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0年,朱梓淫亂后宮、驚嚇過度后自焚身亡,朱元璋:處死他母后

“自古帝王多薄幸,況我皇叔乎!”
這是朱元璋臨死前說的一句話,朱梓(建文帝)是朱元璋的孫子,也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七子。

可是這個人荒淫無道、無才無德,在他23歲的時候便死了。
在他死后,朱母、朱妻都被處死了,但是唯獨沒有處死朱梓的母親。

這原因要從洪武三十一年說起,當(dāng)時朱梓已經(jīng)病死了,朱元璋便將其追封為懷王,并按照親王的規(guī)格厚葬了他。
然而,朱元璋沒有想到的是,這位可憐的懷王卻是個短命鬼。

他在驚嚇過度后自焚身亡,朱元璋卻處死了他的母后,這到底是為什么?
朱梓降生
洪武十八年(1385年),朱元璋的第六子朱桂出生,他也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七個兒子。

當(dāng)時朱元璋非常高興,因為他已經(jīng)有了兒子。
但在古代,一個家族如果有了兒子,就意味著一個家族又少了一個勞動力。

所以朱元璋非常喜歡這個小兒子,覺得他長大后一定會有一番作為。
沒想到的是,朱桂長大后卻沒有什么作為。

朱元璋一直希望能有一個繼承人,而朱桂雖然年紀(jì)小,但是他的能力卻十分出眾。
但是由于他是庶長子的原因,所以朱元璋一直沒能立他為太子。

為此朱元璋對這個兒子也很失望。
后來朱桂被封為代王,在明朝建國后就前往封地去了。

從那以后朱桂便再也沒有回來過。由于代王朱桂常年在外奔波,所以他沒有生下子女。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駕崩,皇太孫朱允炆即位,是為建文帝。
此時,朱棣已經(jīng)發(fā)動了“靖難之役”。

從表面上看,朱元璋的五個兒子都參加了戰(zhàn)爭,而朱棣也是最有可能繼承皇位的人。
然而,在這場戰(zhàn)爭中,朱棣只是一個無名小卒,他并沒有起到什么作用。

而朱允炆則不同了,他是朱元璋的孫子,皇位自然是由他繼承。
當(dāng)然,這也有朱元璋的意思,就是要讓朱棣感受到壓力。
畢竟“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都是有道理的。

不過,朱棣的能力確實比朱允炆強很多。在戰(zhàn)爭中,朱棣總是能發(fā)揮自己的作用。
首先就是朱允炆沒有朱棣那么善于用兵;其次就是他總是能以少勝多;再次就是他總能戰(zhàn)勝對手。
可以說,朱棣對朱允炆的勝利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而且在這場戰(zhàn)爭中,朱元璋沒有偏心誰多誰少,而是一視同仁地對待了朱允炆和燕王朱棣。
昏庸無能
朱梓在自己的生母去世后,便開始了荒淫無道的生活。

他整日沉迷于后宮之中,不理朝政,整日里只知道喝酒作樂。除此之外,朱梓還沉迷于酒色之中。
據(jù)《明史》記載,朱梓經(jīng)常和妃子們飲酒作樂,整日里沉迷于酒色之中,絲毫沒有了明君的風(fēng)范。

可是朱梓是朱元璋的兒子,這是不爭的事實。
因此在他剛繼位時,朱元璋并沒有將他列為藩王,而是讓他作為燕王就藩。

后來由于種種原因,朱元璋才將朱梓追封為懷王。
在明朝開國之后,朱元璋為了安撫藩王們的情緒,便給了他們很多封地。
但是這些藩王都是有自己封地的,因此很多藩王并沒有被封地。

在這樣的情況下,朱梓便有了自立為王的想法。
但是朱梓是沒有資格自立為王的,因為他已經(jīng)是朱元璋的兒子了。

在朱梓的治理下,懷王府一派繁榮景象,百姓安居樂業(yè),他的母親胡氏也過上了好日子。
但是,朱梓的荒唐事可沒有結(jié)束,他又開始作妖了。

據(jù)《明史》記載:“帝(指朱梓)縱情聲色,日夕在宮……”
在朱梓的后宮里,他的妻子多達(dá)6個,除了正妻王氏之外,還有曹氏、孟氏、郭氏等人。

而朱梓最寵愛的便是曹氏,因為曹氏長得漂亮,而且非常的賢惠。
朱梓喜歡曹氏以后,便經(jīng)常去曹氏的宮中與她尋歡作樂。除了曹氏之外,他還對其他宮女下手了。
據(jù)說當(dāng)時有一個宮女懷孕了,可是卻一直沒有分娩。朱梓知道后便讓人將她處死了。
不過,在朱梓去世后,朱元璋還是將曹氏封為了正妻。
可是,在朱梓死后沒幾天,曹氏就被朱元璋下令處死了。
朱梓雖然荒淫無度,但他對自己的子嗣還是非常好的。
在他的后宮中,有一名叫做李玉的妃子,因為生了兒子而得到了朱元璋的寵愛。
李玉對于朱梓也是非常照顧的,經(jīng)常帶著朱梓去游玩,給他講很多外面的故事。
離奇去世
1390年,明太祖朱元璋駕崩了,但是朱梓并沒有做皇帝的命。
在朱元璋駕崩后,他的四個兒子開始了激烈的爭奪。
他們分別是皇太孫朱允炆的叔叔們、還有燕王朱棣。當(dāng)然,也包括朱梓。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燕王朱棣卻起了異心。
朱允炆是朱元璋最小的兒子,朱棣則是朱元璋最小的兒子。
在朱元璋眼里,兩個人都是他最疼愛的孫子。因此,朱允炆想要扳倒朱棣是很容易的事情。
但是,歷史并沒有按照朱棣想要的發(fā)展下去。
在幾番交戰(zhàn)后,朱棣成功地奪回了皇位。朱允炆不知所蹤。
而朱梓卻因為自己在皇宮里亂逛時遇到了刺客而嚇得驚慌失措。于是他便自焚了自己,想要以死謝罪。
縱觀朱梓的一生,他在治國方面確實是一把好手,但是他的個人生活卻是一塌糊涂。
朱梓的母親在歷史上確實有一定的名聲,但是她卻是一個極為不檢點的女人。
朱梓也正是因為母親的這種不檢點,才導(dǎo)致了他最終的悲劇。
從朱梓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朱元璋雖然給了他很高的待遇,但是作為一個皇帝,朱元璋對他仍然有一定的猜忌心理。
也許是因為自己在九子奪嫡中失敗了,所以朱元璋對朱梓有著一定的戒心。
不過話又說回來,朱梓這個人的確很可惡,他不懂得如何做一個皇帝,甚至連最基本的仁愛都沒有。
最后他卻落得如此下場,也算是罪有應(yīng)得。
關(guān)注我,為您帶來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