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天分還是勤奮

2019-07-23 14:46 作者:旮旯人黃越青  | 我要投稿

? ? ? ? ?天分和勤奮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所謂天分即是老天在你出生時饋贈給你的一份大禮,憑此你能夠在付出同等努力的情況下跑得比別人快、飛的比別人高,而勤奮呢則是在沒有得到老天恩賜的情況下自己后天努力得來的東西,這也意味著即便沒有老天的幫忙,你加把勁也能迎來自己人生的曙光。有人認為只要老天饋贈給一個人的東西足夠多,即使他不費力氣也能站在世界的頂端,高傲的俯視著蕓蕓眾生,而那些勤奮的人如果缺了天分,即便努力死了也很難爬的多高、取得多大的成就;也有人認為天分沒啥了不起的,如果缺了后天的刻苦努力,再天資聰穎的人也很難在現(xiàn)實的某個領(lǐng)域中站得住腳,所有的偉人、所有這世界上偉大的創(chuàng)舉都是大權(quán)重的勤奮和小權(quán)重的天分相加得來的結(jié)果。到底二者之間孰輕孰重,還是兩者都重要呢?大家且聽我把自己學琴的故事娓娓道來。?

???????? 要說起我學鋼琴的經(jīng)歷還得追溯到2004年,那一年我中學剛畢業(yè),正準備物色一個專業(yè)和一所大專院校讓自己的學歷和學識更上一個層次。父母想讓我搞計算機,畢竟作為一個熱門專業(yè),信息時代的發(fā)展缺不了計算機,學計算機的人永遠不會被時代淘汰,更不會輕易被炒魷魚。更何況我基礎(chǔ)又好,天賦也不錯,03年在北大青鳥組織的中級程序員考試中還拿過第一名,稍加努力,我一定會平步青云,在專業(yè)領(lǐng)域中占據(jù)一個較為優(yōu)越的位置。可我卻不這么想,我總覺得在軟件開發(fā)行業(yè)中,就算你做得再好也不過是整個產(chǎn)業(yè)鏈中的一顆螺絲釘,你想有自己的個性?不可能;你想要發(fā)揮自己的專長?不可能。你必須兼顧別人的感受,在與別人的合作的過程中完成一個個軟件項目,而你得到的充其量不過是九牛一毛的物質(zhì)報酬而已。在北大青鳥學業(yè)臨近畢業(yè)的時候,老師讓我們分組完成一個項目,我們組的其他幾個同學編程水平明顯跟我不是一個檔次,剛開始我們各自完成各自的模塊,可到最后銜接的時候卻出了問題,我不得不縮減自己模塊的功能去迎合他們低水平的勞動成果,其間還不乏手把手的教他們、幫他們修改代碼,那種感覺就堪比一個南大漢語言文學的教授手把手帶幼兒園小盆友識字還費勁。媽媽總是語重心長地勸誡我,“你管領(lǐng)導讓不讓你發(fā)揮才能呢?能賺到錢才是王道,這個世界不就是認錢說話的嗎?”可我是那種賺錢的機器嗎?我是那種為了金錢甘愿付出自己健康,再用金錢續(xù)命的人嗎?相比之下,藝術(shù)更適合我,搞藝術(shù)的人大多都是單打獨斗的那種,在一個人的世界中縱橫馳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個性,自己的藝術(shù)成果也不容易被別人惡意剽竊,自己也不會貶值為大的產(chǎn)業(yè)鏈中的一個毫不起眼的東西。思來想去,我果斷放棄走理工科的路,毅然朝藝術(shù)的方向前進,于是在2004年冬天,我一個人裹著個大棉襖在摩得利琴行報了鋼琴的初級班。

