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吐魯番,游玩和碩金沙灘又走魔鬼高速,自駕游新疆094


視頻在文末
中國最西北新疆自駕游的第24天,今天的行程非常簡單,從焉耆到吐魯番,中間只游玩和碩金沙灘,但在后來經(jīng)過的魔鬼高速路段,手機攝像頭竟然著了魔,今天一天幾乎全程高速,全程401公里。
早上8點小朋友們都起床了,然后一起去吃早飯。飯菜還可以,跟昨天一樣,小朋友們心想著今天要去和碩金沙灘,可以玩水玩沙子,跟在三亞一樣,早飯又是吃的很賣力,因為吃飽了可以在沙灘上多玩一些時間。
早上9點吃完早飯回到房間,小朋友要先交作業(yè),看看窗外,天氣還不錯,太陽在慢慢升起,上午9點52退房出發(fā),直接去和碩金沙灘。
酒店停車場出口很有意思,基本上車拐過來都會距離收費窗口比較遠,可能是一直都有這個問題,所以收費師傅手上有一個長桿漁網(wǎng),專門從收費窗口伸出來收錢的,或者是掃碼的,記得之前在哪個檢查站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當時是用長夾子夾身份證。
今天為了讓小朋友們在沙灘多玩一會兒,也就沒有去焉耆廣場那邊欣賞欣賞開都河,焉耆到和碩金沙灘只有100公里,為了節(jié)省些時間,準備直接跑G3012高速過去,估計一個多小時就能到。
上午回到酒店房間,先打了和碩金沙灘景區(qū)的電話,確定了景區(qū)還正常營業(yè),確定了對疆外游客沒有限制,所以小朋友們的心情是格外的好啊。
帶小朋友們出來玩,其實很多景點他們也都看不太懂,在他們眼里山山水水花花草草都差不多,能玩水玩沙子才是頭等大事。
自從進入新疆以來,他們在哈密鳴沙山玩過沙子,在可可托海玩過水,在白沙湖也差不多玩了玩沙子,后來就是昨天在羅布人村寨,也是痛痛快快的玩了水和沙子。
今天去和碩金沙灘,應該是在新疆最后一次玩水玩沙子了,當然這次不同的是,這里可以下水里玩沙子,也許會成為他們在新疆玩水玩沙子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上午9點59,我們到達了G3012焉耆收費站,轉(zhuǎn)向吐魯番方向去往和碩縣。小朋友功課做的挺足,還知道G3012上有一段魔鬼路段 甘溝路段,關(guān)于這一段魔鬼路段,等下午咱們走到那再說。
接下來我們會路過和碩縣,和碩?系蒙古和碩特部落名意為先遣部隊。明朝和清朝前期,和碩縣為和碩特蒙古游牧地。
和碩特部的祖先原生活在蒙古高原北部及貝加爾湖西南,我國北方額爾古納河下游和海拉爾河下游呼倫貝爾草原及科爾沁草原等廣大的森林地帶。
公元15世紀初進入西域,加入厄魯特(明朝稱瓦剌、清稱衛(wèi)拉特)聯(lián)盟,成為衛(wèi)拉特四部之一,因和碩特部的首領(lǐng)家族是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圖哈薩爾的子孫,因此和碩特部在衛(wèi)拉特蒙古具有高級地位,長期居于衛(wèi)拉特盟主地位。
不過17世紀30年代,準噶爾部崛起,因為準噶爾部的壓迫,和碩特部分民眾跟著土爾扈特部西遷進入伏爾加河流域。
據(jù)歷史記載,和碩特蒙古大體分為四次(1628年 1663年 1669年 1676年)西遷,他們在伏爾加河流域聯(lián)合土爾扈特和杜爾伯特的一部分,駐牧140余年間,并與沙俄進行著控制反控制的斗爭。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在渥巴錫等人的帶領(lǐng)下,土爾扈特部 和碩特部以及杜爾伯特部的17萬人,歷經(jīng)千辛萬苦,犧牲了大半人口,從伏爾加河流域東歸新疆伊犁。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和碩特部設(shè)四旗,11個蘇木,四旗自為一盟,名為巴圖色特啟勒圖和碩特盟,被清政府安置在今和靜縣和和碩縣境內(nèi)。
