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您認識直腸脫垂,大理肛泰醫(yī)院治直腸脫垂正規(guī)準確嗎
2023-03-23 10:13 作者:bili_68446643853 | 我要投稿
很多人對于直腸脫垂非常陌生,直腸脫垂又名“截腸”,是指直腸粘膜或直腸脫出肛外的一種病癥。
直腸、肛管在排大便后向下脫出于肛門之外,稱為直腸脫垂,又稱脫肛。
直腸脫垂在發(fā)病時患者會出現(xiàn)出血,墜脹,脫出等癥狀,嚴重影響到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與健康。了解直腸脫垂的患病癥狀,有利于其治療和預防。

誘發(fā)脫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分為三類
全身因素:
營養(yǎng)不良,小兒坐骨直腸窩內(nèi)脂肪消失,使直腸失去周圍支持固定作用,括約肌群收縮力也減弱,直腸容易自肛門口脫出。
局部組織解剖因素:
1、骶骨彎曲度未形成:
嬰幼兒骶骨彎曲度未形成骨盆向前傾斜不夠,直腸呈垂直位,與肛管處于一條直線上,腹腔內(nèi)向下的壓力增加時,直腸無骶骨的支持,壓力直接作用到肛管上,易于向下滑動。
2、黏膜松弛:
直腸黏膜附著在肌層上較松弛,黏膜容易滑脫。
其它疾病因素:
除了以上幾種原因外,以下幾種常見疾病也會導致脫肛的發(fā)生。
1、內(nèi)痔:
便時內(nèi)痔脫出肛門外,便后痔團自行回納者:痔團紫紅或鮮紅色,似草莓狀,粘膜菲薄易出血。內(nèi)痔久拖不治,可導致直腸粘膜脫垂,引起脫肛。
2、便秘:
由于便秘患者排便困難,用力排便時??蓪е轮蹦c粘膜脫垂,引起脫肛。
3.直腸粘膜松弛:
直腸粘膜松弛是脫肛的早期癥狀,不及時治療可引起直腸,肛管及乙狀結(jié)腸外翻。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