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蜘蛛絲到英雄本色——善惡之間的思考

本周讀物:《地獄變》
近日,讀日本著名短片小說家芥川龍之介的小說頗有感觸,其中留有深刻印象的是開篇第一個構(gòu)思精巧的童話寓言《蜘蛛絲》。
短短數(shù)千言,以佛陀為見證者,遍覽極樂世界和無邊地獄。某日清晨,蓮池熠熠生輝,神圣清寧,而在這莊嚴之下是無數(shù)罪人在地獄中受盡苦楚,日夜哀嚎。
此刻,善與惡似乎一線之隔。向上是神妙安樂的極樂,向下是無盡煎熬的地獄。
惡人犍(jiān)陀多便是在地獄中哀嚎的一員。他一生作惡多端,殺人無數(shù),自然死后墮入地獄,遍歷種種懲罰,永生不可超脫。但此人雖為惡一生,卻也做過一件善事,那也是他一生中唯一一件善事,當他就要踩死一只蜘蛛時,善念萌發(fā),把此生唯一的善良給予了一只渺小的蜘蛛,放其一條生路。
佛陀有感于此,便在蓮池中垂下一縷蛛絲,直通地獄極樂。
一根細小的蛛絲,卻是解脫的良機。惡人犍陀多看見了這唯一的希望,立即攀爬上去,也不知爬了多久,直至筋疲力盡,離極樂仍有漫長的距離。當他決定休息一下時,往下看去,發(fā)現(xiàn)無數(shù)和他一樣罪孽纏身之人也沿著蛛絲攀爬著。
這么微小的一根蛛絲能承受住那么多人的重量嗎?
犍陀多不知道,他害怕這蛛絲斷掉,便大怒起來朝著下面如螞蟻一樣攀爬著靠近他的人喊道:“你們這群罪人,這是我的蛛絲!”
惡念一動,蛛絲即從中斷裂,惡人又回到了煎熬的地獄。唯有那根斷裂的蛛絲閃爍著銀白色的光芒。這一刻,善惡又似乎相隔天邊。
一生為惡,罪孽纏身之人亦有善舉,但罪多,善小,只有一根蛛絲可以通向解脫,而且蛛絲看似連接地獄極樂近在咫尺,實則距離遙遠,犍陀多筋疲力竭也不見盡頭。
但犍陀多用他一生唯一的善舉換來的這一根小小的蛛絲因為惡念而斷裂;犍陀多也從地獄爬向極樂的途中又墮入了地獄,受盡苦楚。
我不禁想起了最近重溫的電影《英雄本色》,宋子豪年少投身黑道,可以說犯下了累累罪行,時刻處于擔(dān)驚受怕中,他逐漸厭倦了這種快意恩仇,想要干完最后一單退隱江湖。就在這最后的一次交易中,被人背叛,當警察圍住搜索他時,最終舉手投降。
三年牢獄,磨去了少年意氣,磨去了好勇斗狠。本以為可以用牢獄洗去曾經(jīng)犯下的罪孽,重新站在太陽下堂堂正正地做人。沒想到,做壞人易,做好人難;放下屠刀易,歸隱江湖難。
因為有牢獄經(jīng)歷,宋子豪四處碰壁最終在堅叔那兒找到了容身之地,愿意給他一份工作,他看到了堅叔對于原則的堅持,寧愿挨打也不愿手上再次沾血。他也看見了小馬哥的等待,用三年的等待,想要親手拿回失去的尊嚴,地位,拿回曾經(jīng)的一切。他看到了曾經(jīng)背叛自己的阿成耀武揚威,不可一世。他也看見了自己的弟弟阿杰在兄弟之情和警匪身份的搖擺不定。
宋子豪想要做一個好人,他忍下了一切侮辱,忍下了一時的恩怨,卻再也忍不下敵人對于他朋友弟弟的傷害。大仇得報,卻失去了朋友,失去了曾經(jīng)想要當好人的決心,他再次投身黑暗,所幸最后主動給自己套上了鐐銬,向著警察走去。
想要為善,卻因曾經(jīng)深陷黑暗,便再也沒見過光。年少時選擇了錯誤的道路,竟用了一生去償還,可哀。
無論是犍陀多還是宋子豪,無論有心無心,他們都深陷黑暗,犍陀多在地獄中煎熬多日,用力攀爬著救贖的蜘蛛絲,渴望洗去罪孽,登入極樂;這攀爬就是他的修行,他的脫惡入善,堅持了一時,惡念一生頓時重返地獄,再無希望。宋子豪渴望當個好人,堅持了一時的原則,想要重新開始,卻因為身不由己,被步步緊逼著又走向了黑暗。
善與惡,一體兩面,看似觸手可及又相隔兩端。一時行善,卻因恒缺心乏而墮落;一時作惡,終究用一生償還罪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