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在情緒中,就不會有進步,好事情會被搞壞,好機會都被摔碎了
為什么你所有的工作,總喜歡推到明天,然后繼續(xù)推。到現(xiàn)在工作已經(jīng)擠壓很多了,想到工作就有壓迫感,感到焦慮,如此反復?
?
壞的情緒,錯誤的思維,導致錯誤的決策。
?
人活在情緒中,就不會有進步,好事情會被搞壞,好機會都被摔碎了。
?
用情緒做時間管理,會導致決策失誤,造成慘痛損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時間管理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努力工作也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
高手都非常簡單,平庸的人都很復雜。
?
越是簡單的體系,越是無懈可擊。
?
越是復雜的人,彎彎繞越多,代價越大。
要解決這個問題,你必須要提升工作深度。把最重要的事放在優(yōu)先位置解決。這也是時間管理的基本理念,深度優(yōu)先工作原則。
?
這里有一個簡單的公式:
?
時間管理成果=工作效能X專注程度X工作時間
?
要進入到極致專注的深度工作狀態(tài),你要想辦法增加你的專注工作時間。
?
就像公式里面提到的,你的專注程度越深,工作時長越長,成果越多。
分心是效率最大的敵人。
?
工業(yè)革命開始之前,汽車是頂級的奢侈品。造一輛汽車需要幾十個熟練的工人,吭哧吭哧干上700個小時才能造成。
?
而福特公司通過流水線生產(chǎn)將整個制造時間縮短到了12.5個小時,依靠的就是在每個工段每個人更加專注。
?
這就是極致聚焦的力量。
那為什么你做不到極致聚焦,出現(xiàn)了工作無法完成拖延的情況?無非是兩方面的原因:
?
一,內部干擾
你天生就容易分心。
?
為什么?你的大腦天生就需要獲取更多的信息,因為生存需要。
?
在遠古時期,你需要隨時對周圍環(huán)境保持注意,你才能夠存活下來。每一點響動,每一種氣味的變化,你都要保持注意,否則你就會性命不保,這是刻在你基因里的習慣。
?
所以你每天刷朋友圈,看微信,微博,這不僅僅是你的定力不夠,自律力差,也是刻在你骨子里的習慣,你需要活得更多的信息。
?
所以這是為什么你腦子里會出現(xiàn)各種回憶,情緒,想法,雜念,此起彼伏,根本不消停,因為這是你大腦的天性。
二,外部干擾
今天同事讓你頂個班,明天朋友叫你吃個飯。微信,電話,郵件,消息推送此起彼伏。你的專注力隨時會被打碎。
?
?
所以在工作當中,越是困難的任務,你越是需要集中精神,聚焦專注一鼓作氣拿下。
?
·?????? 比如我讀完一本書要15個小時,那我每天讀半個小時,我一個月也能把這本書讀完。
·?????? 但如果我讓我去寫一篇耗時3個小時的文章,我不能每天寫30分鐘寫上一周,這樣永遠寫不完。我會找出打斷的,不受干擾的高專注時間段,比如一個早上,或者一個晚上,集中精力把這件事完成。
越是專注的時間,和普通的工作時間差別就越大。越是深度工作時間,越是聚焦,你越是全身貫注在一個單一的點上面。比如我在寫文章,就是寫文章,沒有任何多余的動作,比如整理桌子,打開電腦,喝水,上網(wǎng)閑逛,這些都是多余的動作。
?
多余的動作越少,您就越是聚焦。
?
我之前講過時間管理的5050法則,這里你同樣可以使用5050法則管理專注時間段。一般來說你的專注工作時間段能夠達到總工作時間的50%,那你能夠進入到一種非常高效專注的梳妝臺。
?
道理很簡單,如果一個任務需要你全身專注工作3小時,那它實際上會消耗你6個小時的時間。因為你還有其他的日常事務要做,你還要有休息的時間。
?
這給你分享一個我實戰(zhàn)使用覺得好用的小技巧:難易工作搭配。每個時間顆粒度處理一個單一任務,不同的時間顆粒度將一個困難工作一個容易工作交替執(zhí)行。我發(fā)現(xiàn)這能夠很好保證我大腦活躍程度,不至于長時間執(zhí)行一種單一工作產(chǎn)生倦怠,喪失專注力。
這里你可以建立一個“深度工作時間鏡子”。用照鏡子的方式檢視你每天專注工作的時間。你具體可以這樣做:
?