鋼琴是一個音域?qū)拸V、表現(xiàn)力豐富的樂器,一架鋼琴甚至能表現(xiàn)出一支管弦樂隊的雄偉氣勢

????????? 因為我之前學過武術(shù)和編程,并且憑著自己的刻苦努力取得了斐然的成就,所以我總抱著一個人生信條,就是天才是99%的汗水加上1%的靈感,所有的成功都不可能是偶然,都是經(jīng)過成百上千次失敗的嘗試,才換來一兩次驕人的成績。當然1%和99%只具有象征性的意義,天才不是不需要天分,只是天分的權(quán)重跟勤奮比起來相對要弱一些,天分外加適度的刻苦努力才能成就一個天才。就我當時的情況而言,雖然自己對音樂有一些感覺,自己對著CD能聽出其中的喜怒哀樂,自娛自樂也能清唱一些流行歌曲,但一旦開始正規(guī)的音樂學習,沒有任何音樂基礎(chǔ)的自己面對樂譜上眼花繚亂的“豆芽菜”感到更多的是茫然,而4.5尺的鋼琴鍵盤更是超出了我認知的距離,do,re,mi三個最基本的音符都令我的思緒混亂不堪。我能做的只有加倍努力,花比別人多五倍甚至八倍的功夫去認識音樂、了解鋼琴。就這樣,我每天一大早爬起來匆匆洗漱完畢后直奔琴行,呆坐在鋼琴前一遍又一遍地重復著教材上枯燥的手指練習,直到晚上七八點琴行打烊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洗洗弄弄趕緊上床,為下一天的奮斗養(yǎng)足精神。剛開始琴行里的人對我印象還不錯,很多人因為看到我身上勤奮的閃光點而對我褒揚有加,我也很快成為初學者當中的翹楚,似乎一切都朝著對我有利的方向發(fā)展,但是大家對我的態(tài)度隨著我開始練習肖邦而變壞。不用我說大家也知道,練琴太枯燥了,所有的鋼琴家?guī)缀醵加袕娖劝Y——逼迫自己在鋼琴前正襟危坐十幾個小時,練到想吐都不能停止,因為如果不這樣,他們就沒法在圈子里混下去。而我為了對抗這種枯燥,不得不加進一些自己的興趣,所以在網(wǎng)上下載了自己單曲循環(huán)很多遍的《革命》、《小狗》、《雨滴》等樂譜并打印出來勤加練習,可不想?yún)s招致了琴行其他人的反感。我當時并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被所有人反感,我總感覺自己彈自己的琴、做自己喜歡的事無可厚非,畢竟我也沒礙到別人什么事,愛因斯坦不是有句名言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帶著興趣去練琴,枯燥的八小時就像是自己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堂里,一切煩惱和愁苦都被拋諸九霄云外,擺在我眼前的只有美妙的音樂和優(yōu)雅的琴鍵;而缺乏興趣的人,就算僅僅花一個小時練鋼琴也像是在地獄里受煎熬,恨不得過了老師和父母要求的十級后趕緊甩開鋼琴,脫離逼迫自己練琴的長輩們的魔爪。可我實在搞不清楚當時和我做同學的那些人是怎么想的,我總感覺他們在抵觸我彈鋼琴的態(tài)度,他們覺得我很狂,每次自己進琴房都不得不面對其他成人學琴者投來敵意的眼光,有時候自己在琴房彈肖邦的時候會聽到門外時不時地傳來砰砰地沖門聲,像是在以這種方式向我抗議。老師總是599(一套初級鋼琴曲集的編號)一條一條地布置給我彈,但我總感覺這樣下去就算頭發(fā)彈白掉也很難在藝術(shù)圈占據(jù)一席之地;老師總對我說“你基礎(chǔ)不好,你必須花很長時間去打基礎(chǔ)”,但當時已經(jīng)20歲的我總感覺如果跟著老師按部就班地走個二三十年,就算基礎(chǔ)打好了,我人也老了,到時候還有何機會出人頭地、揚名立萬??

