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殺警槍”FN57手槍在穿透力方面的解釋和吐槽
昨天狗子我寫了2009年的胡德堡案,然后有人吐槽我說關(guān)于槍的部分寫的太少了,有標(biāo)題黨嫌疑。也有人說FN57特別擅長穿透,所以打那些穿防彈背心的大頭兵是再合適不過了。所以我尋思我得好好從子彈方面去解釋一下這槍到底能耐如何。
這故事先從80年代開始說,當(dāng)年北約那幫人搞了個叫CRISAT的項目(Collaborative Research Into Small Arms Technology),差不多意思就是輕武器技術(shù)聯(lián)合研究,而其中關(guān)于個人防護裝備的要求就是能抵御9mm手槍彈,按照現(xiàn)在NIJ的算法差不多算是NIJ II級。
然后北約又看了看華約那邊的個人防護裝備,覺得9mm這玩意太弱雞了,吃棗藥丸。所以認為是時候開發(fā)一種侵徹力更強的自衛(wèi)型武器,然后就出來了P90沖鋒槍以及配套的5.7x28mm彈。
咱們這篇不談P90,就是先說說這個5.7x28mm彈
這貨的原版名叫SS90,彈頭前部有一坨硬質(zhì)鋼芯。不過這種彈頭比較長,用在P90里是沒問題,但用在手槍里就會導(dǎo)致握把太寬,所以在90年代他們又推出了SS190。
咱們看下這兩彈的對比,很顯然SS190的彈頭要短一截。
這是SS190的剖面圖,彈頭最前端是一個硬質(zhì)鋼芯侵徹體,后頭藍色的是一坨鋁,外邊自然是銅被甲。整個彈頭重2克,如果是P90發(fā)射的話初速715米/秒,如果是FN57手槍發(fā)射,初速650米/秒。
我尋思大多數(shù)人對這個數(shù)字沒啥概念,就打個比方,AK發(fā)射7.62x39mm步槍彈的初速是710米/秒,所以P90初速比這貨還高,但是7.62x39彈頭重8克。所以兩者動能相差很大,P90+SS190是534焦耳,AK是2100焦耳。而常規(guī)9mm手槍的話一般初速在360米/秒左右,倒是彈頭和AK的差不多,都是8克,動能一般也是500焦耳出頭。
上圖左往右分別為 9x19mm? .40? .45? 5.7x28mm? 5.56x45mm? .300WM(7.62)
我的意思是,5.7x28這種彈雖然動能和9mm差不多,但由于彈頭輕的多,因此發(fā)射時的初速也會高很多,加上截面積更小、且?guī)в残緩楊^,所以它的穿透能力就會更高。
我想這個應(yīng)該比較好理解,拿上圖這個二戰(zhàn)德棍的7.92x94mm穿甲彈來說,雖然口徑不算大,動能也不算高,10000焦左右。但它能打穿30mm均質(zhì)鋼板,這就是因為這貨有1200米/秒的初速以及鎢合金侵徹體。反觀12.7x99mm大口徑彈雖然動能接近20000焦,但初速就800多米/秒,所以只能穿個20多mm。
好了,我們知道為啥5.7x28mm穿透力不錯,那么這穿透力到底夠用么?
回到原點,因為5.7彈是基于打穿CRISAT標(biāo)準(zhǔn)而設(shè)計的(1.8mm鈦板+20層凱夫拉),如果它在P90中發(fā)射,擊穿現(xiàn)代的NIJ IIIa級軟質(zhì)防彈衣也OK。但問題就在于,這貨也就只能擊穿軟質(zhì)防彈衣。而現(xiàn)在大頭兵穿的都是IIIa軟甲+IV級硬板了,這貨連.30-06的全威力鋼芯穿甲彈都能防,你一個5.7x28mm毛用沒有。
所以問題換成,5.7x28mm對肉體傷害能力如何呢?
上圖是.22 WMR彈和5.7x28mm對明膠彈道傷害的對比,雖然5.7產(chǎn)生的彈道空腔傷害確實比.22WMR大一些,但總體屬于一個水平。而且這用的還不是SS190穿甲彈,而是一種帶紅色塑料風(fēng)帽的SS197SR軟尖彈(里頭沒鋼芯,只有鉛)。我們還能看到SS197SR的穿透力還不咋地,只有14寸,相比之下.22WMR那批空尖彈(HP)都能在明膠里穿20寸...
SS190和SS197SR對比
考慮到SS197SR這種彈本身就是用來強化肉體殺傷的,結(jié)果效果比用來揍土撥鼠的.22WMR好不到哪兒去...可以想象5.7x28mm如果用SS190穿甲彈效果只能更差。
而且還要考慮到一個問題,SS190這類彈正常人是買不到的,在美國這種“自由”國家能買賣的也只能是那些空尖彈、軟尖彈啥的,所以FN57就陷入了一個非常尷尬的局面,軍用方面打SS190穿甲彈打不穿防彈插板,民用方面買不到SS190,而其他彈種傷害和穿透都很弱雞,和.22WMR半斤八兩,更別說和9mm比。關(guān)鍵是這貨還貴,一把FN57得要1200美刀起,子彈也是9mm的3-5倍價,傻子才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