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二三問

如何選書實際不是問題。可以說,看重選書環(huán)節(jié)的人,還沒有養(yǎng)成一定的讀書習慣。有讀書習慣,翻一翻會知道哪些書淺,哪些書厚,哪些書喜歡,哪些書厭倦,哪些書消化快,哪些書即使努力了也只能表面地啃一啃。選書的問題,實際是閱讀習慣,攝取文字能力的問題。我在強行消化書時覺得,恐怕不是我選書,而是書在選我。
自己最早讀書受過“書中自有黃金屋”的引誘。但實際讀下來,沒有明顯感覺出黃金屋,反倒是心態(tài)變了。
書給我的感受,第一,好書太少,或者是,喜歡的書太少。你可以說我是太主觀(但讀書不主觀好像也說不過去)。從這個角度看,我的時間要不花在了喜歡的書上,要不就花在找下一本書的路上。第二,自己太蠢(這也是為什么會有第一條的原因)。很多書好,但自己心狹,欣賞不來。我花過不少時間強迫讀好書,但和主動喜歡的感覺天差地別。欣賞不到作品的智慧是件痛苦的事,這是大多數人覺得讀書困難的原因。
我讀好書,那我就高人一等,這種狐假虎威的讀書法撐不了多久。這句可作讀書的座右銘:“知識可以偽裝,品性無法偽裝?!睍请A梯不假,但你認識到它是階梯了,它就不該再是階梯了。遺憾的是,賣弄學識者并不少。
我不認同科學讀書法。如果讀不懂,方法再科學也無濟于事;如果喜歡上了,恨不得吞到肚子里,科學方法都可以作廢。知識性的書,實際上不是讀,而是去查找。我很懷疑倡導科學讀書法的人究竟讀過幾本書。
讀公眾號,新聞,普通文本和讀書有沒有區(qū)別?我覺得有,在文字的質量上。前者有精品,但少;后者不乏次品,但大多過關,更有頂峰的作品。
如果你覺得自己想法多,憋著難受,不妨去翻書。書是智慧迸發(fā)最密集的地方,你可以把自身的想法放到一個更廣闊的平臺,學習別人,與別人比較。書能給人智慧的自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