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一套人均2000的創(chuàng)新料理
以后打算在這個號里偶爾分享一下吃喝玩樂。
這次介紹一套分子料理創(chuàng)意菜,主打的概念是“新中菜”。兩個主廚原來在廚魔的bo shanghai工作。休息了一年,在中國各地旅行采集食材之后,帶來了這樣一套菜,試圖重新解構(gòu)中國各地的料理,給顧客帶來不一樣的感受。
餐廳叫obscura,logo很魔性,在一個很漂亮的小洋房里。

進(jìn)去以后裝修也是古典和現(xiàn)代的不錯結(jié)合,我很喜歡。

下面開始說菜。
第一道菜【上海】
左邊是一個用上海的烤麩味道做的蛋糕,有烤麩的味道和蛋糕的蓬松質(zhì)感。右邊則是用本幫糟的方法做的鵝肝蛋撻。咬下去確實是上海的味道。

第二道菜,用黑毛豬下巴做的【獅子頭】
上面是用白菜做的果凍薄片不脆很軟,然后獅子頭和薄片中間則是北海道的馬糞海膽。
這個白菜做的薄片口感挺神奇,但是豬肉和海膽根本不搭,我沒吃明白為啥要這樣。

第三道菜【酸菜魚】
日本的九繪魚切魚片,酸菜打成粉抹在碗壁上,配上鮭魚籽和花椒油。吃的時候拿魚片蘸著酸菜粉和花椒油一起吃,等于把酸菜魚重新解構(gòu)了一遍。
說實話,沒有正常酸菜魚好吃。

第四道菜【龍井蝦仁】
這是最好吃的一道菜,所以發(fā)兩張圖。


粉色的是加拿大甜蝦,下面有龍井茶葉做的茶油,和溫泉蛋拌在一起吃,上面撒上龍井茶粉。后來倒進(jìn)去的,則是用蝦殼做的醬。
蝦鮮甜,溫泉蛋液給它一種濃稠的口感,蝦殼醬和魚子醬則帶來比較剛猛的鮮味,三者形成不錯的平衡。
非常好吃。
第五道菜【包子】
就是一只大包子...叉燒包...

叉燒包里面把豬肉換成了藍(lán)龍蝦和花膠(魚膠),外皮則在和面的時候加入了牛奶,聞著有種香甜的味道,讓人垂涎欲滴。
但這種垂涎欲滴,直到咬了這個包子第一口就消失了,因為這包子里面不知道加了多少糖,甚至比普通的叉燒包更甜。
豬肉甜我還能忍,龍蝦加糖實在是很難忍受....
第六道菜【太湖三白】
傳統(tǒng)的太湖三白,是用白蝦、銀魚和白魚做菜,而他們這次換成了白松露、河豚白子和白菜花來做。既然用到了白松露,自然會展示一下白松露并且現(xiàn)場刨松露。
河豚白子有粘稠的膠質(zhì)感,倒是一個不錯的創(chuàng)意,cheesy的口感和白松露的異香配合得不錯,愛好白松露的人可以來試試。

第七道菜【青椒炒臘肉】
說是以湖南為概念做的一道菜。
煙熏m9和牛菲力,上面加上湖南臘肉炒出來的油,再配上湖南剁椒做成的醬汁,把“煙熏”和“辣”兩個湖南菜最典型的特征涵蓋進(jìn)去了。
不過說實在的,不如沒改良的青椒炒臘肉。主要是不夠辣。

吃完青椒臘肉之后,來了一道清口的菜品,幫助去除口中的雜味。用了洛神花和糯米,吃起來有一股酒釀的味道。

第八道菜【香格里拉】
是一道云南為主題的菜。
用雞肉高湯和野生牛肝菌一起煮出來的湯,用邊上的乳扇蘸著湯吃。
這碗湯非常鮮,這是一重滋味。
乳扇奶香異常,配著鮮美的湯吃,又是另一重滋味。
好吃。

接下來是當(dāng)天的主菜,第九道菜【孜然自然】
顧名思義,這是一道新疆主題的菜品,只不過把羊肉換成了鹿肉。
用孜然和鹿肉一起慢燉,配上巴旦木碎以及巴旦木做的醬汁一起吃,而且因為新疆的水果有名,他們還加入了一些水果提取物。

第十道菜叫【路邊串】
主廚說烤串也是我們平時吃飯的重要組成部分,有的時候晚上沒吃飽,就會在夜宵時間擼兩把串。所以他們干脆把串加到菜單里,讓你回去無串可擼。
這串用的是煙熏澳大利亞黑金鮑、紫蘇還有冬瓜一起做的,鮑魚品質(zhì)不錯,吃起來有彈性而且入味,是好吃的一道菜。

第十一道菜【稀飯】
中國人吃飯到最后,一定會要吃點飯才算結(jié)束。這里他們用了意大利arborio米做出有奶酪口感和香味的米飯,里面拌入皇帝菜做成菜飯,上面再蓋上赤貝,刨上黑松露。

吃完稀飯,迎來第一道甜品【湯圓】。
碗里的湯汁,是用八種藥材熬出來的八寶茶。浸泡在湯汁里的湯圓,周身裹著脆米。
吃起來酥脆的口感和軟糯的糯米交融,再配上隱隱約約的藥味,是很神奇的口感。

然后是第二道甜品【口銜香】
丁香、桃子和白巧克力的脆片,比較常見的甜品做法,就不介紹了。

最后,店家又給我們倒了一杯茶,并且配上開心果泥以及核桃做的兩枚茶點,這樣一套菜就結(jié)束了。

【總結(jié)】
不連甜品一共11道菜,每道菜都用了很好的食材,而且每道菜都精心設(shè)計過,確實能感覺到這家餐廳主廚的用心。
事實上餐廳的選址、服務(wù)、環(huán)境都堪稱完美。尤其是服務(wù),我?guī)缀鯖]在其他任何餐廳,感受到這種無微不至但又恰到好處的服務(wù)。最后餐廳還有精良的小禮物相送。
所以整體用餐體驗是很好的。
但這家餐廳最大的問題,是沒啥好吃的菜,尤其中間不少菜,感覺是為了創(chuàng)新而創(chuàng)新了,創(chuàng)新出來的新菜品,遠(yuǎn)沒有原來的經(jīng)典菜式好吃,所以不免讓人疑惑:
“為啥要吃這個,吃原來的不香嗎?”
乃至于除了我提到的龍井蝦仁和牛肝菌湯。其他我吃起來最喜歡的,居然是最后贈送的茶點,理由是它沒經(jīng)過任何“改良”
對我來說,餐廳最重要的一點是味道....
其他一切,都是在美味的基礎(chǔ)上的加分項,如果不好吃的話,再精美的器皿再好的服務(wù)再精心的設(shè)計都沒意義了...
這也是我不喜歡大部分分子料理的原因。
只不過,口味是非常私人的事情,也許我不喜歡的味道你們會喜歡。一旦你們喜歡這家的味道,那這家就太完美了。
完美的餐具、恰到好處的服務(wù)、精妙的菜品呈現(xiàn)、彬彬有禮的主廚...
可以去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