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當然要打劃算的目標

一種武器的出現(xiàn),如果不能直接、迅速的威脅戰(zhàn)爭決策者的性命,那么,這種武器就不會是決策者的威脅。
冷兵器時代,想要在戰(zhàn)場上斬殺對方的主帥、主將,不僅需要突破對方的軍陣,還得殺破圍繞在主將身邊的親兵隊伍。
有句話說的,將軍難免陣前亡。
但真正在戰(zhàn)場上遭到斬殺的主將、主帥,其實很少。
等候在京城里的皇帝、國王,以及百官,即便前線軍隊敗亡,也還是暫時安全的。
敵軍打到首都城下,仍然需要面對地方軍隊的抵抗,或者勤王軍隊的騷擾。
而攻破城高墻深的都城,往往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

后人批判的李煜,只知道寫詩填詞,也堅守了一年多;反倒是同樣具備文人氣息的宋徽宗父子,騷操作良多。

熱兵器時代,就以二戰(zhàn)為例,希特勒什么時候選擇了自殺?
前蘇聯(lián)軍隊攻進柏林,兵峰推進到希特勒躲藏的地堡后,希特勒才真正絕望,選擇了自殺。
也就是說,發(fā)動戰(zhàn)爭的首腦決策者,等到普通士兵戰(zhàn)死無數(shù)后,他都能活得好好的。

等到了核武器出現(xiàn),運載工具不斷升級,洲際導彈打得越來越精準,這時候就可以直接威脅到戰(zhàn)爭決策者及其身邊人的性命。

一顆核彈,加上洲際導彈,衛(wèi)星導航,維護操作,這可是不小的成本。
用這樣的國之重器,去攻打普通士兵,似乎真的不太劃算。

反過來,有核國家動用核武器的時候,肯定打擊的是重大軍事目標,目標是敵國重要的經(jīng)濟、政治、軍事重鎮(zhèn)。
一國首腦,高層可以把老婆孩子帶到重重地堡里面躲著,可他們的七大姑八大姨也能到里面去躲著嗎?
很多不夠級別的官員、軍官,他們的家人也能享受到同樣的保護嗎?
想想吧,一顆核彈落到某個國家的首都,或者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或者重要的工業(yè)城市,這個城市的市長、副市長、議長,能保證他們一定能平安無恙嗎?

那肯定是不能的。
正因為如此,核武器加導彈升級成完全體后,與核大國發(fā)生全面戰(zhàn)爭,即便美國,也不敢輕易下定這樣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