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并不是中國人的圖騰
圖騰來源于北美印第安,是西方人來到北美接觸印第安文化才開始傳播。 圖騰的定義為:1.自然界的動植物。2.種族與圖騰具有血緣關(guān)系。例如,蒙古自認(rèn)為是蒼狼白鹿結(jié)合所生的民族。3.有如圖騰柱類似的具體崇拜對象。三點相結(jié)合才可以說是圖騰。 用西方人近代研究印第安人文化中的圖騰,直接拿來套用在中國五千年的龍文化上無疑是可笑和武斷的。 清末一些西方人到北京,看到日晷,皇宮里雕龍畫鳳的立柱,還有地面和墻壁的龍浮雕。就說龍是中國的圖騰。后來民初,聞一多在民國政府建立的時候,為了團結(jié)各民族,采用了這種說法。他說了這么一個故事:遠(yuǎn)古先民有很多部落,各部落有自己的圖騰。一個蛇圖騰的部落打敗了其他部落,吸收了他們圖騰的一部分,形成了今天的龍圖騰。這就是龍被稱為圖騰的起源。但是這個故事其實很容易揭穿。 1.至今也沒有證據(jù)說明遠(yuǎn)古有延伸為圖騰的動物崇拜。 (有人說《詩經(jīng)》記載的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玄鳥是商人的圖騰。但玄鳥符合以上圖騰的定義嗎?) 我們的上古神話只有將人神圣化,把人與自然結(jié)合,使其具有了動物特征,以此來強調(diào)這個人的強大和不凡。 例如蚩尤牛角,炎帝牛首,伏羲羽化,女媧蛇尾。 我們的傳說里某些人死后會化為動物。 山海經(jīng)中說,鯀雖然被殛于羽山,但是并沒有死,而是幻化成黃熊、龍、三足鱉、魚等動物。炎帝的小女兒溺水死后化為精衛(wèi)鳥。 這些本質(zhì)上崇拜的是人,而不是動物。 2.假如真有一個蛇部落吸收了其他部落的圖騰。 《本草綱目·翼》云:“龍者鱗蟲之長。王符言其形有九似:頭似駝,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是也。 我打敗了鷹部落,我干嘛不吸收翅膀這種鳥類獨有的本領(lǐng)和天賦。反而只取其爪呢?我打敗了牛部落,干嘛不采用牛強壯的身體,只吸收了牛耳朵? 由此可見這種說法是經(jīng)不起推敲的,充滿了太多偶然性。 3.龍的起源至今都沒有定論。 現(xiàn)在龍的起源說法有:星辰,天象,蛇,豬,蟲,鱷魚等等。每種都有自己的考證與理論。在還沒有定論的前提下,說龍是圖騰太牽強。 現(xiàn)在確切點說,龍是作為中國獨有的文化符號和精神象征。 再來說下龍為什么不是圖騰。 一,龍不是自然界有的生物,他是一種神話生物。像我前面說的,圖騰的定義第一點就是自然界存在的動植物。龍顯然不符合這點。 二,中國人沒有人是以龍為祖先的。 我們常說的“炎黃子孫,龍的傳人。”傳人不是一定要有血緣關(guān)系,在詞義里,意思是繼承某種技藝或知識并使他流傳的人。 在古代龍是帝皇專用的符號和標(biāo)志??逃≡谟袷S金,龍袍,龍椅這種貴重物品和身份象征上。在階級森嚴(yán)的古代,普通百姓穿龍袍,坐龍椅怕不是在找死? 此外我們常把那些優(yōu)秀的人稱為人中之龍,龍在交流中成了形容詞?!妒酚洝分杏浭隹鬃酉蚶献诱埥讨芏Y后回去對弟子說:“吾今見老子,其猶龍邪!”此為“人中之龍”之說的確切記載。皇帝亦自稱為天子,而不是龍子。 三,龍不具有祖先的神圣性。 《春秋》《左傳》等文獻(xiàn)里有豢龍氏。有養(yǎng)龍,殺龍,食龍的記載。誰會如此毫無尊重的對待自己的祖先?龍在我們悠久的先祖崇拜中也從沒有作為具體的崇拜對象,更多的是作為一種裝飾和陪襯。 以上種種原因,龍作為中國人圖騰的說法純粹是以訛傳訛,是不具有證據(jù)和傳承的。現(xiàn)在我們說龍是圖騰,是作為精神和文化上的形容詞,而不是民族圖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