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簡史系列】羅馬時期的不列顛,人種起源

人,是怎么來的?
生物學上,按照“界門綱目科屬種”的順序,將生物進行分類。人處在動物界——脊椎動物門——哺乳綱——靈長目——人科——人屬——智人種的位置。
人屬下面,共有17種,滅亡了16種,現(xiàn)僅存智人種。

其他人種怎么了?被智人滅了。
(祖宗牛???。?/p>
普遍認為,人類始于非洲。隨著人數(shù)變多,自然資源逐漸匱乏,人類開始慢慢向其他大陸遷移。遷移出去的人,由于環(huán)境的改變,產(chǎn)生基因突變,成為了其他人種。大約20萬年前,智人也開始從非洲向外遷移。他們不遷移還好,一遷移,所到之處,無不生靈涂炭。由于學會了對火的掌控,智人一不開心就會燒掉整個森林。眾多生物在大火中喪生,甚至滅絕。這其中包括很多的巨型生物,同樣也包括其他人種。
在智人遷移的過程中,由于遷移方向不同,族群們所到之處的環(huán)境也不同。慢慢地,智人也開始分化。而我們根據(jù)基因與文化的不同,把智人區(qū)分為了各個種族。我們的主人公,就是眾多種族的一支——凱爾特人。沒錯,NBA里的那個凱爾特人就是這么來的。
凱撒的征服

小學時,我們都學過一篇課文:魏格納的大陸漂移學說。魏格納生病之時,沒事做,就畫世界地圖玩。他發(fā)現(xiàn)非洲缺口處剛好可以被美洲的凸起處彌補,于是提出了大陸漂移學說。(當時我學了這篇課文之后,立馬讓爸給我買了一個地球儀,總以為自己也能畫畫地圖就能成為地理學家······)
同樣,萬年前的不列顛島,和現(xiàn)在的法國也是一個整體,并沒有英吉利海峽。大約公元前7000年,由于地殼變動,不列顛島就和歐洲分離了。分離前,島上就已經(jīng)生存著處于舊石器時代的智人。大約公元前3000年,伊比利亞人跨越英吉利海峽,征服了不列顛,并帶來了新石器文化。大約公元前500年,凱爾特人又征服了不列顛,以及愛爾蘭島,并在這里長久地定居了下來。

雖然是一個種族,凱爾特人內(nèi)部也分為了許多國家。他們會和對岸的高盧人,也就是現(xiàn)在的法國人,有或多或少的聯(lián)系。比如,在高盧被羅馬帝國征服的時候,凱爾特人會給他們提供避難所。但是,這種事情,肯定會讓羅馬人不高興。于是,時任高盧總督?jīng)Q定拿下不列顛。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歐洲四大戰(zhàn)神之一——凱撒。
凱撒,出身貴族家庭,年輕時是有名的花花公子。在政界,人們對他有兩大印象:第一,出了名的聰明;第二,出了名的借錢不還。他不是不肯還,而是真還不起。不過他的錢基本都用在了正道上。例如,當市政官期間,愷撒為公眾提供了許多競技比賽,新改建了許多公共建筑,帶著榮耀結束了一年的任期,但卻因此負債數(shù)百塔蘭特,這是一筆巨款。盡管如此,很多人還是愿意投資在這個小伙子身上,因為他的確有才華。后來,凱撒高升羅馬執(zhí)政官,即羅馬最高行政長官。
兩年后,執(zhí)政官期滿,凱撒被安排到高盧(今法國)南部地區(qū)去當總督。一到任,凱撒就發(fā)動了高盧戰(zhàn)爭,一點一點地奪取了整個高盧地區(qū)。在這個過程中,不列顛人老是幫高盧人的忙,弄得凱撒很不爽。當時的不列顛島,對沒有去過的人來說,充滿神秘。他們聽說島上的人被殺死后,尸體會繼續(xù)說話,詛咒殺掉他們的人。但人們也聽說,島上遍地金銀珠寶,極其富有。當時,凱撒的事業(yè)正處于上升期,更多的軍功可以增加自己的威信。另外,總督這個職位其實是一個肥差,因為你可以依法享有該領土一定的稅收。凱撒在任高盧總督期間,不僅還上了他所有的外債,還因此賺了很大一筆。
最終,凱撒決定,打!

