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亂生孩子是一個家長最基本的品質

2016年全面開放二胎,2021年全面開放三胎。
雖然政策是鼓勵大家生,可2022年公布的新生嬰兒1062萬,只比去年增加了48萬人。
作為八零后的第一代獨生女,我對生二胎并沒有什么特殊的感覺。多生一個孩子,早已經(jīng)不是簡單得如同父輩那個年代一般,只是添雙筷子添個碗的事了。

從懷上開始,就已經(jīng)有了胎教等各種講究,生下來,母乳不夠就是節(jié)衣縮食也要讓孩子吃上進口奶粉。上幼兒園了,恨不得砸大價錢讓他讀個雙語幼兒園,然后一期的學費就夠你辛苦半年的工資了。終于讀小學了,還是上的公立小學,說是“義務教育”不要學費和書本費,但是下課的時間越來越早,一二年級兩點半就下課,三到六年級四點下課。就問你吧,去哪里找個能這種下班時間的工作?公務員的工作時間都合不來這么早的下課時間,更不要說那些在私人公司謀生的小職員了,能按時下班都算是幸福了。于是,孩子就只能送去各種輔導班,少則幾百塊一個月,多則上千,一個學期下來,又是兩三個月的工資貢獻給了“課外教育事業(yè)”。
接著初中,高中,大學,讀書終于讀完了,然后又是工作。剛畢業(yè)的那兩年,他們能過上自給自足的生活就不錯了。接著父母又該干嗎呢?為他們存結婚的費用。在這里就可以看出生兒子和生女兒的區(qū)別了,生女兒給個二十萬的現(xiàn)金做陪嫁,這父母算是相當客氣了。而生兒子呢,二十萬連買個好點的房的首付都不夠。如果兩胎都是兒子的父母,該過成什么樣?
有些人會說做父母想這么多會累死,生下來,哪里會有那么累,一個是帶,兩個也是帶。那我只能說,你的思維方式還停留在我父母那個年代。作為他們那個年代的長大的孩子,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確實是那樣。周一到周六在學校上課,然后回家做作業(yè),周日一堆的小孩自己聚在一起玩,大人照樣忙他們自己的。而現(xiàn)在呢,小孩聚在一起,不是在看電視就是在玩IPAD。我九歲的兒子被他的同伴問,你喜歡玩王者榮耀還是吃雞?我崽回了一句,我沒手機玩,我玩真人版的吃雞。然后詳細說明了一下就是一群同學追著跑。
現(xiàn)在的社會發(fā)展太快了,五年就是一個大的鴻溝。我并不是一盤否認父輩那一代的育兒經(jīng)驗,他們那一代人講給我們的“吃苦耐勞,勤儉節(jié)約”,讓我們這一代人受益終身,但同時,社會的飛速發(fā)展,他們的安貧樂道在我們這一代這里就被否定了。我們這一代人從不羞于談錢,金錢才是讓人過上好生活的物質基礎。也不像他們那一代人那么愛面子講客套,我們似乎更講效率,拒絕無用的社交和人際關系。
我不知道十年二十年以后,我的孩子會怎樣,但是我希望在他小的時候,我能提供給他一些我認為正確的價值:愛讀書,愛勞動,受到挫折但是并不會灰心,知道通過努力讓自己克服困難。作為父母盡可能地提供一些助力給他,讓他上自己喜歡的特長班,每年一次旅游,增長自己的見識。
我最喜歡一個經(jīng)濟學家對二胎的理智分析,放開二胎,更要理智,不要以為就像去超市買促銷商品,人家都去買,你不去買就覺得自己虧了,但是真的買回來,卻又根本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樣。
我不反對二胎,也不堅持二胎!
要不要二胎最好是根據(jù)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身體等實際情況出發(fā),不亂生孩子是一個家長最基本的品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