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野秀明: 對濫用了Eva之名的Gainax,以及相關報道憤怒的理由
看到有這么一篇文章,感覺挺有意思的所以翻譯了。雖然火星了大概4年了……
(可能也和最近吹格的新吊帶襪有點關系)
原文是Diamond的獨占報道(https://diamond.jp/articles/-/224881),經(jīng)過了一系列轉譯(日->巴葡(https://medium.com/@Nintakun/hideaki-anno-sobre-a-gainax-sujando-o-nome-de-evangelion-506ad9823ea6)->英(https://evankaiser.medium.com/hideaki-anno-on-gainax-tainting-the-evangelion-brand-ba16f30161b5)->中(https://ngabbs.com/read.php?tid=36873742))。
雖然主要是看著英文版翻的,但兩次轉譯之后看不懂的地方還是不少,所以最后對著日文版校對了一遍。
當然還是難免有譯誤誤譯的,讀的時候請務必自己多加小心!

Gainax事件里被捕的人,和Eva無關。
我確實在Gainax工作過。但是這個社長,我既不認識他,也沒有和他共事過。
然后現(xiàn)在就有了他犯下刑事案件的新聞報道。
在說其他的事情前,我要先對事件中的受害者表示同情。
我覺得一家我從頭參與過的,為其工作過許多年的,甚至當過一段執(zhí)行董事的公司被報道成這樣,是很悲哀的。
Gainax是在1984年為了制作《王立宇宙軍》而創(chuàng)立的公司。
當時,我覺得集中于創(chuàng)作是重要的,還覺得制作和管理是難以同時顧慮的。
所以雖然我是正式員工,我完全沒有涉足管理層的事務,完全專注于創(chuàng)作。
那時的Gainax非常注重質(zhì)量,所以對我們這種創(chuàng)作者來說是很理想的工作環(huán)境。
現(xiàn)在回想起來,當時我們完全不懂得控制預算。注重創(chuàng)作是從工作室創(chuàng)立之初就定下來的思想。
我們很長一段時間的產(chǎn)出都只是將將回本,直到1995年新世紀福音戰(zhàn)士的爆紅。
當時我們賺到了從未想象過的大錢,公司瘋狂地盈利。
所以人們會覺得“從這個時候開始,Gainax開始崩潰,向著不好的方向前進了”也是很自然的。
然后20多年后的現(xiàn)在,Gainax成了社長犯罪被捕的公司。
很多新聞在報道里用到了Eva的字眼。
為了吸引眼球,這是很常見的手法,用一個知名度很高的關鍵詞來吸引讀者的注意。
但是被捕的人剛剛加入Gainax沒多久,自然也和Eva毫無關聯(lián)。
不僅僅是這樣,現(xiàn)在的Gainax里連一個參與過Eva的人都沒有。
這篇文章便是我代表Eva的創(chuàng)作者,對這些不實報道的抗議。
現(xiàn)在負責Eva的公司叫Khara,是我的公司。
如果你寫一篇報道說,“Eva制作公司的老板被捕”,大家自然會覺得是我被捕了。
這些新聞導致很多人覺得這次犯罪和Eva是有關的。
作為真正的作者之一,我想代表我們?nèi)w,對有些說
“Gainax確實創(chuàng)造了Eva,所以我們這么說也不完全錯”
的新聞,表示反對。
我們真的有一些Eva相關的項目因為這些報道被砍掉,工作也受到了影響。
一般來說,如果有人在說一些并非事實的東西,我是會保持沉默的。
但是這次,這些標題黨在把20多年前我們的作品,和現(xiàn)在這個樣子的Gainax持續(xù)聯(lián)系在一起,制造混亂,
我覺得作為Khara的社長,我有責任來保護我的作品和我的員工。
于是,我希望大家不要再把Gainax和Eva以這種方式放在一起討論了。
以上是一段相當冗長的介紹了。
我實際上是想借此機會說明一下,我為什么離開了Gainax,然后創(chuàng)立了Khara。
本來我是不打算在Gainax制作Eva的,有計劃是在King Records做。