???????? 由于琴行的情況極端地不如意,我不得不退回家里練習鋼琴,只有上課的時候臨時去一下摩得利,這樣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矛盾,因為家里除了愛我的父母沒人會向我沖門,沒人會給我壞臉色看,但即便如此也惹怒了他們。臨走的前一天,我跟看琴房的阿姨說“我想去其他地方看看”,她問我是不是樂博(南京市當時一個很大的音樂培訓基地,就相當于現(xiàn)在的知音琴行培訓部),我說“算是吧”,得到如此答復的她立馬告訴了她的“同僚”:黃越青跑了,黃越青嫌棄我們這里不好(她可能覺得我有點想跟他們較勁的意思,其實我只是想躲著他們,話說在一個環(huán)境當中,所有人都向你沖門,所有人都反感你你能受得了嗎?)摩得利幾個代課的老師都把我恨得牙癢癢的,準備“給我一點教訓”,讓我這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毛頭小子嘗嘗他們的厲害”,也許在他們眼里我僅僅是勤奮而已,按他們自己的話說“換了別人一天八小時花在鋼琴上面也彈的不比你差到哪兒去”,他們總以為你黃越青有什么好狂的?你是天賦秉異如莫扎特的那般嗎?真正天分高的人一天花一兩個小時,甚至二三十分鐘也能彈得像模像樣,而你花出比別人多幾倍甚至幾十倍的時間練琴手上的毛病也不少,正所謂滿瓶不動半瓶搖,你黃越青就是那半瓶子醋晃得厲害。就這樣摩得利的那幫人算是跟我結(jié)下梁子了,代課老師想要整死我,而我的勤奮恰恰就成了他們攻擊的要害,據(jù)說他們傳授給自己學生一些特殊的技巧和訣竅,能在短時間內(nèi)提高自己手指的靈活性,進而提升彈奏的速度,因此看上去“比我差不了多少”,當我再次返回摩得利的時候,那幫人看上去已經(jīng)“沒那么在乎我了”——既然我比他們好不到哪兒去,他們還有什么好嫉妒的?我當然不甘心嘍,無論學武術(shù)、學編程我都是第一名,在我眼里,周圍人“沒有比我更厲害的了”,我一天除了吃飯睡覺能十四個小時坐在書桌前看書,他們能嗎?我怎么可能輸給他們呢?因此我在發(fā)誓要把鋼琴彈好的同時給自己定下目標:考藝術(shù)學院鋼琴系,把自己藝術(shù)的道路貫徹到底,同時“給他們點顏色看看”,讓他們知道我黃越青也不是吃軟飯長大的。

在南藝時我主修鋼琴,輔修小提琴,這樣能夠幫助自己更全面地了解音樂

? ? ? ? ??眾所周知,鋼琴課很貴,找個普通的老師一兩百塊錢也許就能打住,好點的三四百甚至更高,據(jù)說上海音樂學院的教授一堂課一兩千,而且還要挑有天賦的學生教,普通人沒有基礎(chǔ)的就算肯砸錢人家也不會鳥你。同時,你花多少錢老師就傳授給你多少東西,你不花錢老師什么都不肯教你。我在摩得利報的班優(yōu)惠價500塊錢二十節(jié)課,劃下來一堂課25,老師自然只能指點你一些最最基本的東西(所謂的代課老師也不過就是南藝在讀或畢業(yè)的本科生,他們自己可能就沒有多高的水平,在南藝也不過混張文憑,混個門面,所謂的“南藝學生”能為他們臉上貼金,不管怎么說講起來“我是從知名藝術(shù)院校走出來的學生”,盡管如此,學藝十幾年的他們“道行”肯定比我要深,在鋼琴上的能力肯定比我要強,畢竟他們走過的橋比我走過的路要多),想要往深處走只得另求門路、另覓高人,而像我這種舍不得錢、不肯花重金求知識的“歐也妮葛朗臺”想要在鋼琴上勝過自己的對手除了找個好老師以外,只得求助書本、憑自己摸索。我自己在家摸索了幾個月,雖然小有收獲,但始終不得要領(lǐng),我有時候也會厚著臉皮跟摩得利帶自己上課的老師套近乎(我所謂的厚著臉皮,是指自己沒給老師多少錢卻想從老師身上套取知識),但我總感覺教我的老師嘴巴像是貼了透明膠帶,除了最最基本的東西什么都不肯透露給我,我知道他并不是瞧不起我,只是覺得自己花那么多錢學到的東西、自己所謂的看家本領(lǐng)怎能輕易傳授給別人,如果跟自己學琴一兩年的學生都能彈的比自己強,自己又有何顏面在摩得利混下去?鑒于他的這種心態(tài),我感覺自己沒法再跟他學下去了,我必須另謀高就,去哪兒學呢?最權(quán)威的地方莫過于南藝,如果自己能在南藝這種專業(yè)的藝術(shù)院校呆上個一年半載,自己的鋼琴技藝一定會有一個質(zhì)的飆升,南藝那么多專業(yè)老師如果每個人都能輪流指點我一番自己該有多大的收獲??!想到這里我就興奮不已,我對未來充滿了憧憬,我感覺藝術(shù)的大門在向我敞開,憑著自己的這股子闖勁一定能在這個領(lǐng)域里有所作為,不久,我就開始準備南藝的入學考試。?