從焉耆到和碩只有40公里,在高速上感覺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上午10點22,我們到達了和碩收費站,和碩金沙灘雖然在和碩縣,但距離縣城還有幾十公里,我們還要沿著高速繼續(xù)跑30公里,到烏什塔拉西立交橋才下高速。
和碩縣位于天山南麓,焉耆盆地東北緣,北倚天山,南瀕博斯騰湖,東鄰托克遜縣,南接博湖縣,東南與尉犁縣交界,西與焉耆縣相連,西北與和靜縣相望,是進入巴州和南疆的門戶,
有南疆第一縣?巴州東大門之稱。
另外,和碩還是古絲綢之路中路的必經(jīng)之地,是南疆?北疆?東疆的交匯點。
和碩縣有一個最典型的特產(chǎn),可能很多朋友并不知道,那就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chǎn)品?和碩葡萄酒。
和碩縣位于北緯41°-42°,與世界知名葡萄酒產(chǎn)區(qū)法國波爾多位于同一緯度,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十分適宜釀酒葡萄的生長。同時,受天山?博斯騰湖帶來的山湖效應?等優(yōu)越自然氣候條件的影響,和碩縣種植的釀酒葡萄品質(zhì)上乘,和碩葡萄酒具有顏色深紅,香氣濃郁,滋味醇厚協(xié)調(diào),單寧細膩豐滿,結(jié)構(gòu)感強等特點,其口感豐富?香氣濃郁質(zhì)地厚重?回味悠長,因此和碩縣也是世界公認的最佳葡萄種植區(qū)域。
和碩縣釀造葡萄酒的歷史可謂悠久,和碩縣曲惠鄉(xiāng)境內(nèi),曾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危須國,其遺址中出土的釀酒缸?酒盞等文物證明,這里在東漢時期就開始葡萄種植和葡萄酒釀造。
現(xiàn)在和碩全縣釀酒葡萄種植面積達5萬畝,種植面積占全疆15.5%,全縣年加工葡萄酒能力近4萬噸。2015年,原國家質(zhì)檢總局批準對 和碩葡萄酒 實施地理標志產(chǎn)品保護。
上午10點39,我們到達了烏什塔拉出口,從這里我們要走下高速,轉(zhuǎn)上G314前往到烏什塔拉鄉(xiāng)。
剛才說到和碩葡萄酒歷史悠久產(chǎn)業(yè)蓬勃,其實和碩縣光熱資源充足,除了葡萄之外,也十分適宜辣椒?番茄?蔬菜?瓜果等農(nóng)作物生長,是發(fā)展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的絕佳之地,同時也具備工業(yè)番茄和辣椒深加工的優(yōu)勢。
沿著G314沒走幾分鐘就到達了烏什塔拉鄉(xiāng),眼前有一個十字路口,往右轉(zhuǎn)向南走通往金沙灘,左轉(zhuǎn)北面可通達馬蘭紅山軍博園。
和碩金沙灘應該是和碩的頂級景區(qū),一個巨大的石碑立在十字路口中央,金沙灘確實是名副其實,是一處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曾多次承辦疆內(nèi)外大型沙灘體育文化賽事,曾被評為中國體育旅游精品線路,從這里到金沙灘還有20公里呢,但在此路口就有賣游泳圈和泳衣的攤位了。
這條路好像也叫金沙灘路,一路上路過幾個村莊和軍事管理區(qū),中午11點04,我們終于到達了和碩金沙灘景區(qū)停車場。
在這里要先檢查行程碼和核酸證明,可能是我們來的太早了,偌大的停車場顯得空空蕩蕩的,面對這么多停車位,一時難以選擇到底把車停在哪里?
