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滿身傷痕地從泥濘中站起,開始新的生活

? ? ? ?我喜歡這個設計:這本小說從莉拉的盒子說開去,又在快結尾的時候回到了這個盒子,只是這期間發(fā)生的光怪陸離的故事讓人恍惚。大家都長大了幾歲,有些人變了,有些人沒有,所有熟悉不熟悉的人都在期間變幻,一會是本人,一會又不是。這個那不勒斯動蕩的城區(qū)看來是個有趣的驚心動魄的世界,當埃萊娜把那個盒子從橋上推進河里的時候,好像一切都裹挾著莉拉所擁有的,隨著阿爾諾河冰冷的河水消逝去了。那個盒子里的筆記本記錄了莉拉的童年,除了偶爾對埃萊娜的訴說之外,她事無巨細地在紙張上記錄:她創(chuàng)作《藍色仙女》感受到的純粹的快樂,又在老師那遭遇了同等分量的痛苦;對“我”一直持續(xù)不斷上學產(chǎn)生偶爾的疏離感到憤怒;她對做鞋的熱情以及完成一雙鞋時的喜悅;她對斯特凡諾的愛和對馬爾切洛的恨。我理解埃萊娜想要擺脫莉拉對她的影響,畢竟她會成為一個令人尊敬的大學生,不同于莉拉這樣一直被困在那不勒斯,她需要成為一個更像埃萊娜的人。只是,把盒子推下河去,真的有用嗎?
? ? ? ?恐怕她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又或者意識到了卻不愿意承認:莉拉對她的影響,遠超她在生命成長軌跡中遇到的任何一人。埃萊娜到現(xiàn)在都能清楚地記起《藍色仙女》里的故事,她那受到老師表揚的文筆也有著莉拉的影子,這是莉拉在文字上的天賦,“真實自然”“優(yōu)美精準”。在某種程度上說,正是因為“暗中較勁”的影響,當她看到身邊的男孩子、男人們都對莉拉青睞有加,而“我”卻無人問津時,埃萊娜才更想“我要去讀高中”“我還要學希臘語”“你并沒有全面超過我,在學習上我要遠超于你”;莉拉和肉食店老板結婚前后,埃萊娜也迫不及待地找了男朋友,在那些暗無人煙的夜里,她任由自己男友的雙手在她身上游走,甚至想要安東尼奧對她身體各處進一步的侵犯。連這種對男女之情的渴求,都是被激發(fā)出來的,那個男人甚至都不用是“我”真正愛而不得的尼諾。這種從上而下,從內到外的滲透,像個印在心上的烙印,讓埃萊娜無從逃離。
? ?? ? 那么斯特凡諾·卡拉奇,這個男人是在什么時候變成了一個令莉拉感到陌生的男人的呢?我不確定,只能回頭翻開上一本書尋找線索:在埃萊娜從那個讓她感到惡心的小島之旅回來之后,她發(fā)現(xiàn)這肉食店的老板,已經(jīng)買好了一輛比索拉拉兄弟的菲亞特還要闊氣的敞篷汽車,他像蒼蠅似的圍著莉拉好久了。我要問,所有悲劇難道就非得這樣一件接著一件發(fā)生嗎?
