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賽波:供應鏈金融中的法律風險及防范
廣東省商業(yè)保理協會 【50人論壇實錄】金賽波:供應鏈金融中的法律風險及防范 2019年3月29日,中國供應鏈金融(商業(yè)保理)50人論壇2019年(春季)會議在深圳成功召開。50人論壇專家委員、國內供應鏈金融、商業(yè)保理領域知名專家學者,政府有關部門領導和企業(yè)界人士共聚一堂,充分發(fā)揮行業(yè)專家智力密集優(yōu)勢,深入交流新形勢供應鏈金融、商業(yè)保理發(fā)展機遇與挑戰(zhàn),共同探討如何推進供應鏈金融、商業(yè)保理支持民營小微企業(yè)融資,助力實體經濟發(fā)展。 ? 中國供應鏈金融(商業(yè)保理)50人論壇專家委員、國際保理商聯合會(FCI)法律委員會成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金融證券保險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金賽波應邀出席了本次會議,并發(fā)表了題為《供應鏈金融中的法律風險及防范》的精彩演講,以下是論壇整理的速記內容,部分內容有刪改。 ? 《供應鏈金融中的法律風險及防范》 金賽波 ? 這個題目內容其實是可以講兩天的,我頭幾日整理一下過往研究和做過的案件,差不多有十八九個關于供應鏈金融的。我助理最近整理直接有關供應鏈的案例據說有三百個。我最早研究的是信用證,票據,獨立擔保等,最近一段時間在集中研究動產擔保法律實務,攏共計劃要出18-20本書,目前已經出版五六本了。最近發(fā)現保證金的問題也挺重要,我們也會專門出保證金的書。因為這次《民法典》里面沒有放進去保證金,我們近期在北京會搞一個保證金的研討會。中間關于典當的書也出來了,P2P的網絡借貸的書去年也出來了。我從事律師事務做這供應鏈金融有關方面案件的實務超二十年了,一個做過二三百個案子,因此有一點研究的和做案件的實際經歷。后來又受邀參加聯合國貿易會發(fā)展委員會起草《動產擔保示范法》最后階段中國代表團的部分工作,參加了多次在紐約和維也納的會議,這個經歷對我個人來說在對供應鏈融資的理解上起到了非常大的幫助。最近也因為保理的關系,我們參與中國民法學會組織的一些民法典章節(jié)起草征求意見的討論會,民法典到現在沒有確定下來是否采用一個全國統一的動產擔保的登記體系,還有優(yōu)先權規(guī)則和對抗第三人規(guī)則都不清晰。 我頭兩年在做關于保理的刑事案件,發(fā)現關于應收賬款融資刑事案件非常多,我大概有兩個冊子專門關于保理業(yè)務里涉及刑事案件的,涉及12個刑事罪名,包括 1 違法發(fā)放貸款罪; 2 貸款詐騙罪; 3 騙取貸款、票據承兌罪、騙取金融票證罪案; 4 合同詐騙罪; 5 詐騙罪; 6 虛開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罪、虛開發(fā)票罪、偽造、出售偽造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罪、非法購買增值稅專用發(fā)票、購買偽造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罪;非法制造發(fā)票罪; 7 洗錢罪; 8 國有公司濫用職權罪; 9 國有公司人員失職罪; 10 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 11 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 12 偽造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罪; ? 綜合以上這些研究和辦案經驗或個人觀察,對今天討論的供應鏈融資或金融,我覺得風險是不小的。