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者之眼
? ? ? ? “你聽過造物者之眼嗎?”
? ? ? ? 這大概是我最近聽到的最不著實際的問題了。如果是別人,我肯定會給予否定的答案并且加以嘲諷。但是我眼前的人不同,從他嘴里說的這種問題,我不敢保證這事或者這東西到底存不存在。
? ? ? ? “沒?!?/p>
? ? ? ? 思考著問題背后的問題,在看著眼前的人,我是如實回答,沒帶有一丁點別的意思。他叫吳攸,我的同學(xué)兼物理系教授劉念的助教。
? ? ? ? “怎么會?你不是寫科幻小說的?你不是個作家嗎?”
? ? ? ? 他發(fā)出這樣的疑問著實讓我不知所措。我的確寫作,科幻文學(xué)一直是我的熱愛,但是我是個理科生,純純的理工男,文筆這一方面也一直都是我的痛處。
? ? ? ? “寫作就一定需要那個什么什么之眼嗎?哪到底是什么?” 創(chuàng)作文學(xué)是我挺喜歡的,在我喜歡的領(lǐng)域內(nèi)碰到不懂的事時,我總是迫切的想要學(xué)習(xí)。
? ? ? ? “讓我想想。”吳攸不再說話,陷入了沉思。表情神經(jīng)兮兮的,面部表情轉(zhuǎn)換的很快,像是在猶豫。仿佛在做一個重要的決定,他不得不思考一下,可以看出,這對他很重要。片刻,他吐出了長長的一口氣,“我來給你說什么是造物者之眼......
? ? ? ??造物者之眼的出現(xiàn),你可以想象成一場名為《世界》的劇本被泄露了,在這場“戲劇”中,我們?nèi)祟惣仁茄輪T也是觀眾。我們雖然是演員,但是我們并不知道劇本,一切的一切都是由命運安排的。但是造物者之眼就像是一份“劇本”,擁有它的人,總是可以看到一些別樣的風(fēng)景:現(xiàn)在?過去?甚至說未來也可以讓人一覽無余。
? ? ? ? 為什么沒人說出來?也沒媒體報道出來?這大概在大多數(shù)人眼里就是無稽之談。擁有造物者之眼的人很少,大多都看明白了許多事,他們有的人在生命最后一刻看清了世界,有的人則是在地獄般的生活中了解了人世,擁有造物者之眼不難,但也絕非容易。大人物,就像中國古代老子、孔子、蘇東坡......也像國外泰戈爾、契訶夫,......文學(xué)史上的巨人大多都擁有“造物者之眼”,畫家也可能擁有,就比如唐伯虎、梵高。古今中外,創(chuàng)作者數(shù)不勝數(shù),文學(xué)之高難以估測,很多都是看破人世創(chuàng)作而來,他們用文學(xué)來表達(dá)自己眼中所看到的,他們擁有的便是造物者之眼。
? ? ? ??“你的意思是他們能看到未來和過去?怎么可能?。俊甭牭竭@的我驚呼道,“如果是真的,那這個世界不就可以改變未來?這不可能存在!”
? ? ? ? “不,它存在,一直都在,源自于人們的心”吳攸無比鄭重的看著我......
? ? ?? ?擁有造物者之眼的人,有些人知道,有些人不知道。在擁有的情況下,一定是了解、看透了人世。一切都將是浮云,無心去改變,順其自然??赡苣銦o法理解,事實體現(xiàn)在各種偉大的文學(xué)作品的出現(xiàn),這便是擁有它的人的一種給予外界的提示,人類能夠達(dá)到現(xiàn)在的時代,離不開情感、人性、文學(xué)。這也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起源。人類從野獸到人類,不可缺少的便是感情和思考。
? ? ? ??聽到這,他看了我一眼,眼神中有一種別樣的感覺,我感覺我的一生都被他看透了。我有些震驚,張開嘴幾次也沒說些什么。他語重心長的說:“但是人啊,永遠(yuǎn)不知足。人心啊...”
? ? ? ? 吳攸轉(zhuǎn)身離去,留下了我一個人怔在原地。
? ? ? ? 對于經(jīng)??葱≌f的我(當(dāng)然并非現(xiàn)在網(wǎng)絡(luò)上的爽文,毫無邏輯。小說也屬于文學(xué),只有有真正的深意的小說才能稱得上文學(xué)),吳攸今天對我說的消息無疑是一顆重磅炸彈,我也算是半個作者,筆記本里面也是有一些小創(chuàng)意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也是真的考驗寫作水平,但是更多的是對待自身、社會以及世界的看法的表達(dá),我也在努力著......和吳攸不同,我可以以更多的方面來看待這個問題,在文創(chuàng)方面,“造物者之眼”也許就是所謂的文章深意的理解,我想這樣解釋的話“造物者之眼”應(yīng)該是可以鍛煉出來的。也許可以呢?說不準(zhǔn)......
? ? ? ? ?下午是物理系教授劉念老師的課,在上課時,他問了這樣一個問題“在分子層面,我們有辦法能夠知曉未來和過去嗎?”我看向角落里的吳攸,他在寫著筆記。聯(lián)想著他上午問的問題,我總覺得不簡單......
? ? ? ? 回到寢室,打開筆記本電腦,看著U盤里的文件,都是我天馬行空的怪念頭呀,只要我有一個新奇的想法就會記錄下來??粗聊唬蚁萑肓顺了?,如果說這個“造物者之眼”看過去是對文章、世界深意的理解,那么未來怎么看?又是有什么為基礎(chǔ)的?是想象力嗎?這便不為人知了。打開了個文件夾,新建了一個文檔,我在里面打出了“造物者之眼”。
? ? ? 別的不說,這個“造物者之眼”我是挺眼紅的,不只只是因為我是個寫作的,還有我也想看未來呢,畢竟,誰不想看到未來自己是什么樣子呢?
? ? ? ? PS:阿瑟·克拉克,大劉(劉慈欣),艾薩克·阿西莫夫都是我的喜歡的科幻作家,真的喜歡科幻小說,但是也是一直沒有時間寫,這篇文章算是虛構(gòu)的,我也是時不時的蹦出來一個新念頭就記下來,但,沒時間也沒精力,還是一個高中生,以考學(xué)為主,寫著玩玩,感謝b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