? ? ? ?自那以后,這個男人便開始了:他開著耀眼的新車載著莉拉和埃萊娜開始招搖過市,帶她們去未能成行的海邊;他表示愿意用高價買下那雙莉拉和里諾話了很久時間才做出來的女鞋,這一下子就點燃了里諾的熱情,眼睛都冒出了光;他告訴鞋匠,“你應該找工人,我來付錢,你們來決定選人的事情”,這樣作坊便會取代修鞋鋪;他甚至同意做出來的鞋子,還是“賽魯羅”的牌子,他承擔了所有的費用,利潤卻和賽魯羅一家平分。鞋匠和里諾就這樣一下子站到斯特凡諾身后去了。斜眼太太更不必說,家里站滿了有錢人,她自己就快要挑花眼了。
? ? ? ?那么莉拉呢,她是怎么同意的?埃萊娜從島上回來之際,她發(fā)現(xiàn)莉拉和斯特凡諾已經(jīng)就很多問題嚴肅地交談過,她們充滿暗示的語氣證明了他們之間的親密關系;莉拉親口向肉食店老板求證,“你真的和別人不一樣嗎?”;在斯特凡諾說他愿意買下那第一款鞋子,莉拉親自“跪在斯特凡諾面前,用鞋拔子幫他穿上新鞋”,你得承認,這個畫面有多么令人震驚;斯特凡諾讓人將莉拉的設計圖紙裝上鏡框,掛在墻上,要求鞋匠和里諾嚴格按照莉拉的原始圖紙來制作鞋子;他慷慨地為莉拉花錢,她光彩奪目的樣子狠狠打著城區(qū)的臉,即使未來的婆婆和小姑子都對她頗有微詞,他也站在她這邊。
? ? ? ?或者說,莉拉只是單純的不想嫁給馬爾切洛而已,斯特凡諾只是個好一些的選擇。但我又有些懷疑,對這么一個破舊的那不勒斯小鎮(zhèn)來說,莉拉真的有選擇嗎?不管怎樣,她嫁給了斯特凡諾。然后事情就推進到讓莉拉憤怒,讓我震顫的部分:馬爾切洛在婚禮上坐下,松開領帶,翹起了二郎腿,腳上穿著一雙賽魯羅牌的鞋子。那雙最初的、由莉拉辛辛苦苦做出來的鞋子,上面沾滿了莉拉的手印,也包含了她所有的心血。斯特凡諾用這雙曾說要好好珍藏的鞋子,拿去做了交易,他將它送給了莉拉厭惡的馬爾切洛·索拉拉。
? ? ? ?我以為莉拉會歇斯底里地跳起來爆發(fā),就像引爆一顆炸彈那樣。但她沒有,盡管已經(jīng)非常接近:莉拉用力拽過丈夫的手臂,拉著他離開了?!叭绻梢缘脑?,她會把他的手臂撕下來,高舉過頭頂,穿過大廳,她會把這滴血的手臂當成一根棍棒,或是那驢腮骨,狠狠劈在馬爾切洛的臉上,瞄準他打下去。”斯特凡諾肯定覺得自己更成熟,更隱忍,更有手段,也更有遠見。盡管他也不喜歡馬爾切洛,恨不得“拿一把刀捅到他肚子里”,但他需要賺錢,還要照顧鞋匠的家庭不被摧毀,保護莉拉的朋友們不被報復,他不得已拉了索拉拉兄弟入伙,為這個作坊的生意加上保險。他甚至可以借此認識一些市里的重要人物!這一切,只需要把那雙鞋子送給馬爾切洛就可以實現(xiàn),根本就不復雜。偏激粗俗的莉拉,真實什么都不懂,他做錯了什么!
? ? ? ?莉拉有些出離憤怒。當她的新婚丈夫用一記響亮的耳光用力摑在她臉上的時候,她好像才得以窺見一絲真相。斯特凡諾·卡拉奇令人陌生,這個長著粗短的腿、長長的胳膊,手指白皙的人,是怎么和她結合的呢?她覺得自己好像陷入了某種不辨西東的困境,令她在寬敞的是海景房間里也覺得冷,無名指上那枚沉甸甸、亮閃閃的婚戒叫她覺得恐懼。這個蜜月的頭一個夜晚,莉拉喝了很多酒。但隨著時間越往深夜推進,她就越清醒。像一層層解開面紗一樣,在跟隨著自己內心進程的推進后,她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丈夫面部輪廓在變形,他像是被自己的父親附了身。明明在早上,他還是那個吸引她的,充滿抱負的、非常自信且有教養(yǎng)的小伙子,可到了晚上,他就像褪去了某種皮膚,變成一只張大嘴巴露出白生生的牙齒、吐著猩紅舌頭的怪物。
