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硯秋留下的聲腔資料
程硯秋一生錄制了大約七十張唱片,此外還有若干演唱錄音,有的后來轉(zhuǎn)制成唱片。以時代劃分,大體分為四期:頭一期為二十年代中后期所灌,計三十二張,分隸于六家公司。 “百代”灌的有《罵殿》兩面,《孔雀屏》與《回龍閣》各一面?!按笾腥A”灌的有《三擊掌》、《戰(zhàn)蒲關(guān)》、《牧羊山》共六面?!案咄ぁ惫嗟挠小侗逃耵ⅰ穂南梆子、二六]兩面,《朱痕記》三面,《玉堂春》[原板]兩面,《文姬歸漢》[反二黃]四面,《鴛鴦?!?、《汾河灣》、《女起解》各一面。“蓓開”灌的有《金鎖記》四面,?《梅妃》、《御碑亭》、《寶蓮燈》、《風(fēng)流棒》、《碧玉簪》[二黃慢板]各兩面。“勝利”灌的有《玉堂春》[散板二六]兩面,《鴛鴦?!穂慢板]一面,《賺文娟》[原板]一面,《梅妃》[二六、南梆子]兩面,《青霜劍》、《罵殿》、《紅拂傳》的[二黃]各兩面。“長城”灌的是《荒山淚》兩張,《玉鏡臺》、《文姬歸漢》[倒板,慢板]、《柳迎春》、《桑園會》、《汾河灣》(與王少樓合灌)各一張。這些唱片的唱腔、音色,體現(xiàn)了程腔的早期風(fēng)貌。
第二期是三十年代中期灌制的,共十三張?!拜黹_”有《六月雪》[二黃慢板]一張,《三娘教子》一張,《玉堂春》[二六、流水]一張。“勝利”有《四郎探母》[慢板]四面,《荒山淚》一面,《回龍閣》一面,《春閨夢》、《云蜀鑒》、《鴛鴦冢》、《沈云英》以及同譚富英合灌的《武家坡》、《御碑亭》各兩面。這期唱片,較前期的唱法,更為空靈、成熟了。 第三期是抗日戰(zhàn)爭前期灌制的,共五張,“百代”有《鎖麟囊》三張,“太平”有《荒山淚》[快板]、《紅拂傳》[南梆子]一張,《女起解》(與茹富蕙合作)一張。
全國解放后,程硯秋同于世文、李丹林合作,在中國唱片廠錄制了四套二十張唱片,其中《三擊掌》一套五張,《祝英臺抗婚》一套七張,《竇娥冤》、《荒山淚》每套四張。這些唱法雖與過去有所重復(fù),但在唱法上有所發(fā)展,是晚年的爐火純青之作。 此外,廣播電臺還保留有程硯秋晚期演唱的錄音。也可分兩期,一九四七年大美電臺收灌全出的有《金鎖記》、《罵殿》、《玉堂春》、《武家坡》(與譚富英合作)四出。不全的有《鎖麟囊》的后半出,《春閨夢》從“入夢”起,《御碑亭·避雨》一場(與葉盛蘭合作)共三出。此期間,程派藝術(shù)研究者鄭大同教授,還錄制了程硯秋在上海演出的實況,已轉(zhuǎn)文藝研究院保存。
?解放后收錄的有《竇娥冤》、《馬昭儀》、《刺湯》、《罵殿》、《三擊掌》、《汾河灣》、《荒山淚》、《武家坡》、《文姬歸漢》、《英臺抗婚》共十出,有的已轉(zhuǎn)制成唱片。其中一九五七年程硯秋和楊寶森合錄的《武家坡》是最后的絕響。錄成之后不久,兩位藝術(shù)家先后病逝了。 一九八一年,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戲曲研究所和中國唱片社合編、出版了《中國戲曲藝術(shù)家唱腔選——程硯秋專集》的盒式錄音帶,收錄有解放后錄制的程硯秋代表性唱段,為時一小時。 《秋聲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