例如2006年到2018年我們整理了一下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的資料,在做保理業(yè)務中涉及刑案的人員差不多有兩千人。這個數據使我很驚訝,所以對供應鏈融資各位要注意其中很大風險,因為研究的明確結論一個是保理中詐騙高發(fā),銀行的損失高發(fā),另外很多人坐牢。 供應鏈金融還有一個很大的痛點。根據我自己的經驗還有我的研究來看,中國有關供應鏈金融的法律很不完備,這是最大的問題,我看《民法典》短期也看不到有很好的解決方法,因為目前看條文,我們無法得出一個將來將實行一個動產擔保體系的一個統一。在美國有各州的《統一商法典》第九篇,當然聯邦一級沒有這樣的法典,因為商法都是洲法。如果沒有一個統一的動產擔保體系的立法,供應鏈金融都會很難做。所以這個是最大的風險。 我們從實際的法院案例看下來,結論也是供應鏈金融風險非常非常的大。這方面的案例我大概觀察了二十多年,根據過去到現在看過的案例特別是涉及銀行的案例,我看到的事實是各家銀行損失很大,實際商業(yè)保理公司的損失也很多,當然我的實務和研究比較側重的是銀行這一面。剛才徐珺講供應鏈金融的方方面面,基本上跟我過去做的案件研究和律師實務是一致的。因為供應鏈金融的交易標的的流通性是關鍵。從應收賬款融資,存貨融資,保證金,對接P2P資金,對接票據等等,這些交易或融資的資產對象的核心問題是要有真實的貿易背景和因此產生的真實的貿易單據,以及最終確定的真實的應收賬款。要做到這三者都真實是很難的。我不知道現在金融技術發(fā)展出來什么樣的技術能確保這三者的真實性。我看到血淋淋的真實案例就是假交易、假單據、假應收賬款。當然還有更大的風險就是道德風險,我看到大量的刑事案件的誘因都是道德風險引發(fā)的。對這個風險,我以為任何金融技術都是無效的。 還有過去相關銀行和公司直接在業(yè)務里面做套匯和套利以及套取銀行資金。這就更多了,各家銀行還居然發(fā)展出協助或促成這些交易的產品。這些產品都是誤用了融資產品的本意。我最近看到的比較多的刑事案件是對付銀行的關于違法發(fā)放貸款罪的案例,就是對銀行的誤用金融產品的“反噬”。 因為時間關系,我這里只講一個法院案例,這個案子對于國際供應鏈融資的風險角度來說是比較典型的,這就是去年12月青島中院判決的青島德正資源控股公司刑事案件的一審判決書。 根據《人民法院報》青島2018年12月10日公開的報道,青島中院經審理查明,被告人陳基鴻于2004年9月注冊成立德正資源控股有限公司,并以該公司為基礎,先后實際控制經營60余家境內外公司。2012年11月至2014年5月,在“德正系公司”明顯不具備還款及履行合同能力的情況下,為持續(xù)獲取資金,按照陳基鴻的指使、授意,被告人江平、楊悅、陳旭軍、劉先洲、袁妮、王文宏、黃義發(fā)采取重復編排貨物信息、私刻印章等手段共同偽造青島港(集團)有限公司大港分公司、煙臺港集團蓬萊港有限公司氧化鋁、鋁錠、電解銅倉單、轉貨證明等貨權憑證,并使用偽造的貨權憑證欺騙在國際上具有較高信譽的倉儲監(jiān)管公司出具監(jiān)管倉單,或者通過賄賂被告人張家春、薛鍵出具內容虛假或超出庫存數量的倉單、核庫確認書等證明文件,并利用上述虛假的倉單或證明文件,以“德正系公司”名義與大量國內外公司簽訂銷售、回購合同,或欺騙其它公司為“德正系公司”提供擔保等方式,騙取多家公司資金共計123億余元(其中2.7億余元未遂);此外,還通過重復質押或將上述偽造貨權憑證質押于銀行等方式,騙取13家銀行貸款、信用證、承兌匯票,共計36億余元。上述資金大部分用于歸還銀行借款、利息和其他到期債務。2004年至2014年,“德正系公司”為謀取不正當利益,分別向被告人張家春、薛鍵及毛小兵行賄。 山東省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被告單位德正資源控股有限公司、被告人陳基鴻等人合同詐騙、信用證詐騙等案一審公開宣判,數罪并罰,判處被告單位德正資源控股有限公司罰金30億1200萬元,判處被告人陳基鴻有期徒刑二十三年,并處罰金200萬元。