???????? 可能是我自己嘴賤吧,有一次我在摩得利上課的時候不小心透露出自己想考南藝的想法,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一傳十十傳百,沒過兩三天就變成了所有人皆知的秘密,這下整個培訓中心可炸開鍋了:黃越青只彈了六個月還想考南藝?本來已經(jīng)對我恨得牙癢癢的代課老師更是捶胸頓足,恨不得把我給吃掉、把我的皮給剝下來,而我在那些成人學琴者的眼里也是“狂的實在不知道天高地厚”,就連平時最支持我的幾個老奶奶也開始像避瘟神一樣對我敬而言之。我心里面當然異常難受,但是鑒于自己的能力,我為自己爭取個好前途有錯嗎?我放棄了計算機來搞音樂,肯定希望能搞出點名堂,搞出點比原來在北大青鳥學編程時更大的名堂,要不然我干嘛抱著好好的程序員不干,投奔你一個小破琴行來一天到晚被你一個小破老師熊的像只狗似的?但他們卻不這么認為,他們總覺得你一個初入音樂之門的小菜鳥就是應該跟著老師一步一步來,要是人人都不守規(guī)矩,那鋼琴界豈不亂了套了?我感覺自己跟他們根本就不在一個頻道上,我也不想向他們解釋什么,只要做好我自己就OK了,時間會證明誰對誰錯,經(jīng)過年月的洗滌,我黃越青是個什么人、什么貨色自然能被大家所了解,但是我也為自己的高調(diào)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在我考南藝的前夕,摩得利所有的師生都以我為假想敵,拼命練琴,逐個課題逐個課題地掌握代課老師教給他們“速成”的技巧,欲給予我重創(chuàng),將我除之后快。在他們眼里,我最大的弱點恰恰是我的勤奮刻苦,他們想要“給我上一課”:你黃越青不是真正的天才,我們即使不練琴、即使每天只花二三十分鐘練琴,也能比你黃越青強,因為我們悟性好、我們的天分比你高。的確,我最后一次去摩得利上課的時候,目睹了他們?nèi)巳硕紡椀帽任液?,個別幾個人甚至對我投來鄙夷和不屑的眼神,仿佛在用眼睛在對我說:就你這種水平還考南藝呢,你也不撒泡尿照照!你配嗎?我的世界崩潰了。

鋼琴考級是一個時下特別熱門的話題,彈鋼琴的人對考級趨之若鶩,但就算你達到了十級也夠不上專業(yè)的層次,專業(yè)老師只看你的程度,不看你幾級

? ? ? ? ?雖然我也參加了南藝鋼琴系的入學考試,并以105分的成績順利被錄?。偡质?50分),但我就是高興不起來,我腦子里總是時不時地浮現(xiàn)出摩得利代課老師熊我時扭曲的表情和學員跟我較勁時丑陋的樣子,同時心里不斷有個聲音在提醒自己:你不是天才,你彈得不夠好,你不是最優(yōu)秀的那個。每當情緒低落時、每當我感覺自己被全世界否定的時候,我都會在心里責怪自己,自己一定是有什么錯才惹得大家對自己怒目相向,但我實在不知道自己到底錯在哪里?我不過就是熱愛音樂,想培養(yǎng)一點自己的興趣,并且希望獲得一個好的教育機會,讓我的音樂技藝更上一層樓,難道這也有錯嗎?再說說勤奮吧,勤奮有什么錯?據(jù)我所知,幾乎世界上99%的偉人和偉大的創(chuàng)舉都是勤奮得來的結(jié)果,古希臘德摩斯梯尼,幼年時口吃,登臺演講時聲音含混、發(fā)音不準,常常招致臺下觀眾的嘲笑,于是他每天含著石頭,面對大海朗讀,無論春夏秋冬,堅持五十年如一日,終于成為全希臘最有名氣的演說家;愛迪生發(fā)明電燈時,經(jīng)過13個月的艱苦奮斗,試用了6000多種材料,試驗了7000多次,盡管面對一次次的失敗,他始終相信失敗乃成功之母,最終才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居里夫人的實驗室條件極差,夏天能把人曬成烤雞,冬天能把人凍成冰棍,就是在這樣的實驗環(huán)境中,她歷經(jīng)了12年,經(jīng)過幾萬次提煉,處理了幾十噸礦石殘渣,才得到了0.1克的鐳鹽,但就憑這0.1克的鐳鹽,她斬獲了1911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雖然我在跟摩得利的那幫人較勁的過程中暫時處于劣勢,也就是說他們在一定程度上贏了,并且給我造成了傷害、動搖了我的價值觀,但我始終堅信沒有勤奮真正的成功無從談起,靠著投機取巧、憑著自己的一點小聰明永遠不可能取得驚人的成就。曾國藩大家一定不會陌生,曾國藩幼年時的勤奮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一天晚上,他在油燈下背誦《岳陽樓記》,他給自己定下目標,只有背出全文,自己才能上床睡覺。這時,有一個蟊賊正趴在曾國藩家的房梁上,只要他一熄燈睡覺,蟊賊就下來偷東西。哪曉得天都快亮了,曾國藩也沒能把《岳陽樓記》背下來。那蟊賊在房梁上凍了大半夜,氣憤不已!他跳下來羞辱曾國藩:“你這個白癡!你讀的什么書?連我聽聽都會背了?!闭f著,蟊賊把《岳陽樓記》背了一遍,一氣呵成、一字不差,然后揚長而去。顯然,蟊賊的腦子轉(zhuǎn)的比曾國藩要快,卻逃不過鋃鐺入獄、身陷囹圄的下場,而曾國藩卻成了近代有名的政治家。的確,摩得利的那幫代課老師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員的鋼琴技藝,卻教給他們一套“你不用苦練耍點小聰明也能勝過苦練者”的錯誤價值觀,誤導了那幫二三十歲剛剛成年初入社會的年輕人,真可謂害人不淺!當然在這件事上我不無過錯,我不該表現(xiàn)得太驕橫跋扈、目中無人,我也不應該過分炫耀自己的勤奮,從而給自己的對手抓住小辮子迎頭痛擊。?

