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使我印象深刻的盾牌(其二)
額...怎么說呢,這個第一篇就很池沼的文章能出二真的相當離譜...(第一篇鏈接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0098500/?spm_id_from=333.999.0.0)但考慮我說要做的,所以我一定要做(
盾牌,自原始時代出現(xiàn)以來,就一直是人類的防護手段之一,即使后面人類穿上了厚厚的鎧甲,也沒有放下盾牌,且直到現(xiàn)在盾牌仍在使用,而這次所講的則是來自古代的盾牌,它們會怎么個奇形怪狀之樣呢?
提佛式盾牌
提佛式盾牌被認為起源于邁錫尼或者克里特時代,這種盾牌的機動性相較于方盾,顯然更好,形狀整體呈8字形,其左右兩側(cè)各有一個半圓的空弧,這是為了方便架出長矛,同時也便于觀察敵人的動靜,希臘一眾城邦在希臘圓盾出現(xiàn)之前就使用過此類盾牌,而阿契美尼德的不死軍為了機動也使用了此盾牌


月牙形輕盾(Pelta)
pelta早于邁錫尼時代就作為重步兵的單人護具使用,在阿契美尼德時期,海峽對岸的色雷斯-比提利亞人仍在使用這種盾牌,也因此,色雷斯產(chǎn)出了優(yōu)質(zhì)的輕盾兵,并依靠一些自身戰(zhàn)果(比如派洛斯戰(zhàn)役)聞名于古希臘,成為優(yōu)質(zhì)的雇傭輕步兵,而在波斯,這種盾牌也出現(xiàn)于輕裝步兵中,這種盾牌出現(xiàn)時往往配著標槍或者長矛(不一定會帶上kopis),盡管色雷斯的Rhomphaia更為出名,但輕盾兵在色諾芬的筆下也是可以和重裝步兵以及騎兵相提名的了


闊盾(pavise)
這種裝備最常出現(xiàn)在熱那亞雇傭弩手之中,盾牌高度從1.2-1.5米不等,盾牌可依靠小支架立起,并保護后方正在上弦換彈的弩手,盾牌上存在凸起,可用于給弩手架設(shè)弩機,由于弩手換彈速度緩慢,這無疑是一種很好的保護措施,既保護的弩手的火力輸出,又保護了己方人馬,作用好似盾牌軍的方盾,只不過盾牌軍的防盾是用于保護后方的n多排弓箭手(


恩古尼盾
恩古尼盾最早使用于恩古尼人,出名于祖魯人之手,這種盾牌為木制,外層覆以牛皮,其在戰(zhàn)爭中常規(guī)用法包括挑釁,盾擊,勾走敵人的武器,偽裝,但其仍舊沒有太大的實戰(zhàn)價值,其主要是為了展現(xiàn)持有者的地位以及使用于宗教場合,例如白色就說明持有者是一名已婚男子

好吧,事實上我依舊漏掉了一些有意思的盾牌,不過它們已經(jīng)有人詳細描述過了,比如阿達加盾(adarga)你可以通往這位作者來詳細了解(作者:環(huán)列之尹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1196227/ )
而至于維京圓盾,我則推薦你去關(guān)注此人(作者:jail1221)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6155240/?spm_id_from=333.999.0.0
此外,這篇文章也是引用了一些多亂七八糟的知乎回答,貼吧帖子,一些雜亂的文章網(wǎng)站和文獻的,參考請以歷史文獻為準,愿你準確參考而不被迷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