他們已經(jīng)是Eva制作的主要贊助商了,也對把項目掛在他們名下表示了興趣。
但我想對我一直工作的地方表達敬意。
我跟澤村武伺(Gainax當時的代表)聊過之后,他說他們是想做這個項目的,所以我就決定在Gainax做了。
但是1995年,完全靠Gainax一家公司去做一部電視動畫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必須去尋求其他公司的幫助。
就結果而言,還好Eva大獲成功,本來打算關門大吉的公司突然開始掙到前所未有的錢。
雖然我說“掙錢”,但Gainax因為管理層的決定,實際上并沒有在制作中投資,也不會自然地獲得分成。
我直接獲得的收入是因為我負責了腳本和導演,而這也是因為King Records的好意。
我和他們商談的結果是,這邊的分成僅限于忍受著低薪一直工作的骨干員工。
與此同時,似乎Gainax靠賣Eva的CD和游戲掙了不少錢。
我說“似乎”是因為正如之前提到的那樣,我完全沒有涉及,也完全不了解Gainax的管理層,所以我不知道他們具體干了什么。
因為Eva,Gainax得以持續(xù)盈利。
但也是在這一時期,浪費錢在Gainax成了常態(tài)沒有人在乎成本和計劃。
1997年,Eva的制作委員會轉移到了Gainax的制作部門,進一步提升了Gainax靠Eva獲得的收入。
然而很多產(chǎn)品和項目最終以虧本告終,雖然有一部分投資確實是到了員工手上。
我跟上頭提過很多次希望改善工作環(huán)境,但他們完全不聽。他們覺得只要在賺錢就不用在乎這些事情。
這種情況下,當初在制作中付出最多,受苦最多的員工也沒有從Gainax得到什么補償。
我其實并不反對其他部門用Eva這個品牌去賺錢。
問題是這個時候我們的支出是遠大于收入的,而高層拒絕承認,公司能活下去主要是靠著Eva。
1999年,Gainax靠著各式游戲和周邊光速成長的時候,澤村社長爆出了偷稅的丑聞。(譯注: 我搞不清具體是偷還是逃還是漏稅了,原諒我)
我作為公司的董事之一被TV東叫去道歉,他們是Eva首播的電視臺。
然而我是在那之后看了新聞才知道有這件事的,因為我?guī)缀醪缓凸芾韺咏涣鳌?/p>
澤村辭職之后,另一位執(zhí)行董事山賀博之就任了社長。
他跟我說:“如果我不讓你當執(zhí)行董事的話,沒人會信任我的,所以求你掛個名就好?!?/p>
我同意了,但我說:“我對管理層沒有興趣,所以我可以同意,但僅限于掛名?!?/p>
但Eva狂熱是不可能永遠持續(xù)的。對這個品牌的過度消費最終使得收支平衡開始崩潰。
我覺得大概是2003或者2004年的時候吧,當時我第一次干了執(zhí)行董事該干的事:檢查公司各種各樣的報表和數(shù)據(jù)。
結果令我大吃一驚。
舉例來說,工資的不公平令人發(fā)指。有些人根本都不在公司干活了,但還在拿著工資。
我記得我看到有個毫無貢獻的人拿的工資,比為了Eva累死累活的人還要高。
在我還在Gainax的時候,甚至直到我離開,我試著推行了工資結構和管理層結構的該格,但沒人在意。
2004年,已經(jīng)陷入過各種財務危機的Gainax管理層,靠著兩家大的柏青哥公司賺回了錢,也找回了鋪張浪費的習慣。
管理層持續(xù)在毫無希望的業(yè)務上投入,同時維系著根本維系不起的其他業(yè)務。
而我在董事會上的意見不斷被無視,讓我覺得當執(zhí)行董事完全沒有意義。
我放下了當時正在做的下一個項目,決定再做一次Eva。
就算我想做什么新的項目,最后也會變成某種Eva外傳。
所以為了我,也為了動畫業(yè)界,我難道不應該把Eva重新做一遍嗎?‘
做成一部電影。
這部電影的制作,我沒有選擇Gainax作為工作室。有若干原因。
首先在同一個工作室里想創(chuàng)造和之前一樣的氛圍是很難的,其次Gainax當時在策劃新的TV動畫。
如果我在工作室里,另一批員工可能會覺得受了限制。
但是最重要的還是我這次想自己去管理制作開支,管理員工,管理收益,把大家應得的收益確確實實地發(fā)到手上。
因此,我創(chuàng)立了Khara,作為我的想法和責任的體現(xiàn)。