? ? ? ?她躺在床上不斷掙扎、扭曲著身子,嘴里重復大喊著“我不要你!”卻沒有用。她的丈夫緊拽著她的手臂,用腿壓住她的手,俯下身用手指輕輕扇她耳光,然后用近乎殘暴的激情撕裂了她?!袄蚶蛳朔纯沟哪铑^,陷入了一種無聲無息的恐懼?!彼膬刃闹皇O乱环N情感:她憎恨壓在她身上的這具軀體,也憎恨斯特凡諾·卡拉奇的名字和姓氏。
? ? ? ?我久久地停留在這一段,不能前行。有個不知名的原因拉著我反腐咀嚼這一晚。到底發(fā)生了什么?這個變形的過程是怎么形成的?我只好又翻開上一本書,看看斯特凡諾·卡拉奇這個人是何時出現(xiàn)的,又是如何和莉拉結了婚的,他是怎么騙過那么聰明的莉拉的呢?我認真地尋找線索,又不惜大費筆墨地仔細記錄,然后才慢慢回過神來。埃萊娜·費蘭特——這個神秘非凡的作者,用悄無聲息的筆觸在細節(jié)里策劃了這一切。她筆下的這場婚禮,這段婚姻,在短暫的拉開帷幕之后,又迅速地踏入了墳墓;她讓莉拉的丈夫,在一天之內,從早上的愛人,變成了深夜里的敵人。你甚至來不及轉過頭責問她“為什么會這樣?”,你只恨不得希望自己可以給莉拉遞上那把餐刀,好讓她在最絕望的某個時刻,深深地扎進斯特凡諾的胸膛里去。這種從天上到地下的閱讀體驗中,有一種隱秘的難以言明的魔力,她拉著所有角色在你面前說話、表演,讓你氣憤、擔憂,讓你感慨、惆悵,最后把自己也變成表演的一部分。我和莉拉、埃萊娜一樣,都不過是她手中的提線木偶罷了。
? ? ? ?莉拉那處在新小區(qū)里的家,里面的和周遭的一切都讓“我”很著迷:嶄新的家具,漂亮的餐具,嵌有木雕的鏡子,更不消說莉拉給我準備的各種見過的沒見過的美味食物,都是“我”愛吃的。甚至還有可以能放出熱水的水龍頭,得以讓“我”只露出腦袋美美泡澡的浴缸。莉拉得到了她們倆從小就夢想擁有的財富,不是那裝著金幣和鉆石的保險箱,而是具化成浴缸,裝滿美味食物的冰箱,寬敞的衛(wèi)生間,還有各種各樣的房間。但是莉拉比她單身時更加孤單,朋友們鼓不起勇氣來到這新小區(qū),她幾乎不與任何人來往?!捌拮舆@個身份好像讓她被關在了玻璃容器中,就像是一條帆船在一個沒人靠近的海域中航行。”對待丈夫,她選擇退讓——“他想要怎樣,我就怎樣”,打電話的時候她會說“喂,我是卡拉奇太太”。這就是讓我疑惑的地方,婚姻這種東西,到底可以把人變成什么樣?這個故事里的絕大部分的旁觀者在看到莉拉的傷痕時,都覺得斯塔凡諾是對的,是因為“他知道應該怎樣做個男人”,還是“她早就該受到修理了”呢?女人們很清楚:當男人愛她們的時候該說什么,當男人打她們的時候又該說些什么。所以,我想莉拉察覺到了大多數(shù)人的婚姻是怎么回事,但她可能不清楚婚姻本該是什么樣,又或者說,婚姻可以成為什么樣的狀態(tài)。在她看來,進入婚姻就是要意味著要狼狽不堪,要戴上一副眼鏡,扎好脖子間的絲巾。她像是腳踩著一雙不合腳的鞋子,被迫地不自覺地強迫著自己把雙足都嵌進去,不管疼不疼,不管出不出血。她用自己某種無形的犧牲給埃萊娜換來了這份獨屬于富人的絕佳體驗。
? ? ? ?做女人真的很難。真的很難不觸犯男人的那些細致的規(guī)則。就像莉拉報復似的在眾人面前和前追求者調情,“我”也在安東尼奧最痛恨的人面前羞辱了他,就好像我不在乎他和他的感情,往他臉上吐了唾沫,只因他“不愿意在任何人面前卑躬屈膝”。這種相似的令人悔恨的痛苦回憶在攻擊著我,叫人沉默。
? ??? “我和莉拉永遠都成為不了那個在學校外面等尼諾的女孩,我們倆缺少某種難以描述但至關重要的東西,即使遠遠看到她也能從她身上看出來的一種東西,那種氣質,要么有,要么沒有,靠學習拉丁文、希臘語或者哲學是不可能獲得的,甚至賣香腸和鞋子賺錢也沒用?!笨吹桨HR娜的這段胡思亂想讓人也跟著沮喪,但又有點好笑,你說的也許是對的,可莉拉根本不會在乎這個狗屁尼諾和他的什么小女朋友。