???????? 半年后,南藝開學了。在這半年中,我并沒有因為摩得利的打擊而變得沉淪,雖然有時候也會不由自主地冒出負面情緒,有時候我也會在內(nèi)心否定自己,但我除了終日苦練鋼琴沒別的路可走,我相信只要自己取得了巨大成就,摩得利的那幫人自然就不攻自敗了。我有時候也會分析自己的對手:摩得利的那幫人是以我為假想敵才獲得的力量,當我離開那兒以后,他們也就失去了自己最初的目標和進取的動力,同時他們抱有投機取巧的錯誤價值觀,因此不可能在鋼琴的道路上走多遠,自己之所以暫時被別人看得像個膿包似的只不過是因為自己的潛力還沒有被完全發(fā)掘出來而已,等到自己功成名就的那一天,所有人自然就心悅誠服、無話可說了。就這樣,我一腳踏入了南藝的大門,搖身變成了一個專業(yè)學音樂的學生。我所在的專業(yè)是一個名為音樂表演的大專業(yè),下屬四個小專業(yè):聲樂表演、鍵盤樂演奏、管弦樂演奏和民樂演奏,總共加起來四五十號人,平時上大課的時候在一起,上小課各自分開來,專業(yè)課一對一,同學來自全國各地,女生偏多,男生偏少,外地的住校,本地的走讀,同學的水平也參差不齊,有學藝十幾年、在藝?;驊蛐=邮苓^多年專業(yè)訓練的,也有花錢進來純粹是混文憑的小混混,班主任是一個老太婆,據(jù)說之前是某企業(yè)的一個中層領(lǐng)導干部。