雖然他是戰(zhàn)神,但,并不順利。
第一回合,凱撒將自己的軍隊分成幾個批次,陸續(xù)向不列顛進發(fā)。第一批由凱撒親自帶領。當他到達了不列顛海岸時,看見峭壁上全是不列顛人,只得繼續(xù)向北行駛。最后,終于找到了一片開闊的海灘,登上了岸。這時,不列顛人來襲,與凱撒的部隊發(fā)生戰(zhàn)斗。最終,凱撒勝利,奪得了灘頭堡。但隨后傳來了壞消息,后援部隊因為大風暴無法抵達。凱撒一見連援軍都沒有,肯定沒得玩了。只得放棄了這次行動。
第二回合,凱撒很順利就登上不列顛島,并向內(nèi)地進軍,打敗了不列顛南部最強大的國王。本來還挺成功的,哪知這時后院又起火了,高盧起義。凱撒又只有放棄這次行動。
在這之后,凱撒就一直忙于國內(nèi)的事情,再也沒有踏上過不列顛的土地。
不列顛的本土宗教
羅馬到不列顛之前,島上有一個本土宗教:督伊德教。這是一個自然神教,即遵奉自然界為神靈的教派。其宗教儀式的場所要么自然天成,要么利用自然物建造。例如現(xiàn)存于不列顛北部的石陣。

督伊德教的祭司叫做德魯伊。《魔獸世界》中的一個職業(yè),《巫師》中的一個教派,都是從這來的。該教認為大自然講求循環(huán)。要想讓一個人轉世,就要用一個活人祭祀,也就是人祭。這個教派的傳播,不靠文字,而是靠祭司們口口相傳。這有利于祭司對宗教權力實行壟斷,但不利于宗教的傳播。
督伊德教在凱爾特人的世界特別流行。甚至從不列顛傳播到了高盧。這種文化凝聚,是高盧的東家——羅馬帝國所不允許的。所以,這也給不列顛帶來了麻煩。
羅馬征服
一百年后,羅馬皇帝克勞狄一世登基。這時,督伊德教在高盧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市場。克勞狄想著,干脆一鼓作氣把督伊德教的發(fā)源地——不列顛給徹底征服算了。于是他派了4萬軍隊向不列顛進發(fā)。人數(shù)比凱撒兩回合的加起來還要多。
不列顛自然是敵不過這樣一個世界超級大國。公元61年,羅馬人抵達督伊德教的中心盎格利西島,野蠻地屠殺督伊德祭司和女教徒。這給了督伊德教很大的打擊。此后,在羅馬多神教,特別是基督教的入侵中,督伊德教慢慢就消亡了。
羅馬人征服不列顛后,又是修路,又是維護教育,又是修廣場等等。為了便于與歐洲的商業(yè)貿(mào)易,羅馬人在不列顛南岸建立了一個大城市,并將其打造成了一個商業(yè)中心,并取名為“倫底紐姆”,后改名為“倫敦”。所以,倫敦在兩千年前就已經(jīng)是大城市了。(玩過《騎砍:維京》的朋友應該有過這種體會。在與海峽對岸的弗里斯王國戰(zhàn)斗時,會經(jīng)常將戰(zhàn)利品拉到倫敦港去賣)