不過最開始,其實Khara只是一個小辦公室,我,以及我的助理。
原本的計劃是租用其他動畫工作室的場地來做“Eva的重制”,但得益于各種各樣的支持,把Khara做成一家包括工作室的動畫制作公司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當時是2006年。
在我創(chuàng)立Khara之前,我準備徹底離開Gainax,所以也辭去了執(zhí)行董事的職位。
山賀社長懇求我作為普通社員留在Gainax,以免關系搞得太僵,我也同意了。
但是到了2007年,已經(jīng)沒有這樣的顧慮了,所以我徹底離開了Gainax。
我不在Gainax制作Eva并沒有引起什么爭議,因為“Eva=庵野”。
從Eva的最開始,我們就談妥了,要明確指出“我是Eva的作者”,而且我個人可以獲得版稅收入分成。
而版權和商業(yè)化則歸Gainax所有。
當時,Khara并沒有很多員工,而Gainax的版權人員很懂整個版權系統(tǒng)如何運作。
Gainax可以因此獲得一些版權分成和商品收入,所以這對雙方都是有利的。
然后Khara靠自身的投資和發(fā)行做出了新Eva。
到了2008年,在做第二部新劇場版的時候,Khara和Gainax的關系發(fā)生了一些變化。
Gainax內(nèi)部有了一些變動,而Eva版權分入Gainax的比例也下降了。不過Eva的錢還是有一部分去往Gainax的。
另外,2012年的時候,Khara應得的版稅開始停滯。
Gainax那邊請求分期支付版稅分成,應該是他們的財政狀況又惡化了。
山賀和武田康寬甚至親自來到我們公司,所以我同意了。
這些應該付給Khara的版稅分成還只是我個人的作品,Eva,對應的部分。
我之前執(zhí)導的飛躍巔峰和藍寶石之謎的版稅是沒有我的份的,而其他公司制作的作品(如《愛與時尚》(Love & Pop))的錢,至今也還在流入Gainax。
然后在2014年,他們找我借更多的錢。
他們明明已經(jīng)欠我很多錢了,但是武田求我“在三天里借出1億日元”。他說“不然我們就要破產(chǎn)了”,所以我不得不想盡辦法借到1億日元。
我覺得把Eva的版權留在這種公司手里是很危險的,所以作為借款的條件,我要求Gainax提早一年轉交Eva相關的版權。
原計劃里這些版權是要分批次移交給Khara的,因為Gainax當初是這么提案的。
除了提早一年完成交接,我并沒有要求其他的利息或者擔保條件,只要求這些版權能正常移交給Khara。
在這種條件下給別人借錢簡直是不可相信的,我自己都問自己,“什么企業(yè)家才會干這種蠢事?”
但是山賀是我學生時代的朋友,我也想幫助同為動畫公司的同行,尤其是Gainax這家和我很有淵源的公司。
2014年,我跟山賀和武田提出,
等到財務平穩(wěn)下來之后,我打算把Khara團隊很大程度上參與過的作品,比如飛躍巔峰、飛躍巔峰2和FLCL的版權買下來。
在Gainax當時的狀況下,基本是不可能做出這些作品的續(xù)作了,我不希望這些作品就這么消失掉。
一開始山賀對提案很滿意,我們已經(jīng)在談收購的具體條件了,然后他突然開出了6倍的價格。
我想不到他有什么理由突然抬價,談判逐漸陷入僵局。然后2015年,那三部作品的版權賣給了別的公司。
同年5月,我聽說Gainax受到了財務調(diào)查,發(fā)生了大規(guī)模的人員變動,然后又開始缺錢了。
所以大概因此他們才把那些作品賣給了開出高價的公司吧。
我覺得他們這是把錢看得比作品和制作團隊更重要的表現(xiàn)。
其他一些我沒有參與的作品也在2014年被賣出了。
隨著Gainax的版權開始四散,我覺得有必要去了解一下Gainax的財務情況。
我多次要求他們給出情況說明和付款方案。根據(jù)具體情況,也許是有必要暫停付款又或是提供更大力度的財務幫助的。
但是他們只是說“財務沒有問題,我們會按計劃付款”。
在這種情況下,2015年,福島Gainax(現(xiàn)在的Gaina)在我們不知情的情況下成立了。
