)覺醒了斯巴達的魔力,屬于斯巴達附體的狀態(tài),力量自然與人類時不同日而語。
而魔帝作為魔界的帝王(此處雨姐打字為地方,應(yīng)為錯字),切換空間的能力還時具備的。所以這沒什么好奇怪的
之后兩人又來到了一個混沌的空間里決戰(zhàn),那里應(yīng)該是魔界的上空,之后魔帝被擊傷,但丁被擊中,墜入魔界的地面,兩人在魔界地面又一次進行決戰(zhàn)。
其根本就是想表現(xiàn)出那種從宇宙到魔界的神話戰(zhàn)爭,只不過機能原因,只能靠著場景切換來完成。
魔帝和但丁進入宇宙,但丁覺醒變成斯巴達,兩人追逐到了魔界上空展開激戰(zhàn),之后但丁被擊中墜落到魔界地面(熔巖島上),兩人再次在魔界的地面戰(zhàn)斗,戰(zhàn)斗結(jié)束后但丁又回到了魔界的洞窟(空間轉(zhuǎn)換)。






此處轉(zhuǎn)帖中吧友xiuyi6451MKII分享的考據(jù),對于傳說之戰(zhàn)的一點補充說明
關(guān)于場景、日區(qū)把最終戰(zhàn)的云端之上和巖漿處稱為魔帝空間.天和魔帝空間.地。其實我個人覺得這兩個場景仿佛參考神曲的地獄到天堂的流程、而這邊是天堂打到地獄。
而至于魔帝在3代被維吉爾稱為prince of darkness、但在中文和日文都是翻譯成魔界帝王。應(yīng)該有很多人都會滋生難道魔帝只是王子啊第二任魔帝啊之類的想法、但事實上這是只有骨灰級大神讀過各種圣經(jīng)之類的才知道這個稱號的直接意思是指地獄的王、也特指撒旦、、


總結(jié):
魔帝(這里主要說的是本體,即M22傳說之戰(zhàn)的姿態(tài))是融合了天啟宗教神話體系中的主神的形象創(chuàng)造出來的,并加入了些許的古希臘羅馬的神祇輪廓(也就是文藝復(fù)興后的歐洲神話雕像)。
頭部的頭巾披著遮住頭發(fā),是西亞地區(qū)閃族人(包括希伯來人,阿拉伯人)的打扮風格,也是天啟宗教里的圣人先知們的打扮形象:


而身體赤裸,下身圍著長長的袍子,是古希臘羅馬神祇雕塑的打扮風格:

點擊展開,查看完整圖片
翅膀上的浮雕來自于文藝復(fù)興時期米開朗基羅的作品:創(chuàng)世紀-創(chuàng)造亞當
(由于審核無法通過,圖片不得不刪除,請各位自行百度)
其中《創(chuàng)造亞當》是整個天頂畫中最動人心弦的一幕,這一幕沒有直接畫上帝塑造亞當,而是畫出神圣的火花即將觸及亞當這一瞬間:從天飛來的上帝,將手指伸向亞當,正要像接通電源一樣將靈魂傳遞給亞當。這一戲劇性的瞬間,將人與上帝奇妙地并列起來,觸發(fā)我們的無限敬畏感,這真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體魄豐滿、背景簡約的形式處理,靜動相對、神人相顧的兩組造型,一與多、靈與肉的視覺照應(yīng),創(chuàng)世的記載集中到了這一時刻。上帝一把昏沉的亞當提醒,理性就成了人類意識不停運轉(zhuǎn)的“器”。
亞當慵倦地斜臥在一個山坡下,他健壯的體格在深重的土色中襯托出來,充滿著青春的力與柔和。他的右臂依在山坡上,右腿伸展,左腿自然地歪曲著。他的頭,悲哀中透露著一絲渴望,無力地微俯,左臂依在左膝上伸向上帝。上帝飛騰而來,左臂圍著幾個小天使。他的臉色不再是發(fā)號施令時的威嚴神氣,而是又悲哀又和善的情態(tài)。他的目光注視著亞當:他的第一個創(chuàng)造物。他的手指即將觸到亞當?shù)氖种?,灌注神明的靈魂。
此時,我們注意到亞當不僅使勁地移向他的創(chuàng)造者,而且還使勁地移向夏娃,因為他已看見在上帝左臂庇護下即將誕生的夏娃。我們循著亞當?shù)难凵?,也瞥見了那美麗的夏娃,她那雙明亮嫵媚的雙眼正在偷偷斜視地上的亞當。在一個靜止的畫面上,同時描繪出兩個不同層面的情節(jié),完整地再現(xiàn)了上帝造人的全部意義,這是何等高超的繪畫技藝。


之前提到的彩蛋,鬼泣1的古堡是西班牙建筑的元素,這是因為鬼泣1的制作組特別去了西班牙實地采景。
這里就放幾個西班牙教堂的圖,是不是特別眼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