其他被告人江平、楊悅、陳旭軍、劉先洲、袁妮、張家春、薛鍵、王文宏、黃義發(fā)分別被判處十年至三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這個案件大概有20多個被告。刑事判決書160頁,受害人非常的多,涉及金額非常的龐大。通過偽造氧化鋁、鋁、電解銅等業(yè)務和單據向金融機構獲取倉單融資、存貨融資等等,青島的銀行,包括國際上的銀行和商業(yè)保理公司加起來所有的受害人損失了123億,還有其他地方損失的36億。所以這個青島港的案件,整個國際國內銀行界和企業(yè)界一共折了160億,這是官方的報道,當然里面有各種各樣的欺騙和偽造文件單據和交易及存貨信息的手法。當地的銀行損失比較慘。這個案例證明供應鏈金融如果風控做的不好,受騙很容易。這個案件作案手法實際講起來也很簡單的,利用氧化銅的交易開立信用證,在國外議付或貼現,信用證交易中要求的倉單,實際出倉單的倉儲公司就是陳基鴻控制的。而所謂青島港背對背倉單,其中的關鍵人物就是張家春——青島港大港的副總經理,當銀行核查倉單的真實性的時候,問他倉單是不是青島港出的,貨物是否真實存在,他當著銀行核保人員的攝像機的面說這多少萬噸氧化鋁是我們青島港的倉單。當然陳基鴻還利用了山西煤炭等非常大的國有公司幫他增信背書,這就是銀行為什么損失那么慘的其中很重要的原因。這里倉單是假的,提單是假的,應收賬款也是假的,存貨也沒有這么多,陳基鴻在國內外設立了很多的假公司,利用國內的國有民有大企業(yè)幫他們代理開證,再利用境外的大公司去議付或貼現假倉單,或者拉長交易的鏈條來做對沖交易或回購交易。所以所有參與交易的銀行機構都看不清這個業(yè)務的整個鏈條,都被迷惑了。 詐騙參與的人大概有五六十人,當然銀行是主要的受害者,陳基鴻他們設立了大概兩百多家公司,是一個非常龐大的一個詐騙團伙。青島港事件是全球性的一個詐騙案,除了銀行受騙,有三四百個法院案子,國際上最大的貿易商也損失慘重,像判決中提到的花旗銀行、山東煤炭、新加坡萬象、上海萬象、建行、民生銀行、日照銀行、中信銀行、通遼建行、興業(yè)銀行等等。 ? 總結其中銀行和企業(yè)受騙的原因,一是陳基鴻包裝自己成中國福布斯排行榜第七富有的人,這個是用于增信。二是利用國有、民營大企業(yè)做背書代理開證、代理貼現,又利用青島港港口管理人員(張家春)對倉單真實性的背書。三是通過國內和國外的虛構公司拉長了國際業(yè)務的交易鏈條。使騙局不易被識破。例如最精彩的部分如“六個汕頭人”故事環(huán)節(jié)。在銀行盡調的前一天陳基鴻雇傭的這六個汕頭人事先掛上民生銀行質押物的牌子,第二天對著民生銀行的攝像機,說這是您的貨物,第三天中信銀行去見到的是中信銀行的質押物,同樣對融資機構的人、核保的人也是這么說。銀行和其他融資機構在調查過程中是“走馬看花,隨便看看”,沒有詳細核實,人家掛牌子說是你的就是你的嗎?還有偽造倉單開展的國際回購業(yè)務:先從上一家賣十萬噸的氧化鋁后再通過另一家公司回購回來,之間利用虛假的交易和單據到銀行貼現做一次融資。 我告訴你,這個案子出來以后國內國外銀行對國內的倉單提單都沒有人敢買,除非銀行專門派一個職員到倉庫和貨物睡在一起,和貨物共存亡!因為打官司的時候,不知道這貨權到底是歸中信還是民生。這個案子我在維也納講了以后,國際上也很恐懼買中國信用證下的單據了。 所以從這些真實案例總結,我的結論是供應鏈融資其實風險很大,如果不能保證基礎交易真實,單據真實還有應收賬款以及交易的目的真實,交易的主體真實,這個業(yè)務其實是風險非常的大,如果控制不好,損失會非常的大。過往我所經歷的案件中受到損失的銀行和企業(yè)其實真的是太多了,所以提醒各位在開展業(yè)務過程中一定要小心謹慎。 謝謝大家! ? 中國供應鏈金融(商業(yè)保理)五十人論壇致力于打造中國供應鏈金融(商業(yè)保理)領域最具影響力的高端智庫,是為政府決策與研究機構提供理論與實務參考、為行業(yè)發(fā)展提供學術和理論支持的高端學術平臺。論壇將持續(xù)發(fā)布行業(yè)專家理論觀點及研究成果,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