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定藝畫三體中的裝備(3)
還得揪著第一集不放,先看看PDC士兵的抬頭顯示器界面

一:這個坐標沒啥大問題,百度上的巴拿馬運河經(jīng)緯度是(9N,79W),考慮河道彎曲還是可以接受這些誤差的。
二:這個不明所以的雷達界面
看得出制作組想極力營造未來先進單兵裝備的感覺,就像游戲小地圖一樣,拋開原著時間線里沒有這種科技不談,就算通過微型相控陣單元解決了探測盲區(qū)問題,就算通過外骨骼與新型電池解決了供電問題,這種雷達也不可能人手一個,因為這東西它看不了上下方向,?應(yīng)用范圍及其有限

而且就算是《使命召喚戰(zhàn)區(qū)2》里的探測儀無視垂直距離,你玩家看到探測結(jié)果之后還得自己去目視確認敵人和你之間的相對高度差

再來說說現(xiàn)實當(dāng)中與其較為接近的步兵雷達,代表作有目前正在接受實戰(zhàn)檢驗的俄羅斯法拉系列

看上去很接近了,但是還不能達到動畫里的效果,道理很簡單,我放兩張圖你們就明白了


三:溫度,氣壓,完全不知道顯示這兩個數(shù)據(jù)有什么用,又不是熱成像儀那種定向測量,是冷是熱,能不能喘得上來氣兒士兵自己不知道么?
再重看后面審訊葉文潔的片段
審訊人員的表是一款以佳明腕表為基礎(chǔ)縫合出來的產(chǎn)品,現(xiàn)實中并不存在?





接下來先看看這個太空粒子對撞試驗的主場——空間站

看上去是挺不錯的,不過為什么只有太陽能電池板?你的熱輻射器呢?最大的散熱通道沒了,難怪電腦超頻能把空間站熱炸。


丁儀的太空服頭盔,看著挺帥的,實際上這個面罩的位置是現(xiàn)實中太空服的遮陽板,動畫里直接糊了一個不透明的燈罩子上去,而且從后面丁儀直接開面罩通訊的情節(jié)來看此刻根本沒必要放下遮陽板



推測可能是頭盔兩側(cè)的攝像頭拍攝畫面,然后合成進頭盔內(nèi)部顯示器里,然而照動畫里這么個安裝位置來看.............我倒想起了一個很貼切的圖↓↓

不開玩笑了,其實太空服頭盔上的攝像頭拍出來的畫面是這樣的↓,很明顯它不能替代目視



太空外骨骼鏡頭切的太快了,看不清,不予評論,但看形狀明顯是之前PDC登船隊員外骨骼的素材改顏色。
還有這段的硬傷,想拉長對撞機距離來避免無法超越光速運動的智子干擾,可用來接受對撞機數(shù)據(jù)的無線電波它同樣不能超越光速,而且智子為什么要改對撞機,改空間站的接收終端不就得了??
下一段,墨子的老撾,終于看見一個和本專欄主題沾邊的東西了,墨子的槍↓


為了躲版權(quán),這把槍用的是互聯(lián)網(wǎng)上經(jīng)過修改的公開模型,原槍之一是史密斯-韋森625轉(zhuǎn)輪手槍




具體槍型我可能會認錯,但槍械公司絕對是史密斯韋森,錯不了,因為后面墨子舉槍的時候露出了他家的商標



不容易啊,第一集終于扒拉完了,咱終于可以看第二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