1.???? 首先你要做好深度工作的效能管理,就是你要非常清楚你的深度工作任務是什么。我的自律私塾里面有學員在問每天的目標過度,喪失專注力的問題。
?
所以我的建議是你的深度工作任務每天不要超過3件,就是哪怕你每天有100件事情要做,那你深度工作的任務也不能超過3件。比如我今天最重要的3件事:寫文章,鍛煉,看書。那除了這3件事其他的任務都不能叫深度工作任務,開會,休息,日常事務都不算。
?
2.???? 你的每個時間顆粒度都要有記錄,無論是紙筆,手機app,電腦excel,都要有每個時間顆粒度的記錄。想要領取相關模板的可以告訴我。
?
3.???? 每天結束后你要“照鏡子”,我今天總共工作了幾個小時,其中專注工作時間又占幾個小時。
每天每天“照鏡子”的過程持續(xù)思考1個問題:如何提升專注工作成果,也就是上面的公式,如何提升專注時間,專注深度以及所做任務的效能。
?
我說過時間管理是一場修行?,F(xiàn)實情況是你不會只專注3個小時,你需要專注300個小時,3000個小時,3000個小時。
?
如果你不去可以訓練在這方面的能力,并形成深度工作的習慣,那你做任何事情耗時都會翻倍,導致嚴重拖延,拿不到滿意的工作成果。
這里有3個具體的時間管理技巧和你分享:
1.???? 大任務拆分為小任務。比如一個3小時的大任務,拆分為一系列能出成果的小任務。小任務容易出成果,你接受到的正向反饋越多,你越容易專注。
?
你的每一個小任務應該是和你的能力匹配在一起的。你不要去做一些挑戰(zhàn)過大你沒有能力完成的事,那你只會陷入到一種焦慮的情緒當中,很難進入到真正的心流體驗。
?
但你也不要做過簡單的事,如果你的能力超過這件事很多,那你會覺得無聊,你的時間投資回報率太低,也是時間的浪費。
?
一件事情太簡單,你是集中不了注意力的。
我小時候喜歡下象棋,當我碰見比我水平差很多的臭棋簍子,我很難集中注意力去跟他下棋,我會覺得無聊然后離開。
?
我再說個例子,如果你面前出現(xiàn)了一個獅子,它慢慢向你走來,你這個時候會不會去刷你的朋友圈,看看你的動態(tài)多了幾個贊?
?
你這個時候會覺得很恐懼,你滿腦子都在向你應該怎么活下來,你的注意力都在獅子上。
?
這個獅子就是一個難度合適的工作任務。
?
比如完不成這個任務,你的企業(yè)還有六個月就會破產(chǎn),那如果你是老板,你在這六個月一定會全神貫注搞定這個任務,這個任務就是這只獅子。
2.???? 先做復雜困難的部分。你會發(fā)現(xiàn)人的專注力是一個遞減的過程。你剛開始是專注力最飽滿的時候,所以把好鋼用在刀刃上,解決最困難價值最高的問題。
?
比如我去寫文章的過程,構思是最困難的部分。所以我會集中優(yōu)質的時間先把這個問題解決掉。完成從0到1的突破后接下來就很簡單了。
?
至于后面的完善部分你甚至可以用零碎的精力不高的時間段去優(yōu)化。這個叫時間的最大化利用。
3.???? 這個技巧因人而異:當你完成了一個小任務后,你不需要立刻休息。因為這個時候是你大腦最興奮的時候,你可以利用好這個精力段,去給下個任務開個頭。
?
開頭的過程是最困難的,就是你先完成從0到1,接下來從1到100就很簡單了,所以你可以把高專注度的時間段好好用起來,不要浪費了。
?
要系統(tǒng)做好系統(tǒng)專注深度工作,不單單是上面的幾個技巧就能夠實現(xiàn),你要有時間管理的教練,對你系統(tǒng)的指引,反復的訓練,才能形成自律專注的工作習慣。目前我正在我的365自律私塾持續(xù)分享如何做到這一切的實戰(zhàn)方案。如果你像跟著我進行系統(tǒng)的時間管理訓練,打造極致自律專注能力你可以聯(lián)系我。
?
作者:潘宇寬
文章來源公眾號【宇寬時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