停好車換好票過安檢進入景區(qū),還是要坐一段電瓶車去往沙灘。沙灘上有沙雕,還有一座和碩金沙灘大石碑,今天天氣很涼爽,雖然偶爾有太陽,但不會覺得很曬,博斯騰湖的水并不涼。
大約中午12點,小朋友們正式開始玩水玩沙子了?,F(xiàn)在沙灘上幾乎沒什么游客,一座座遮陽棚立在沙灘上,別說,還真有種在三亞的感覺,要不說和碩金沙灘又被譽為新疆夏威夷呢。
游客們可以在這里玩一些水上項目和沙灘項目,唯一缺憾的是,如果這邊擺幾排沙灘椅就好了。
博斯騰湖水很清澈,沙灘上有很多被水沖上來的小貝殼,但與眾不同的是,湖邊有很多紅嘴鷗,特別的可愛,之前在開都河和巴音布魯克天鵝湖曾見到過一些紅嘴鷗,感覺沙鷗跟紅嘴鷗都差不太多,今天算是更近距離的接觸了,湖邊有人專門售賣投喂它們的餌料,只要拋灑餌料,它們就會圍聚過來搶食。
小朋友們在水邊玩水玩沙子,我本來想四處轉(zhuǎn)一轉(zhuǎn),但走在沙子上實在是不方便,關(guān)鍵是沙子被曬的特別的燙,我只好坐在遮陽棚下面靜靜的欣賞四周的美景。
在沙灘上玩到下午15點,小朋友們換好衣服,我們坐上電瓶車返回停車場。
金沙灘景區(qū)不是很大,但有很多度假村度假酒店,跟在北戴河的感覺差不多。
很快又回到了和碩金沙灘停車場,下午15點42,我們再次啟程,下一個目的地就是火熱的吐魯番。
其實沿著金沙灘路一直往北走50公里,還有一處和碩縣比較典型的景點,馬蘭紅山軍博園。那里有紅山核武器試爆指揮中心舊址,是我國兩彈一星研發(fā)的重要軍事紀念地,是全疆獨有?全國唯一的紅色教育基地,據(jù)說還有首次核試爆實景式景觀園。
不過今天是沒時間去看了,因為從和碩金沙灘到吐魯番,按導航提示只有250多公里,但走高速卻還需要4個多小時的時間,經(jīng)過小朋友們的仔細了解,吐魯番的小景點非常多,還希望早點到那能再玩一玩呢,所以馬蘭紅山軍博園我們就不去了。
很快我們又回到了烏什塔拉鄉(xiāng),然后右轉(zhuǎn)再次走上G314國道。烏什塔拉 維吾爾語意為小柳林,《西域圖志》作烏沙克塔勒,烏什塔拉鄉(xiāng)全名為烏什塔拉回族民族鄉(xiāng),其境內(nèi)最有名的就是旅游勝地和碩金沙灘。
沿著G314國道走出沒多遠,便走上了G3012吐和高速,這段高速還算平緩,剛開起來,前方就遇到了檢查站,這邊檢查很快捷,只是降下車窗拍照即可。
經(jīng)過檢查站路面還是很不錯,但高速上好像限速80,前方又看到了大片的烏云,此時狂風四起,看看路邊黃土地上已經(jīng)是塵土飛揚,就好像無數(shù)個小龍卷風在地面上玩耍,沙子被風吹起了老高,都能侵襲到高速公路上來了。
大約到達榆樹溝,天空中開始飄下了小雨點,現(xiàn)在我們是在烏云的邊緣,慶幸的是還遇不到狂風暴雨。
剛過榆樹溝,接下來就要進山了,這山路還算比較好走,只是大車很多,這邊好像剛剛下過大雨,路面上還有一些積水。
這段山脈并不寬厚,很快就開出去了,眼看著前方出現(xiàn)了攝像頭,原來是進入到了托克遜縣,現(xiàn)在就算是進入到吐魯番境域了,路上限速標志顯示為60,還好走過一段之后,又恢復成了限速100,這段公路邊有連續(xù)不斷的三角形石墻,看樣子好像是阻擋沙子用的。
下午16點40,我們到達了庫米什收費站,庫米什是一個小鎮(zhèn),是G3012吐和高速南北疆之間的必經(jīng)之地。
庫米什鎮(zhèn)地處托克遜縣西南部,面積達到7000多平方公里,但人口僅有不到600人。
庫米什鎮(zhèn)因過去這里有一座銀眼阿塔麻扎而得名,庫米什為?庫木什?的變音,庫木什維吾爾語中就是銀的意思。
別看庫米什鎮(zhèn)只有幾百人,但這里礦產(chǎn)資源豐富,而且由于其地處天山山脈南麓,日照時間較長,多風少雨,土質(zhì)優(yōu)良,是特別適宜棉花種植的區(qū)域。