由于不列顛北部與西部山脈眾多,羅馬的勢力很難觸及。即使觸及了,戰(zhàn)略意義也不大。修路不好修,種糧食也不好種。所以這兩個地方,是凱爾特人聚集最多的地方。他們老是對羅馬不服,總想叛亂。位于北部的凱爾特人老是南下找羅馬人的麻煩。公元122年,時任羅馬皇帝哈德良提出在北部修筑一座長城,史稱“哈德良長城”,阻止北方的凱爾特人南下與南方凱爾特人結盟。這條長城一修,就修出了英格蘭與蘇格蘭。長城以北地區(qū)是蘇格蘭,一直是凱爾特人聚集地。長城以南地區(qū)是英格蘭,現(xiàn)在的羅馬人,后來的盎格魯撒克遜人、以及再后來的諾曼人的聚集地。而西部的凱爾特人聚集地,后來被稱為威爾士。

關于宗教信仰,羅馬人到來之前,不列顛人主要信奉自然神。隨著羅馬的征服,具有人形的奧林匹斯山諸神(就是宙斯那個圈子的神)和羅馬人的崇拜儀式被帶到了不列顛。兩種宗教各有他們的市場,后來產(chǎn)生了融合的趨勢。在不列顛南部出現(xiàn)了取支配地位的“羅馬—凱爾特神廟”?;浇桃苍诠?世紀傳到不列顛??傊?,羅馬時代的不列顛就是一個宗教大觀園。
羅馬人的撤離
公元4世紀,羅馬自身難保:
經(jīng)濟上,羅馬在公元2世紀停止了對外擴張,財源穩(wěn)定下來。但是揮霍財富、耗竭國庫的軍隊和官吏卻在增加。帝國的總人口又因為戰(zhàn)爭、饑荒和時疫而下降。入不敷出,帝國經(jīng)濟岌岌可危。
政治上,羅馬各軍團越來越為一些謀求政治私利的軍官所控制,用以爭奪帝位。政治環(huán)境江河日下。
宗教信仰上,基督教的興起使那些目睹世風日下而灰心喪氣的有識之士,把希望寄托在死后而不是現(xiàn)世。
終于,羅馬,鎮(zhèn)不住了。
3世紀末,海外的薩克遜人就開始侵擾不列顛。蘇格蘭人則一直想把羅馬人趕出去。終于在367年,兩個種族一起襲擊和蹂躪了哈德良長城。
為了抵抗其他地區(qū)的蠻族抵抗,羅馬撤走在不列顛的部分駐軍;多個羅馬將軍在不列顛自行稱帝,隨后回到了歐洲爭奪帝位。
在409年,所剩無幾的羅馬軍人和官吏被不列顛人徹底地趕出這個島嶼,羅馬人在不列顛的統(tǒng)治結束。
歷史的迷思
羅馬的統(tǒng)治長達300多年。這段時間,不列顛迎來了真正意義上的文明。羅馬的通商、建造城市、傳播宗教,等等,都使不列顛和歐洲文明接軌。但是,不列顛羅馬化主要是在城鎮(zhèn)和農(nóng)村大莊園中發(fā)生的,盡管不列顛無論制度、語言、文化、法律還是生活方式都出現(xiàn)變化,但土著人有2/3生活在鄉(xiāng)村中,他們很少接觸拉丁文化,依然說著凱爾特語,崇拜凱爾特神祇。就像我們年輕人都用微信支付,而農(nóng)村的老人們依然用著紙幣一樣。所以羅馬人走后,留下的印記并不多。不列顛又重新回到了文明之初。這些小島似乎又被人遺忘了,靜悄悄地再走一遍從蠻荒到文明的自生自滅之路。
島國,使不列顛落后。
但誰又能想到,正是因為島國,千年之后,英國可以傲視群雄,引領世界文明的潮流!
特點這東西,可以是缺點,也可以是優(yōu)點。
也許你現(xiàn)在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但誰又能知道,你所謂的缺點,會不會在未來讓自己大放異彩呢?
反過來,也許我們現(xiàn)在因為身上的某些特質取得了成功,但誰又能知道,它會不會在未來成為牽制自己的絆腳石呢?

羅馬時代的英國過去了
它將迎來自己的后一個時期:盎格魯撒克遜時期
在這個時期
亞瑟王、維京海盜、威廉華萊士、基督教
將上演自己的故事,繼續(xù)著歷史的傳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