? ? ? ?莉拉對那張即將掛在鞋店里但隨后又被燒毀的她自己的肖像畫發(fā)表了看法,這個過程我們又一次看到了她在圖畫和色彩上的藝術感,如同她在文字上的天賦一樣。這種不時的對周圍人的震撼讓索拉拉兄弟也不得不臣服:“太太,做你想做的吧。”我當然知道莉拉的能耐,畢竟她從一開始就是“我的天才女友”,但作者在這個過程中的描述自有一種魅力,盡管那不勒斯的日子每天都在推進,像飛速轉動的車輪,但面向我們的鏡頭卻一直穩(wěn)穩(wěn)地聚焦在莉拉身上,叫我們——莉拉身邊的各種人,以及讀者們知道,莉拉是具有何種力量,得以一如既往地成為整個故事的中心的。
? ? ? ?在加利尼亞老師家聚會的這個夜晚,當這么一群“新朋友”聚集在陽臺上各抒己見的時候,我預想不到她們之間的關系會第一次出現(xiàn)破裂。在我看來,埃萊娜用那些她在報紙上看來的拼湊的話語發(fā)表著自己的看法,她那種自信又恍惚的語調可能只是為了融入這種爭論,或著單純?yōu)榱擞夏嶂Z而已。莉拉受到的沖擊更大。她原以為自己會一如既往地受到他人的喜歡,但事實上所有人都忽略了她,就好像她不存在。她的世界確實像她感受到的那樣,只有寥寥幾個從小認識的朋友,說一些無聊的話,吵無聊的架,她一輩子都只能跟她丈夫和肉食店打交道,這是一種蒼白的事實。她本能地對這種排他性的無視進行了反擊:那所房子里的都是一群道貌岸然裝模作樣的爛人而已!我未見過莉拉失控地說這么難聽的反常的話,即使在那場婚禮上也沒有。伴隨著她跟丈夫之間反常的互動,看得出來:這種跟更大廣闊世界之間的失聯(lián)讓她恐慌難受又不知所措。在后面我們也看到,當她安靜地坐在埃萊娜和尼諾之間,聽著他們談論“商賈”和“稅收”之類的話題,盡管埃萊娜知道的并不比她多多少,盡管尼諾是個“迫切地想要表達自己,復述他讀過的東西”的人——這里對尼諾的解讀讓人警醒,有時候不自知的夸夸其談,有意無意的賣弄,不論觀點正確與否,總是叫人厭惡的——但她仍然很安靜,當話題脫離了日常生活中具化的鞋子,金錢,肉食店之類的東西后,她都沒了平日里的那種霸氣。
? ? ? ?作者刻意地讓我們看到莉拉的這些細微變化:她那么聰明、有天賦,這些東西本該是她的拿手好戲,本該站在人群中高談闊論的人卻因為早早地走進婚姻、中止了學業(yè)而在某些場合隱了形。埃萊娜很清楚地知道這一點,尼諾也說“莉娜真是給耽擱了,好遺憾?!碑斔龑ΠHR娜說“你能不能給我看一本你的書?”的時候,我想就這是她自己開始愈加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了:她正在脫節(jié)。
? ? ? ?在埃萊娜陪著莉拉去海島游泳增強體質——或者說埃萊娜想方設法地安排莉拉一同去海島短住的時候,埃萊娜·費蘭特很好地將她筆下的主人公剖析開來:在明明知道尼諾有了女朋友娜迪雅之后,“我”還是那么迫切地希望在島上遇見他,“我覺得自己很瘋狂,很冒失,但我很喜歡那種狀態(tài)?!鄙踔料胍獙iT去拜訪一次內拉,好感謝她曾經(jīng)給我做的那件泳衣呢!我要說,這種源自內心的欲望是無從解釋的,我也曾做過這種事情。當莉拉和她的小姑子看到尼諾對埃萊娜表現(xiàn)得既沒興趣也不友好時,就覺得尼諾很粗魯,而他那個曾經(jīng)是詩人,后來是火車乘務員,現(xiàn)在是記者的父親卻是個真正的紳士的時候,埃萊娜不僅沒有反駁她們,還想著要保護尼諾,讓他得以免受她們的譏諷和刁難;甚至在和尼諾面對面交談的時候,“我感覺到我應該小心一點,我要說他期待我說的話,我不但要掩蓋我的無知,而且要回避那些我知道但他不知道的東西?!焙芸蓱z,對不對?僅僅只是因為“我”喜歡他,這種對愛欲的渴望總讓人變得盲目又卑微,但埃萊娜這么做值得嗎?