在庫米什鎮(zhèn)的英博斯坦村,金秋時節(jié),會有6萬多畝棉花完全盛開,目前這里的棉花種植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全程機械化,衛(wèi)星導航無人駕駛播種機無人機植保和機械化采收。
庫米什鎮(zhèn)可以說是托克遜縣棉花種植的主產(chǎn)區(qū),據(jù)說托克遜縣2021年種植棉花7.94萬畝,僅在庫米什鎮(zhèn)就種植了6.26萬畝棉花。
剛才還說庫米什鎮(zhèn)干旱少雨呢,今天經(jīng)過此地正趕上下雨,還真是好像中了大獎一樣。
從庫米什收費站大概開了有20公里,眼看著馬上又要進山了。天空中又下起了小雨,好像越走有越大的趨勢。
現(xiàn)在這段山路,就是小朋友上午提到的甘溝路段了。如果打開導航地圖,不論什么時候,這一段山路中,總是紅線或者黃線,沒親身走過來之前,一直以為是山里有檢查站堵車,不過現(xiàn)在看應該是限速的緣故,就跟前幾天走G218翻越艾肯達坂一樣,地圖上也是顯示一段段紅線,但其實并不堵車,只是車開的很慢的緣故。
甘溝路段是一條蜿蜒屈伸在荒山野嶺中的公路,是連接南北疆之間唯一的高速公路,G3012吐和高速的咽喉之地。
在中天山的東段有一座覺羅塔格山,還記得昨天從羅布人村寨到博斯騰湖,曾翻越的G218旅游線路上的庫魯克塔格山嗎?
現(xiàn)在我們正在翻越的覺羅塔格山,跟庫魯克塔格山很像,都是寸草不生的光禿禿的石頭山。
庫魯克塔格在維吾爾語中意為干燥的山或干旱的山,覺羅塔格在維吾爾語中意思則是荒漠山或者戈壁山。
甘溝路段是穿越南北疆必經(jīng)的打卡地,也算是一個不是景點的景點,沿路有很多停車場,在一些停車場可以輕松抵達的山坡上,可以看到有很多用白色石頭,拼擺出來的各種各樣的名字和短語,看上去還真挺精致的,跟美國的那個姓名谷很像。
G3012穿越覺羅塔格山的路段,全長大約有70公里,這一段就是著名的甘溝路段。甘溝路段以彎多?路陡?坡長?溝深而著稱,全線有8處高危路段?240多個彎道。
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覺羅塔格山雖然表面上看外形低矮,干溝段的最高海拔也只有1740米,但覺羅塔格山北側(cè)托克遜的海拔高度,則是低于海平面的,因此翻越覺羅塔格山的過程中,坡度落差達有1700多米,所以地形險要,超長距離下坡的甘溝路段也被定為自治區(qū)級高危路段,因過往車輛主要以大型載貨長途車輛為主,超速?超載造成的交通事故頻發(fā),甘溝路段又被過往駕乘群眾譽為?魔鬼路段。
曾經(jīng)的甘溝路段原本為單行雙向通行,2005年,改造成為了分離式雙向四車道的山區(qū)一級公路,即便是這樣,甘溝路段仍然還是魔鬼路段,走在這條路上,你根本不覺得是在跑高速,甚至連城市中的快速路都談不上,因為甘溝路段全程基本上都是限速60,有的地方甚至限速40,這也是全國唯一限速60的高速公路了。
甘溝也有寫做干溝,顧名思義應該就是干燥的溝谷,今天剛下過雨,還不是很熱,走在山里還會感覺比較涼快,這實際上也給了我一種錯覺,認為到達吐魯番也不會很熱。
另外,說甘溝路段是魔鬼路段,其實在我的手機上也得到了印證,真的好像是恐怖片里遇見鬼了一樣,畫面出現(xiàn)了明顯的干擾效果,不僅有兩段視頻變了顏色,而且還出現(xiàn)了明顯不正常的抖動,看來這魔鬼路段果然是名不虛傳呀。
大約下午18點,我們終于走出了甘溝路段,因為嚴重限速,跑這一段高速真是太痛苦了,眼看著前方道路被攔住,原來這是托克遜165檢查站,這在檢查很快,坐在車上拍照即可。
