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濾膜技術應用造紙廢水處理
廢紙再生造紙工藝可分為制漿和抄紙兩大部分。
在制漿部分的除渣、洗漿、漂洗等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洗滌廢水。根據廢紙來源和生產工藝的差別,洗滌廢水的特性有所不同,其污染物含量大致為:CODCr600~2400mg/L,BOD5125~585mg/L,SS650~2400mg/L,色度450~900倍,外觀呈黑灰色。對該廢水常采用氣浮法進行處理,回收纖維和填料,并使處理后的廢水得以循環(huán)使用。在我國,膜分離技術已趨成熟。
膜分離法是利用特殊的薄膜對液體中的某些成分進行選擇性透過的方法的統稱。常用的膜分離方法有微濾(MF)、超濾(UF)、納濾(NF)、反滲透(RO)等。
一般造紙廢水膜分離技術研究主要包括:回收副產品,發(fā)展木素綜合利用,制漿廢液的預濃縮,去除漂白廢水中的有毒物質等。采用超濾膜技術應用于造紙廢水中,主要是對某些成分進行濃縮并回收,而透過的水又重新返回工藝中使用。超濾膜法具有分離效率高,且將濾后的凈化水重復利用于生產,實現裝置簡單,操作容易,易維修、控制等優(yōu)點。
采用膜分離法進行造紙廢水的處理,是目前的研究熱點和難點。雖然膜分離在造紙廢水的處理具有一些優(yōu)勢,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如膜的污染和分離效果降低,膜組件價格較高等。隨著膜分離技術研究的深入,這項技術在造紙廢水處理方面將具有更加廣闊的應用前景。
轉載時請注明文章來源“德蘭梅爾”,否則視為侵權,感謝配合。
編輯:喬妹 技術: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