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姿勢不正確也會便秘

還有的寶寶說他每天拉的便粗,比大人的還粗。結果經常下水道被堵,這種情況現(xiàn)在太常見了。那么這些便秘的形成都有哪些呢?
除了我們常說的體內陰津缺少會引起便秘,這個想告訴大家,如果發(fā)燒時間,你用的退燒藥過多,孩子大量出汗,體內就會出現(xiàn)陰津缺少,結果都會引起便秘。
? ? ? 因為媽媽給我講孩子就是上次發(fā)燒完就便秘,我說你用退燒藥太多了。每次出退燒藥,孩子大汗淋漓。這個汗可不是水,不是你喝的水就能補上的,他是你吃的飯喝的水然后經過我們的五臟六腑,經過十幾道工序的這種運化才能變成這種汗。
結果你通過大量出汗,孩子一次發(fā)燒,媽媽給用四五次的美林。想想看,那這種孩子就容易引起這種情況。
在一種情況就是我們久病,虛了,氣不足,拉的便雖然是軟的,長時間在直腸力儲存,頭干后面會軟。
還有一種情況確實是我們說吃太多了,吃太多以后,孩子的腸道是堵塞的。體內有熱,因此他會出現(xiàn)那種實秘。
還有就是我們現(xiàn)在很多大人,比如生完孩子或者是出血。血虛也是不能濡養(yǎng)大腸,也會出現(xiàn)便秘。
原因有很多,但這不是我今天要講的主題。
?
今天講的是關于大便姿勢,我們現(xiàn)在年輕人帶孩子,總覺得科學喂養(yǎng),不能把孩子,很多孩子在尿不濕里面拉屎。我就覺得嬰兒可以理解,孩子都那么大了,為什么還要他在尿不濕里面拉屎呢?
應該培養(yǎng)他蹲式或坐式!
自古以來人排便就是蹲式到后來就是坐式,現(xiàn)在便秘為什么多了?
我覺得這個排便姿勢有很多問題,我們最近接了一個孩子,他是站著拉屎,也不坐也不蹲。
他每天其實也能拉屎,但是他每次大便就是羊屎蛋的那還總疙瘩,很硬。所以孩子每次拉屎的時候就會出現(xiàn)肛裂!
大家知道,當我們坐式或者蹲式的時候,肛門括約肌,一使勁是打開的。直腸剛好是個直的方向,乙狀結腸還是個拐彎的,撲通就拉下來了。
那你站著,肛門括約肌就是開放么。不開放,大便憋到肛門口這個地方,能拉一部分,但是他糞便量不太大。那就是出現(xiàn)他該拉的屎沒拉又聚在肛門口這一塊!結果又經過24小時,這個大便就變成羊屎蛋了。
大家知道大腸經是一條陽明經,多氣多血,主要功能是燥濕,所以說多待24小時,它燥濕功能強,結果這個大便頭就變干了。
原本昨天拉的屎因為他站立行走沒拉完,結果第二天又干了,我們好多孩子的大便都是頭干,后面軟。
那我們也考慮你這個孩子脾虛不能生津也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更多的我覺得主要原因是他沒拉完。
有的孩子貪玩沒拉完,那我今天講的是站立姿勢。
所以說培養(yǎng)排便習慣、正確的排便意識、正確的排便姿勢也是很重要的。
我們現(xiàn)在很多家長什么都舍不得孩子干?
是不得讓孩子疼一下,舍不得讓孩子走兩步、舍不得讓孩子使點勁。
那結果你把孩子生理的功能都違背了,所以說孩子生了病了多痛苦。小小年紀痔瘡、小小年紀肛裂、息肉。
那過去的人怎么就不多呢?
因為他的喂養(yǎng)方式就是自然的喂養(yǎng)方式,所以希望我們的父母放手、放手、再放手。
讓孩子回歸到原生態(tài),一定要讓他蹲式或坐式的排便。
每次看到孩子肛門口裂的時候就很難受,一想到他每次拉屎的痛苦,那就更不想拉 、憋著。我們很多幼兒園的孩子為什么便秘?
他也是,在幼兒園力不好好拉屎,憋著,結果一憋24小時
憋回去,那就會變成嘿呦亮的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