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好好詩

我于大和三年在已故的吏部侍郎沈公任江西觀察使的幕府供職。那時張好好十三歲,已經(jīng)小有名氣,剛因會唱歌而被編入樂籍。過了一年,沈公改官宣歙觀察使,又把張好好帶去安排在宣城樂籍。又過了兩年,張好好被沈公弟弟著作郎沈述師以雙鬟的年紀納為姬妾。再后兩年,我在洛陽東城重又見到張好好。感舊傷懷,就題了這首詩送給他。
您是南昌佳麗人,當年十三才有余。
像嫩綠鳳尾剛生芽,像暈紅蓮花還含苞。
高閣依在半天里,章江連接碧云霄。
在這里請您試珠喉,專為此把華麗宴排鋪。
主人公環(huán)顧四座客,正驚訝您來得踟躕。
吳娃就起身引您上前,還猶豫掩長袖半遮面。
一雙發(fā)髻高低恰合宜,青螺小襖正顯身嬌俏。
明眸嫵媚靜垂下雙袖,歌喉囀動猶如雛鳳鳴呼。
急促的弦索彈出關(guān)紐,高亢的管樂像要吹裂圓蘆。
多少樂聲都跟不上您的歌唱,繚繞飄渺飛向那碧云天路。
主人公贊嘆了還又贊嘆,說這樣的歌聲天下稱罕。
送給您天馬綢緞,還配上水犀頭梳。
到龍沙洲去看秋浪,在明月下暢游東湖。
從那以后我們便常常會面,三日不見就要算時隔太疏。
美麗資質(zhì)隨著月亮變得豐滿,濃艷風情跟著春天更加展舒。
深紅的嘴唇漸漸輕靈乖巧,輕盈的步態(tài)越發(fā)從容自如。
旌旆旗幟忽然東下,笙歌樂舞轉(zhuǎn)隨舳艫。
秋霜凋萎謝樓樓畔樹,春沙溫暖句溪溪邊蒲。
身外事任由它等同塵土,酒杯前且盡人生歡娛。
集仙殿里飄然客,作賦壓倒司馬相如。
聘您使用碧瑤珮,載您動用紫云車。
從此洞門關(guān)閉水聲遠,明月高懸蟬影孤。
自那時過了沒幾年,已經(jīng)散盡了我們這些高陽酒徒。
洛陽城東重又相見愛你,您身姿綽約正酒店當壚。
奇怪我“為什么事情所苦,年輕輕的就白了須胡?
同游的伙伴如今可還在?這失意的日子可還受得???”
在我哭悼沈公后,水天盡染初秋色。
斜陽冷光照衰柳,涼風暗生起座隅。
淚水灑滿胸衣襟,短歌一曲為您書。
張好好詩的評論 (共 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