經(jīng)過檢查站好像是一個大車服務區(qū),有很多的小飯店,沒想到這里的溫度已經(jīng)39度,遠比剛才山里要熱的多的多,車窗都不敢開了,繼續(xù)趕路吧。
再次走上G3012吐和高速,現(xiàn)在的位置應該是托克遜縣城了,從托克遜到吐魯番,有一條S202最近,但導航提示托克遜縣城過不去,得繼續(xù)北行到S301的出口,然后沿著風城路再繞回到托克遜走S202。
風城路上有一處檢查站,問我們說要去哪,我們說去吐魯番,他說這條路是去托克遜的,如果去吐魯番的話,倒車調(diào)頭回去按大牌子上的方向走,不能進托克遜縣城走那邊的S202。
沒辦法,只能繞遠走S301了,本來就不想繞遠,現(xiàn)在不得不繞遠,而且還更浪費時間。
從S301轉(zhuǎn)到G312,這邊路還算好走一些,今天這一路限速限的是最狠的一次,沒想到去吐魯番的高速也并不是很方便,下午19點08,終于到達了吐魯番收費站。
走近一看這個收費站已經(jīng)作廢了,現(xiàn)在是一處檢查站,停車檢查行程碼核酸檢測證明,詢問家在哪,從哪里來的,去吐魯番要做什么,我說家在河北,去吐魯番是旅游,他還比較質(zhì)疑,我說去火焰山啊,他說你們咋都去火焰山呢,看來我們前面那輛車很可能也是這么說的,經(jīng)過檢查都給我整的有點懵了,正準備走上正路繼續(xù)前行,沒想到又被攔住,說這是大車道,還得退回去走小車道,前方還有檢查。
又是拍照,然后繼續(xù)詢問,看行程碼核酸檢測證明,驗證車牌子拍照,檢查大人的身份證,記錄大人的手機號,然后還是問去吐魯番干啥,我說旅游啊,去火焰山還去葡萄溝,這次特意加了一個葡萄溝,折騰了半天終于通過了。
進躺吐魯番還真挺不容易的,托克遜不讓走,到這邊還三番五次的檢查,不至于吧。
沿著G312往前走,導航提示走S202進城,正好看到G312路邊有一個交河驛坎兒井源景區(qū),但好像并沒有就開放。
G312與S202的交叉口,立有一座雕像,還建有吐魯番游客中心,轉(zhuǎn)過來看交河驛坎兒井源景區(qū)停車場都被攔住,確實是不開放。
繼續(xù)走吧,前方還有坎兒井樂園,坎兒井民俗園,但好像因為疫情都不開放,這邊看到吐魯番的建筑明顯的與眾不同,經(jīng)過幾個村莊,可能是這邊太熱了,所以路邊的樹蔭會如此密集,一直走到新城路左轉(zhuǎn),眼看著就要進城了。
吐魯番市區(qū)跟其他城市并沒有多大區(qū)別,繞了一會兒我們還是決定先去酒店吧,因為外面簡直是太熱了,等天黑了在出去轉(zhuǎn)轉(zhuǎn),看看會不會涼快一點。
晚上19點45,終于到達了酒店,因為外面實在是太熱了,小朋友們說就在酒店里吃飯吧。
晚上20點20,我們?nèi)コ酝盹?,感覺好像來的挺早的,餐廳里幾乎沒人,小朋友們點了黃面烤肉,胡楊特色炒面,還有過油肉和烤包子。
吃完飯才晚上21點50,開車出去轉(zhuǎn)一圈吧。今天剛到酒店的時候,工作人員說坎兒井幾個景區(qū)都關(guān)閉了,其他的景區(qū)還能去,建議我們明天先去葡萄溝和火焰山,其他的高昌故城和交河故城都開放。
雖然晚上天已經(jīng)黑了,但吐魯番仍舊很熱,這是一種干熱烘烤感覺的熱,馬路上有彩色燈光裝飾的觀光小驢車,在吐魯番市區(qū)繞了一圈,晚上23點,我們還是決定早點回酒店吧。
今天來到吐魯番,一路上歷經(jīng)坎坷,小朋友們都覺得比較困,很快就都睡著了。
是熱蔫了還是今天玩水玩沙子玩累了,要說玩水玩沙子,這和碩金沙灘還真是挺令人意外的,誰說新疆沒有海,這西海沙灘絕對給人一種在海灘的感覺,那和碩金沙灘還有哪些故事呢?咱們下期繼續(x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