上海音樂學院堪比中國音樂界的北大清華,進上音一直是我這么多年來堅持不懈的目標

? ? ? ? ?當時我的水平最少也能達到740了,在同專業(yè)的十幾個人當中算得上是佼佼者,但也有一個比我厲害的,他叫曹彥。曹彥是一個瘦瘦高高、皮膚黝黑的男孩,他的情況跟我差不多,他入鋼琴這一行的時間也很晚,大概二十來歲,但憑著他秉異的天賦,僅僅兩三年的時間,就能把肖邦的夜曲和圓舞曲(大概九級左右的水平)彈的像模像樣了,音色、表情各方面都拿捏的相當?shù)轿唬z毫不亞于一個學藝十幾年的職業(yè)鋼琴手,最最關(guān)鍵的是他還很低調(diào),從不喜歡張揚自己鋼琴上的能力,因此贏得了不少女生的青睞,有一兩個甚至一度跟他黏的很緊,大家都覺得他就是一個標準的鋼琴天才:謙虛、低調(diào)、成熟、有才華,相比之下,雖然大家也在一定程度上認可我的能力,但我卻沒那么受歡迎,在他們看來我很張狂、口無遮攔,總是說一些大話,而且總愛跟專業(yè)老師對著干:老師給我布置克拉默,我非得彈肖邦;老師讓我在莫扎特奏鳴曲當中找感覺,我卻偏要告訴他自己只對貝多芬情有獨鐘,因此他們覺得我雖然好,但比起曹彥矮了半截,曹彥才是他們真正的精神偶像。可我卻不這么認為,我自認為自己征服了無數(shù)的領(lǐng)域,在學習上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讀的書也不少,即便由于缺乏正規(guī)的訓練和老師的指點在起跑的時候慢了別人半步,但總會迎對手而上,把對手遠遠地甩在后面,而曹彥的事業(yè)才剛剛起步,在鋼琴領(lǐng)域之外他幾乎就是個白癡,跟我沒法比。所以我還是以不變應萬變,每天埋頭練琴,做自己該做的事,只是我不敢再在別人面前表現(xiàn)得格外勤奮,也不敢張牙舞爪地炫耀自己的才華,有時候我還會有意無意拉攏同班那些三教九流的同學,沒話找話地跟他們套近乎,甚至幫他們買書、遞煙,以免他們站在我的對立面上,為我的前途埋下隱患,重蹈摩得利時的覆轍。?

???????? 在我看來,曹彥什么都好,除了他的逆商很低,并且容易被環(huán)境所左右。剛來學校的時候,他懷著滿腔熱情,卻不被專業(yè)老師所待見,聽說他只有兩年的琴齡,老師希望他多鞏固鞏固基本功,所以給他布置了849(一本相對比較淺的鋼琴教材),讓他逐條往下彈。因為他的程度已經(jīng)遠遠超過了849,但他又不能違逆老師,揭竿而起地跟老師唱反調(diào),所以我從他的眼神中看到更多的是無奈、是一種懷才不遇、一種滿腹才華無處施展的絕望,這深深地打擊了他練琴的積極性。剛剛上面提到我們班除了很多想把自己的“刀”磨得更鋒利以便自己能夠在社會上立足的同學以外,還有好幾個打?;焓赖男』旎?,因為曹彥是外地人,為了上學他不得不跟那幾個小混混住在一起,在耳濡目染了他們的惡習以后,曹彥被他們帶壞了。由于對學校的失望和壞環(huán)境的影響,他從每天四個小時的練琴時間縮短到一個小時,對鋼琴的熱情也消退到不能再消退的地步,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他也是馬馬虎虎、得過且過,對鋼琴也沒有任何額外的研究,除了上課和練琴以外剩下的時間他就陪著那幫小混混到處逛、四處玩,雖然他仗著進南藝以前打下的那點基礎(chǔ)仍然能在專業(yè)考試中取得中上等成績、仍然被同學們奉為大神、學霸,但是在我眼里他已經(jīng)貶值了。我總以為天才和鋼琴家不是一回事,天才必須經(jīng)過很多年的專業(yè)訓練才有可能成為鋼琴家,曹彥是天才,曹彥也具備成為鋼琴家的潛質(zhì),但是若放棄了努力,他永遠只是一條蟲而不能攀升為一只龍。此外,在南藝的這段時間他還學會了抽煙和逃課,以及各種各樣的壞習慣,盡管剛開始他也會自責,覺得自己快要變成個壞孩子了,但是沒幾個月下來他就習以為常,對自己和自己身邊那幫人的鄙陋之習司空見慣了。而我在這一點上恰恰與他相反,老師也是拼命地熊我,有時候甚至把話講的很難聽,說我不適合彈鋼琴,讓我“下次不要再來了”,但我絲毫不往心里去,老師看我基礎(chǔ)不好也是逼著我彈最基礎(chǔ)的曲子,但我總趁著老師不注意悄悄地彈肖邦、李斯特,沒事還翻一些閑書野書,看看什么鋼琴野史啊、音樂家歪傳啊之類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自己的興趣。有段時間甚至因為過分追逐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以至于老師布置的內(nèi)容不能按時完成一度跟老師鬧得很僵,同學們也對我抱有看法,認為我不是一個標準的好學生,在他們眼里,一個標準的好學生意味著老師說一自己也跟著數(shù)一,老師說二自己不敢說三,而像我這種人與其說是愛學習,不如說是不務正業(yè),不好好彈老師的曲子成天到晚搞一些邪門歪道的東西。有那么兩三次,看不慣我的同學甚至當著我的面吹捧曹彥,說他如何厲害啊,說他如何是大家的偶像啊之類的,我能看出來他們是在有意奚落我,讓我難堪、面子上下不來。但是我一點都不在意,我相信雖然曹彥有點底子,但若不付出努力遲早會被環(huán)境所淘汰,時間會洗滌一切誤解和偏見,時間會褪去金子上的灰塵,把它閃閃發(fā)亮的一面顯示給大家看。果不其然,還沒個兩三年,不在鋼琴上下功夫的曹彥已經(jīng)被我遠遠地甩在后面了,當時我的技術(shù)已經(jīng)嫻熟到能夠完全勝任李斯特的絕大多數(shù)作品了,而曹彥連彈個肖邦練習曲都跌跌爬爬,手指不自然地在琴鍵上扭來扭去。

