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江蘇濕地城市|鹽城珍禽保護區(qū):聚情于心,攜手共護——記放飛東方白鸛
2023年7月4-7日我校學生參觀了鹽城丹頂鶴自然保護區(qū),開展了一次精彩的動物保護知識學習之旅。這次活動旨在增強學生們對野生動物保護的認識,提高他們的環(huán)境意識和保護意識。 鹽城丹頂鶴自然保護區(qū)位于江蘇鹽城,是我國重要的濕地保護區(qū)之一。在這片廣袤的濕地中,棲息著眾多珍稀瀕危的物種,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丹頂鶴。丹頂鶴是我國特有的鳥類,也是世界上數(shù)量最少的鶴類之一,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學生們在保護區(qū)工作人員的引導下,近距離觀察了丹頂鶴的棲息地和生活習性,深刻感受到了它們的珍貴和脆弱。 7月4日,藍蜻蜓動物保護實踐團前往鹽城丹頂鶴自然保護區(qū)參觀。在保護區(qū),工作人員先后帶領我們前往徐秀娟烈士故居,丹頂鶴保護區(qū)以及丹頂鶴博物館等地方參觀。在丹頂鶴保護區(qū),同學們近距離觀察了丹頂鶴等珍惜鶴類,并參與了丹頂鶴放飛活動。在丹頂鶴博物館,同學們對丹頂鶴保護以及沿海濕地的保護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參觀過程中,同學們了解了野生動物保護的重要性和當前面臨的挑戰(zhàn)。他們了解到,野生動物面臨著棲息地破壞、非法狩獵、氣候變化等威脅,需要我們共同努力保護它們。保護區(qū)的工作人員還向學生們介紹了保護區(qū)的日常管理和保護措施,例如建立監(jiān)測系統(tǒng)、限制人類活動等,讓學生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保護工作的復雜性和必要性。 7月5日,作為藍蜻蜓動物保護實踐團的成員,我們跟隨國家電網(wǎng)團隊來到鹽城丹頂鶴自然保護區(qū)的蘆葦蕩中央,觀看了救助白鸛以及放歸的活動。由于白鸛等鳥類容易在高大的電線桿上筑巢搭窩,對電網(wǎng)安全和鳥兒自身帶來危險,該團隊從電線桿上救下來一些白鸛后和居民救助的白鸛一起在保護區(qū)內放飛。本次活動一共放歸了四只白鸛,看著它們在保護區(qū)內自由飛翔,我衷心希望這些鳥兒能夠適應這里的環(huán)境,無憂無慮的生活。 通過這幾天的參觀學習,學生們深刻認識到保護野生動物不僅僅是一項責任,更是每個人的義務。他們表示將回校后積極參與相關的環(huán)?;顒?,提高身邊人的環(huán)保意識,共同呵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這次活動使學生們對動物保護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同時也增強了他們的環(huán)保意識。希望這次活動能夠激發(fā)學生們更多的熱情和行動,為保護野生動物和自然環(huán)境貢獻自己的力量。相信通過這樣的努力,我們能夠共同建設一個更美好的祖國,美麗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