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的老子《道德經(jīng)》與你不一樣(22)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何謂寵辱?寵為下也。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有何患?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以託天下矣。愛以身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矣。
若:及,到。
驚:害怕。
貴大患:“貴”、“大患”分開讀。是反義詞。
託:寄。寄托。
無論是寵還是辱,都偏離了自然之道,自然之道是不偏不倚的,沒有感情因素在里面的,以“萬物為芻狗”的。有了寵辱,就有了目的性在里面。又根據(jù)事物會互相轉(zhuǎn)化的原理,有寵就將有辱,有辱就將有寵。這種對寵辱的認(rèn)識,實在是一種成熟的表現(xiàn)。誰最在乎表揚(yáng),當(dāng)然是小學(xué)生,大人物已經(jīng)不在乎表揚(yáng)與批評了。寵,不是一種上的行為,卻是一種下的行為,表示被寵者的地位低下,所以說“寵為下也”。無論寵辱,都會使人害怕。無論是貴還是大患,都會到人的身上。如何內(nèi)化:對待外界臧否,不必在意?!耙陨頌樘煜隆?,淡化自身,忘我工作,進(jìn)入無我無身的狀態(tài)。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