? ? ? ?答案出現(xiàn)在四個女人去往海島的這段旅程里,我得說,這一段真叫人目眩神迷。埃萊娜·費蘭特無疑在這里花費了大量的筆墨,描寫了所有參與進來的人。奇怪的是,人到了這里并不會得到預想的休養(yǎng)效果,卻都好像不是自己了一樣:皮諾奇婭不知什么緣由愛上了布魯諾,最終她無法排解內心的灼熱,逃回了那不勒斯;莉拉竟然開始和尼諾談起了戀愛,她“終于找到了做別人女朋友的滋味”,這是什么意思?尼諾甚至愿意為了她和他那個有氣質的女朋友娜迪雅分手!簡直是亂了套了!莉拉明明譏諷過他,說他粗魯無禮,現(xiàn)在反倒站到他那邊去了,她甚至說她愿意為了他做那些她覺得惡心的事情,她在渴望他!明明之前是莉拉和她的嫂子在挑尼諾的毛病,“我”在為他辯護,怎么在島上待了一些時日之后,“我”要說著尼諾的不是來哄莉拉開心,她卻開始小心地反駁?在什么時候,這詆毀者和守護者的身份互換了角色呢?
? ? ? ?這一段像之前我在探索莉拉到底是怎樣糊里糊涂地成為了卡拉奇太太一樣,有種別樣的魔力。就好像隨著島上的幾個年輕人之間親密關系的推進,這個世界也在隨之轉動,然后在翻轉了一百八十度之后進入另一個世界,你猛然間發(fā)現(xiàn),有人已經(jīng)開始變了形,她成為他,成為她,總之就不是她自己。這一段頗為迷幻的閱讀體驗讓人意亂神迷,就像猛地一抬頭,你都不禁要問自己:現(xiàn)在不是白天么,怎么天色都這么暗了?我時而在間隙里掩上書,呷一口金駿眉,體味到回甘到才忍不住大吼一聲:Damn!腦子里浮現(xiàn)出旋律來:酒一再沉醉,何時麻醉我抑郁。我也無法解釋為何總想起這一句,而且還必須得大聲吼出來,這大概就是一種不自知的喝醉酒的狀態(tài)。這迷人的一大段太過精彩,讓人沉醉,有攝人心魄的魅力。
? ? ? ?你們說埃萊娜得愛莉拉愛尼諾到什么地步,才會同意要陪莉拉演那一場場好戲,僅僅只是為了給莉拉打各種掩護,好讓她和尼諾享受偷晴的歡愉呢?莉拉一如既往地跳脫在規(guī)矩之外,想要沖破世俗對她的枷鎖,也許是卡拉奇太太的身份,也許是周遭的人對一個妻子的要求,總是,她就是要這么瘋狂一次,陪她演對手戲的人,我覺得甚至都不一定非得是尼諾。他在從海浪中回頭碰到索拉拉的時候跟個呆頭鵝一樣,他不就是順著莉拉的指引在不自覺地配合演出嗎?她也許就是單純的想讓斯特凡諾這些人發(fā)瘋而已。而我,“埃萊娜”,也得一遍又一遍地說著各種各樣的謊話,好讓她這些瘋狂的念頭得以實現(xiàn)。我無法探究到埃萊娜對莉拉到底是一種什么樣復雜的情感,但這確實是一件只能用愛才能解釋得清楚的事。在那個深夜的海灘上,埃萊娜在面對多納托時那種無所謂、那種空虛感和莉拉行事有著相似之處:那就是她們任憑事情按她們的意愿來發(fā)展推進,不論她們喜歡與否,她們得是主導者。在這一點上,兩位女友有不分你我的一致性。
? ? ? ?在莉拉意識到自己可以通過到廣場店鋪去上班來獲得幽會尼諾的可能性和便利的時候,你就會發(fā)現(xiàn)她是多么有力量有決心的一個人。這里尼諾的表現(xiàn)多少讓我難堪,他讓我想到自己。在我高三時的那段戀情關系里,我也是這般無頭蒼蠅似的混亂:把自己所有不好的情緒都對著自己的另一半宣泄,全然忘了她要為維持眼下的局面做多少努力。我們看看莉拉就知道了:為了去新店鋪上班,她得應付自己快發(fā)瘋的哥哥里諾,應付自己憤怒到威脅她的丈夫,她還得應付來自索拉拉的甜言蜜語和騷擾,這期間或許還有來自尼諾的脆弱表現(xiàn)??僧斖登檫@件事進展得越激烈、越迅猛,我就越覺得令人不安的事情就要發(fā)生,這個繃得極緊的弦終要斷開。令人失望的人現(xiàn)形了,叫人絕望的事接踵而至:尼諾逃離了?;蛟S是因為莉拉缺乏教養(yǎng)、肆無忌憚的做法,或許是因為她那種過于聰明的無知,又可能僅僅只是因為莉拉懷孕了,肚子里的孩子讓他害怕。他像個懦夫一樣不想承擔一切為了和莉拉在一起所需要承擔的責任,事實證明他也確實承擔不了。