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要以問題為中心來維持興趣,興趣是人的持久動力源泉。
? ? ? ? 讀書必須有一個中心去維持興趣,或是科目,或是問題。以科目為中心時,就要精選那一科要籍,一部一部的從頭讀到尾,以求對于該科得到一個概括的了解,作進一步作高深研究的準備。讀文學作品以作家為中心,讀史學作品以時代為中心,也屬于這一類。
? ? ? ?以問題為中心時,心中先須有一個待研究的問題,然后采關(guān)于這問題的書籍去讀,用意在搜集材料和諸家對于這問題的意見,以供自己權(quán)衡去取,推求結(jié)論。重要的書仍須全看,其余的這里看一章,那里看一節(jié),得到所要搜集的材料就可以丟手。這是一般做研究工作者所常用的方法,對于初學不相宜。不過初學者以科目為中心時,仍可約略采取以問題為中心的微意。一書作幾遍看,每一遍只著重某一方面。
? ? ? 讀書要有中心,有中心才易有系統(tǒng)組織。比如看史書,假定注意的中心是教育與政治的關(guān)系,則全書中所有關(guān)于這問題的史實都被這中心聯(lián)系起來,自成一個系統(tǒng)。以后讀其它書籍如經(jīng)子專集之類,自然也常遇著關(guān)于政教關(guān)系的事實與理論,它們也自然歸到從前看史書時所形成的那個系統(tǒng)了。
? ? ?一個人心里可以同時有許多系統(tǒng)中心,如一部字典有許多“部首”,每得一條新知識,就會依物以類聚的原則,匯歸到它的性質(zhì)相近的系統(tǒng)里去,就如拈新字貼進字典里去,是人旁的字都歸到人部,是水旁的字都歸到水部。
? ? ? 大凡零星片斷的知識,不但易忘,而且無用。每次所得的新知識必須與舊有的知識聯(lián)絡(luò)貫串,這就是說,必須圍繞一個中心歸聚到一個系統(tǒng)里去,才會生根,才會開花結(jié)果。
? ? ? ? 記憶力有它的限度,要把讀過的書所形成的知識系統(tǒng),原本枝葉都放在腦里儲藏起,在事實上往往不可能。如果不能儲藏,過目即忘,則讀亦等于不讀。
? ? ?我們必須于腦以外另辟儲藏室,把腦所儲藏不盡的都移到那里去。這種儲藏室在從前是筆記,在現(xiàn)代是卡片。記筆記和做卡片有如植物學家采集標本,須分門別類訂成目錄,采得一件就歸入某一門某一類,時間過久了,采集的東西雖極多,卻各有班位,條理井然。這是一個極合乎科學的辦法,它不但可以節(jié)省腦力,儲有用的材料,供將來的需要,還可以增強思想的條理化與系統(tǒng)化。預備做研究工作的人對于記筆記做卡片的訓練,宜于早下工夫。
讀書要以問題為中心來維持興趣,興趣是人的持久動力源泉。的評論 (共 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