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頭開始學(xué)語文——荒落的讀書筆記(六十七)
今天又讀了半篇《大師學(xué)語文》,是葉圣陶老師的“評讀和寫,兼論讀和寫的關(guān)系”。 之所以只讀了半篇,純粹是因為這半篇對我的啟發(fā)與幫助實在太大了,需要花時間去消化并加以應(yīng)用。 其中對我最有幫助的部分在于: 咱們聽人家說話,讀人家的文章,或者自己說話,自己寫文章,往往覺得有的很順暢,一句接一句,一段接一段,意思前后連貫,語言一氣呵成,有的可不然,意思和語言好像斷了串的珠子,一會兒說這個,一會兒說那個,前前后后可以劃好幾道杠杠。這樣的經(jīng)驗幾乎人人都有,而且所覺得的大多符合實際,就是說,覺得它順暢的,實際上的確順暢,覺得它不怎么順暢的,實際上的確不怎么順暢。 這段話直接讓我聯(lián)想到了自己寫小說時遇到的阻礙,那就是一幕跟一幕之間的聯(lián)系感太差了。不僅是邏輯感,還有畫面感、情緒等多個方面,都讓我讀起來很斷片。 而葉圣陶老師也給出了解決方案: 咱們要求讀和寫的能力逐步長進,必須能夠回答為什么這樣就順暢,那樣就不怎么順暢,必須說得出個所以然。這是基本功之一。練這項基本功,得注意思路的開展。思路,是個比喻的說法,把一番話一篇文章比做思想走的一條路。思想從什么地方出發(fā),怎樣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達到這條路的終點,都要踏踏實實摸清楚,這就是注意思路的開展。踏踏實實摸下來,發(fā)見思想走這條路步步落實,沒有跳過一兩段路,沒有在中途走到歪路上去,最后達到的終點正好是這條路的終點,這就是順暢的話或是順暢的文章。 一句跟上一句怎么連上的,后一段跟前一段怎么連上的,某一句跟前面哪一句有關(guān)系的,某幾段從前面哪一段分派出來的,諸如此類,全都把它辨一辨,想一想,這就是所謂自覺地注意思路的開展的具體辦法。 簡單來說,就是學(xué)習(xí)好的文章其作者是怎么想的?為什么這么安排? 我應(yīng)該早點聽跳舞大大的話,把1-9年級的語文書翻出來重頭學(xué)一遍。 果然,很多道理的底層邏輯都是相通的。 所謂大道至簡,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