在僅僅二十三天之后,他逃離了那間有莉拉和他孩子的屋子,莉拉在他走后,在令人炫目的激情撤除對她的影響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身處一片狼藉;丈夫斯特凡諾出軌了,早在她們去伊斯基亞島之時就和艾達混在了一起。艾達不滿自己只是情人的身份,她宣誓起自己的主權,并最終將莉拉和小里諾趕了出去。世事這般難料??晌矣X得莉拉不在乎,她甚至有些同情艾達,這些年來,只有她清楚知道自己丈夫的面目。現(xiàn)在好了,她發(fā)自內心的并如愿以償?shù)靥与x了那些人和事。
? ? ? ?尼諾只會夸夸其談,沒有工作、沒有錢也擔不起責任的他固然靠不住,可有錢的、在外人看來是個好男人好丈夫的斯特凡諾也始終不是個東西。我覺得安東尼奧都比她們更像個男人,盡管他如今為了生計要去當索拉拉的狗腿子,但在看到自己幼年的朋友受到傷害時,會去幫助她。然后恩佐出現(xiàn)了,這個此前一直沒什么存在感的人現(xiàn)在就像個守護騎士。他冷靜地向莉拉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將莉拉從尼諾拋棄她的屋子里帶回來,又給她力量和勇氣,寬慰她說“你再去試試,若還是不行,我會帶你離開這個地方,去他處尋求新的生活?!彼捄苌賲s傾聽得更多,他考了一個什么證,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努力去滿足莉拉母子生活的需求,也不抱怨。在這本書的最后我們能看到,他和莉拉一起在黑夜里相互扶持、相互取暖,仍舊保持著對新鮮事物、對新生活的向往,盡管莉拉并不能對他有所保證。我很高興看到關于莉拉的命運,在恩佐這樣一個男人這里得到令人欣慰的轉變。
? ? ? ?而埃萊娜從伊斯基亞島回來之后,在自知無力面對莉拉與尼諾、與丈夫斯特凡諾之間的混亂局面,她逐漸地把心拿了回來,決定只為自己活著。她開始專注于自我,專注于高考,順便賺了一些錢,她甚至要去上大學了!我是真的為埃萊娜開心,離開那不勒斯對她這樣一個門房的女兒來說,實在是太難得太重要了,這才是一切可能的開始!她的未來到底去向何處,能把生活過成什么樣,這一切都該由她自己來決定,別人是參與不了的,即使莉拉也不行。正是在與莉拉的糾纏中,在她明里的支援上,在暗里的刺激下,埃萊娜才得以在學習這條路上走得這么遠,更不消說多少次她從莉拉那里獲得前行的力量,在每個自己決絕的決定瞬間,都窺視到了莉拉的影子。埃萊娜就這么一直用“逃離這個令人作嘔的世界”這一信念來驅使著自己,她做到了,她現(xiàn)在成了“比薩女人”,她不僅滿分從大學畢了業(yè),馬上就要有一份工作,她有個大學里的男朋友,她甚至馬上就要出版一本自己的小說,她才二十三歲!門房的女兒終于在那不勒斯這個城區(qū)獲得了一些尊敬,她的生活不再灰暗。在她和莉拉的關系中,她始終是個從屬者,是個跟隨者,莉拉比她聰明,比她有錢,比他更受男人的歡迎,更比她先得到了尼諾。但至此開始,埃萊娜終于要更多地站到舞臺中間來了。
? ? ? ?好了,到了該結束的時候了。我覺得埃萊娜·費蘭特本人在2011年接受采訪時說的一段話能更好地概括這本書的重點:“可以這么說:在莉拉和埃萊娜的生命中,有很多事件顯示了一個人如何從另一個人身上汲取力量。但要記住這一點:這不僅表現(xiàn)在她們在幫助彼此的層面上,同樣也體現(xiàn)為她們互相洗劫,從對方身上竊取情感和知識,消耗對方的力量?!边@第二本書更細節(jié)更厚重,更豐富更綿長,也更精彩更迷人。我在深夜里一口氣把最后的一百八十頁讀完,在凌晨二時二十分鐘把自己扔上床。疲憊的身軀入了夢,只見莉拉和埃萊娜,尼諾和多納托,斯特凡諾和恩佐等人在期間跳躍。故事已然漸入佳境,我準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