盡管我在鋼琴演奏上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我仍然認為自己僅僅學到了點皮毛,一個真正的音樂家除了手指靈活以外,還必須具備深厚的理論素養(yǎng),同時對文學、詩歌、美術(shù)、戲劇、電影等等姊妹藝術(shù)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 ? ? ? ?想想在南藝求學的這段時間,雖然也有陰郁和不愉快,雖然有時候也會感到迷茫和愁苦,但自己的收獲還是蠻大的。我彈會了李斯特練習曲上冊中的《馬捷帕》、《鬼火》、《幻影》、《狩獵》,下冊中的《鐘》和《侏儒之舞》,改編曲中的《弄臣》,肖邦的前三首敘事曲,編號10和12的大部分練習曲。正如我們專業(yè)老師(我后來又換了一個別的老師,此老師相較于前一個更懂得因材施教)描述的那樣:“連南藝鋼琴專業(yè)的研究生都沒我的程度深”,“雖然黃越青入這行入的太晚了(潛臺詞就是說我沒機會成為鋼琴家了),但是年輕人當中沒幾個能像他這樣的”,教務科科長更是夸贊我“就像熊貓燒香那幾個小孩一樣”,我不斷用自己的生命去演繹什么是完美、什么是高超、什么是尖端,即便沒有童子功、即便沒有十幾年的功力,只要下苦功一個人也能在鋼琴上取得很高的造詣。而曹彥呢?雖然他也有收獲,但不得不“掩蓋在我的光芒下”,在南藝求學的這段過程中,他的天才夢碎了,他意識到自己只不過是個普通人,一個在普通人當中稍微優(yōu)秀一點的人,畢業(yè)后他回到家鄉(xiāng),成為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琴行代課老師,賺錢買房、娶妻生子,在平凡的日子里度過余生。再說說摩得利的那幫人吧,我本以為摩得利會變成20世紀的格丁根,或者21世紀的普林斯頓,人才輩出、風起云涌,為中國的鋼琴界輸送一批又一批優(yōu)秀的人才,可我再次回到那里看到的卻是一幅衰敗的景象,原來的老師該走的走該調(diào)的調(diào),原來跟我較勁的那幫人該結(jié)婚的結(jié)婚、該生小孩的生小孩,絕大多數(shù)都泯然眾人矣,縱使有那么兩三個在鋼琴上堅持下去的,也沒能成就卓越、光芒四射、敢與我比肩,勤奮和天分孰優(yōu)孰劣,自然就擺在眼前了。?

???????? 回到我們開篇提到的話題:天分與勤奮。也許我的故事只是個別案例,讓我們設想一個更普遍的情況,天分、勤奮和成功之間到底是個什么關(guān)系。我們假定有一個天分因子A,范圍在1到10之間,越往上說明你越有天分;還有一個勤奮因子B,范圍也是在1和10之間,越往上說明你努力的程度越深,再假定一個成功度C,范圍在1到100之間,越接近100說明你越成功,三者之間的關(guān)系為:C=A*B。就拿我自己的例子來說吧,假設曹彥在鋼琴上的天分因子A1=6,我的因子A2=5,因為他不努力,所以我們假定他的勤奮因子B1=2,而我的則是B2=8,則曹彥的成功度C1=6*2=12,我的C2=5*8=40,12比40,誰成功誰不成功再明顯不過了吧?讓我們再假設有一個類似于威廉·詹姆斯·席德斯式的超級天才(不了解這個人的可以百度一下),他的天分因子A3=10,但是他仗著自己很有天分,瞧不起那些靠努力成功的人,他終日無所事事,賴在自己的天分上吃喝玩樂,討女孩子的歡心,他的勤奮因子B3僅為1,那么他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呢?10*1=10,他的成功度僅僅為10而已(甚至連我都不如),孰優(yōu)孰劣再明白不過了吧?

