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詭異聞錄——河童(5)
? 那天死在薩拉熱窩的就算是一只河童,也會爆發(fā)第一次世界戰(zhàn)爭吧。海內仰躺在河岸邊這樣想著,血再不會從胸口的彈孔里流出,渲染那片熟悉的河流。
? 它只是單純地想和人類做好朋友,只是想為人類的種族增添新的膚色,只是想讓人類在提到河童的時候不會再聯想到妖怪這個詞,現在,它只想安安靜靜地休息一下。
? 人們都在傳說著:擊殺罪人需要使用子彈,擊殺狼人需要使用銀色子彈,擊殺河童則需要涂上香灰的子彈。村里的戰(zhàn)士們曬干了海內偷偷放在門口的魚,收好海內默默收割下來的小麥,并把受到野獸驚嚇卻未有損失的牲畜們安頓在更加堅固的籬笆里,然后回到家里吹噓自己如何擊殺兇惡丑陋的河童的過程。
? 那是一個陰謀,是一場卑鄙的誘殺,到最后卻變成了一場鬧劇。
? 小孩子們在河邊進行冒險游戲,大人們則在岸邊扯皮聊天,突然有個孩子失足落水,剩下的孩子們則本能地發(fā)出驚慌失措的叫聲,稍稍恢復理智的孩子向大人們尋求幫助,可那群大人皆統(tǒng)一口徑:"不行啊!我也不會游泳!"——反正那落水的孩子沒有家長陪在身邊。
? 就和那些老套的故事情節(jié)一樣,海內抱著落水的孩子回到了岸上,不過和那些故事稍有不同的是:海內剛把孩子輕輕地放在石頭灘上,大人們便黑著臉紅著眼提著磚頭和棍棒在一片喊殺聲中朝著海內沖了過去。
? 海內也不傻,當然知道自己又又又被人類當成了敵人,畢竟在人類的認知里,只會發(fā)生河童拖著小孩子或者馬匹進河的事故,而不會發(fā)生河童從河里救出落水兒童的故事。這是海內在學校里學到的東西,教材的名字叫《人性》。
? 人們淌過本就不是很深的河水,又淌了回來,因為他們發(fā)現自己根本追不上那只綠色的家伙,但狡黠的本性告訴他們:那家伙還會出現在這里,抓到它或者殺了它就會得到鎮(zhèn)里撥下來的那筆高額獎金。
? 規(guī)規(guī)整整地放在河邊的黃瓜都蔫兒了,還是不見有河童出沒,這時,莽夫提出隔阻河流,智者選擇轉換思路,但他們卻沒有進行溝通。于是,如果你碰巧趕在那幾天路過那里,你會看到一群光著膀子的大漢著魔一樣地將那條河流填塞,像極了一群精衛(wèi)鳥叼著樹枝欲以填補大海,海邊還擺著一壇酸黃瓜。
? 幾天過后,河沒啥事,黃瓜沒了。放黃瓜的人還在盼著河童們因吃掉酸黃瓜而中了下在里邊的毒,卻不知河童不受毒物影響。正當填河的家伙們打算放棄,放黃瓜的家伙們懊悔不已的時候,海內捧著一對閃閃發(fā)光的首飾從河里鉆了出來。
? "謝謝你們幫我們改變不太方便游泳的河道,還給我們美味的小黃瓜吃,這些是我們多年來在河地收集到的亮晶晶的寶貝,你們一定也很喜歡吧!這些就當做是謝禮送給你們好了!"海內傻笑著說。
? 以下內容會引起部分讀者心理上的不適,故請自行想象。
? 人們爭搶著那些散落在地上的寶貴首飾,熱鬧非凡。海內獨自痛苦地躺在地上呻吟,凄慘無比。由于河童的背上有著堅硬的甲殼,子彈無法穿透海內的身體,索性停滯在海內的背部。
? 寶石在夕陽的映照下,閃耀著各色的光,沒人會注意河童的血液是什么顏色,躺在地上的河童也已經沒辦法再去辨別顏色,因為它的視野盡是黑白,就像它的血液一樣,和這色彩斑斕的世界格格不入。
? 人類這種生物,在死后會化作一捧骨灰,看起來和路邊的塵土沒啥區(qū)別;? 河童這種生物,在死后會化作一顆河童石,看起來就和河邊的石頭沒啥區(qū)別。
? 海內死了。
? 山吉知道海內最大的愿望,所以它沒有像性格沖動的河啾那樣跟著飆淚的川上學長去組織所謂的"復仇戰(zhàn)爭";河啾知道海內最大的愿望,但它不肯輕易地原諒輕易相信人類的海內、嗜殺貪婪的人類和沒有陪在海內身邊的自己;川上學長也是聽山吉說過,才知道了海內最大的愿望,它需要組織的,也不是復仇,而是一次"談判的機會",畢竟只有強者和贏家才有話語權;地藏知道個屁,它只是想一直跟隨著強大的川上前輩,順便撈撈好處、占占便宜而已。
? 該來的遲早要來,哪怕是一場足以改變格局的戰(zhàn)爭,而這將是對誤解和歧視的勇敢挑戰(zhàn),也是對命運的不公發(fā)出的一聲怒吼,只不過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領頭的那群人在喊什么,只是跟著瞎起哄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