最開始它是Gainax的一個子公司,但是突然淺尾芳宣社長收購了所有的股份,切斷了和Gainax的關系,成為了一家獨立的公司。
這家公司和Eva完全沒有關系,但有著Gainax的名號。
然后他們開始讓大家覺得他們和Eva有所關聯(lián)。
Gainax搞出財政問題的時候,福島Gainax會宣稱“我們和Gainax沒有行政關系,兩家公司的管理層是完全獨立的”。
我覺得如果真的是這樣,在他們獨立的時候就該把名字里的Gainax也去掉。
2016年4月的時候,Gainax那邊的付款突然停止了。
我們的咨詢完全沒有回信,山賀社長也沒有一個電話或是一條信息說明情況。
然后,突然日本各地出現(xiàn)了以Gainax為名的公司。
2014年5月,就在福島Gainax成立前,鳥取成立了米子Gainax;
2016年4月,兵庫出現(xiàn)了GAINAX WEST;
2016年7月,新瀉出現(xiàn)了新瀉Gainax。
所有的這一切我們都完全不知情。
另外我剛從新聞和相關人士那邊知道,GAINAX WEST的執(zhí)行董事2017年在神戶自己創(chuàng)立的實體店那邊搞出了問題。
問題很大,大到那家店直接關門了。
所有用Gainax的名號惹出麻煩的人都確實是Gainax的人,但他們卻要宣稱自己和Gainax沒有關系。
我們對作品傾注了心血,自然也會很擔心能不能保護好它們。
Gainax的管理層不斷地用Gainax的名號成立新公司,我甚至聽說有一些要把Gainax賣給外國公司。
深入調(diào)查和聯(lián)系之后,這家公司問我們,“如果我們買下Gainax,能讓庵野給我們拍電影嗎?”
在等待Gainax還款的同時,我們越發(fā)擔心在不知不覺中Gainax是不是就會把其他作品的版權和制作資料賣掉。
即便借款可能一去不復返,我們也想保住我們付出了心血的作品。
于是,為了避免寶貴的動畫制作資料丟失,2016年8月1日我們提出了資產(chǎn)扣押的申請,同月26日生效。
因為我們聯(lián)系不上山賀或是其他的管理層,所以我們別無他法。
除此之外,因為執(zhí)行了資產(chǎn)扣押之后Gainax也沒有拿出明確的還款計劃,我們在2016年9月9日提出了貸款還款訴訟。
我們提出訴訟并不主要是希望收回債款。我們希望能借此機會和Gainax的管理層取得聯(lián)系,然后私下解決問題。
然而Gainax決定在法庭上解決問題,于是這件事成了大新聞。然后2017年6月23日,Khara在審判中取得了勝利。
隨后我們得知,一部分我們大量參與過的制作資料已經(jīng)被賣給了福島Gainax(現(xiàn)Gaina)。
而真正和制作相關的員工和其他公司對此毫不知情。
另外這些資料現(xiàn)在已經(jīng)在花費了時間、精力和財力之后,回到了Khara手中。
取得了作品相關各公司的同意后,現(xiàn)在由ATAC(動畫/特攝檔案庫機構)管理保存。
然后就是文首提到的刑事案件相關人員當上社長的時間點了。
先說2016年9月30日,Gainax動畫部門的所有員工被解雇,而后全部被轉移到了福島Gainax的東京工作室(現(xiàn)Studio Gaina)。
可以說我們給Gainax提供的一切援助都徹底白費了。
同年11月,京都Gainax在京都成立。
那時候Gainax給Khara的付款已經(jīng)停滯了超過3年。我們不僅沒有收到什么道歉,連消息都沒有。
然后就是2019年10月,一個我既不認識也沒有聽說過的人物成為了Gainax的最大持股人,從而當上了社長。
再然后到了12月,他因為刑事犯罪被捕了。
把這個人帶入董事會,把股權交給他,讓他當上社長的,除了當時的管理層不可能有別人了。
平常的公司運營先不提,即便是在這種情況下,Gainax的這些管理層也不對自己、不對員工、不對作品、不對有關系的公司負責。
聽到我大學時代就認識的人做出這種事實在是很令人感慨。
但最不幸的是,我們的關系已經(jīng)永遠不可能回到當初那樣了。
(導演、制作人 庵野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