盡管我在鋼琴演奏上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我仍然認為自己僅僅學到了點皮毛,一個真正的音樂家除了手指靈活以外,還必須具備深厚的理論素養(yǎng),同時對文學、詩歌、美術(shù)、戲劇、電影等等姊妹藝術(shù)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 ? ? ? ??當然,我也聽說過有人憑著自己的天分和小聰明“爬的很高”的例子。比如我們中國最著名的美女科學家顏寧,早年留學美國,30歲回到清華,成為最年輕的正教授、女博導,在37歲時僅僅用六個月的時間就解決了困擾全球生物學家近半個世紀之久的難題,引起了整個學術(shù)界的轟動、39歲入選中科院院士名單,不到四十歲就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你以為她很努力嗎?答案恰恰相反。顏寧不單單自己耍小聰明,她還鼓勵自己的學生耍小聰明,除了做科研,她一天到晚就是在網(wǎng)上追各種劇,還發(fā)各種狗血的評論,據(jù)說她從來不對學生來實驗室的時間做硬性規(guī)定,一有機會就組織學生們“偷懶”,聚在小會議室聊八卦、玩殺人游戲。按她自己的話說,在科研上她最討厭的就是“蠻干”,她最喜歡的學生是那種“聰明動腦子,加稍微懶惰一點”,因為“這就意味著他是多快好省地做出事情來”。可我卻不欣賞這種人,我欣賞的是刻苦努力+高智商、甚至勤奮因子高于天分因子的那種人,從小跟著趙師傅習武的我心中早已熟記一句口頭禪:熟能生巧、巧能傳神:只有當你在一件事上面花大把的時間才能充分的熟悉它;當且僅當你對它充分熟悉你才能悟到一些巧妙的東西;僅僅當你悟出足夠多巧妙的東西以后你才能掌握它的神韻,耍小聰明不努力,就意味著不得不面對一件令自己生疏的東西,自己都生疏、自己對自己研究的對象都不了解談何做事業(yè)、出成就??

???????? 盡管周圍人已經(jīng)告訴我你很優(yōu)秀了,你不用再努力了,就憑你現(xiàn)在的本事一輩子不愁吃不愁喝,但我始終不愿意停下自己的腳步安于享樂,通過曹彥和摩得利事件我認識到,不管你有多優(yōu)秀,只要你停下來就有可能落后、有可能被別人趕超上去,因為人生是一場長跑比賽,只要你沒越過終點,你隨時都有被甩在后面的可能。南藝畢業(yè)、鋼琴學成之后,我又轉(zhuǎn)攻其他領(lǐng)域:作曲、英語語言文學和西方哲學,我相信在我努力往前走的過程中,生命是流動的,人永遠不會感到空虛和迷茫。同時我也保持著每天學習十幾個小時的習慣,我相信一個人的天分因子不可改變,能改變的只有他勤奮的程度。天分決定了一個人的起點,勤奮決定了一個人的終點,天分好的人雖然能贏在起跑線上,但是沒跑多久他就會懈怠、放松警惕,甚至倒在地上呼呼大睡,等到醒來的時候?qū)κ忠呀?jīng)遠遠超過他了。?

???????? 這就是我,一個靠勤奮成功的黃越青。

天分還是勤奮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金乡县| 海口市| 阿瓦提县| 夏河县| SHOW| 康保县| 汾阳市| 咸丰县| 海兴县| 行唐县| 海晏县| 伊通| 清涧县| 资中县| 三台县| 新余市| 普兰县| 鄂伦春自治旗| 汉寿县| 邵阳县| 胶州市| 克什克腾旗| 德庆县| 乌审旗| 平昌县| 中方县| 类乌齐县| 哈巴河县| 逊克县| 凯里市| 中阳县| 南陵县| 前郭尔| 富民县| 奉新县| 漾濞| 麻江县| 林甸县| 绥中县| 永安市| 合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