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埋之星》無劇透評測:偶像選秀包裝下的社會派推理

總評分:9.0
優(yōu)點:
海量文本支撐起生動的角色塑造。
優(yōu)秀音效烘托出的冷峻求生氛圍。
地道的中文翻譯和日韓雙語音。
豐富的收集要素。
UI設計切合主題且不喧賓奪主。
缺點:
對話選項瑣碎導致節(jié)奏緩慢。
相比常規(guī)文字ADV,快進功能不全,無跳過功能容易讓進行多周目收集的玩家失去耐心。
自動存檔系統(tǒng)有缺陷,犯錯重來操作太麻煩。
現(xiàn)階段只能在PS4和Switch美服購買,且在韓國以外沒有實體版,有入手門檻。

《深埋之星(Buired Stars)》沒有沉迷于對選秀節(jié)目和娛樂八卦本身的描繪,而是重點講述投身娛樂行業(yè)少男少女掙扎與迷茫。生存秀“深埋之星”對參與者都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而突發(fā)的坍塌事故不僅中斷了決賽,也打碎了節(jié)目組為選手們精心打造的面具?!澳憔烤故钦l?”這個在舞臺上并不重要的問題在生與死的考驗下卻會摧毀所有幸存者。
你扮演韓浩宇,地下樂隊“假面舞會”的貝斯手。他作為團隊一員參加比賽,但最終只有自己晉級?!氨撑颜摺笔琼n浩宇的負擔,也是他的賣點。中途投票結果排名第四的他,因坍塌事故與其他4名晉級者受困于決賽舞臺,為逃出生天展現(xiàn)出了不知哪來的推理才能。

排名墊底,年齡最小的決賽選手徐慧星是幸存者之一。雖然不受評委青睞,但徐慧星憑借對社交網(wǎng)絡嫻熟運用,總能聚攏人氣,在投票環(huán)節(jié)勝出。極度依賴拉票的他卻在臨近決賽時被社交網(wǎng)絡爆出高中時因斗毆被開除,人氣大幅下滑,面臨被淘汰的危險。

排名第三的吳夢璐,舞團出身,被黑粉批評行為粗魯,人品低劣,“瘋丫頭”是她在“埋星”的唯一人設。

深埋之星以扶植草根偶像為賣點,讓已故創(chuàng)作型歌手之子的李修杰在這里顯得格格不入。作為“星二代”的他依靠遺傳的才華和父親的名望成為了話題人物,一直是票選排名第一的選手。

尹希娟,投票排名第二,曾作為女團成員出道,之后卻隨意退出導致組合解散,經(jīng)紀人公司破產(chǎn)。她在銷聲匿跡多年后報名參加了埋星,再次出現(xiàn)在大眾視野中。無論是才華、資歷還是年齡都可稱得上是大姐。

就在眾人使用贊助商的智能手表保持與外界溝通,希望能安全的堅持到救援隊到來之際,有人卻在社交媒體上匿名發(fā)出了“有人要為自己犯下罪行受到懲罰”的殺人預告。有人今晚無法活著出去……
系統(tǒng)
作為一款文字冒險類游戲,本作的流程主要分三個大塊,分別為對話、整理和劇情推進。
在對話環(huán)節(jié)中,韓浩宇要通過之前的主線劇情和飛特(游戲中虛擬的社交網(wǎng)站,類似微博和推特)等手段拾取關鍵詞,并與現(xiàn)場其他幸存者對話獲得新的關鍵詞和“反應關鍵詞”。在回收所有“反應關鍵詞”后便可推進劇情。

整理則是本作的“推理”環(huán)節(jié)。隨著劇情推進,主角需要拾取單個或多個關鍵詞來解決當前問題或困難。如果出現(xiàn)推理錯誤,視情況而定會導致其他角色好感度下降、主角精神力下降或者都降,反之則上升。游戲早期玩家必須推理正確才能推進劇情,后期一些顯而易見的錯誤則會導致Bad End(壞結局), 其他推理如果有錯誤,NPC則會自動糾正繼續(xù)劇情。由于本作的真相結局需要韓浩宇與幸存者們的好感度達到高等級,并且個人精神力足夠高(至少兩格半)才能觸發(fā),玩家最好在對話環(huán)節(jié)結束,推進劇情前存檔備份,方便在推理錯誤時讀檔重來。
你喜歡聊天么?你最好喜歡?。▋?yōu)缺點)
《深埋之星》的核心詭計和推理環(huán)節(jié)并不復雜,但作為“社會派”推理作品,本作的重點并非事件本身,而是卷入倒塌事件中的人。埋星在人物塑造上極為優(yōu)秀,但也有代價。
還記得前文中提到的對話環(huán)節(jié)么?游戲中90%的時間都是在選定關鍵詞與幸存者們對話中度過的。

壞消息是,該環(huán)節(jié)非常瑣碎,玩家很容易在與幸存者們討論飛特八卦、往事和埋星比賽時忘記主線劇情,游戲前期每個角色的可聊關鍵詞已多達10個,哪個詞與主線劇情或角色過往有強相關則沒有明確說明,玩家要么全聊,要么用快進+存讀檔確定主線關鍵詞直奔主題,無論哪種應對方法都會嚴重拖慢游戲節(jié)奏。
好消息是,得益于海量文本、過硬文筆和豐富的角色動作演出,幸存者們的性格和好惡得以活靈活現(xiàn)地展現(xiàn)。他們會針對每個話題事無巨細的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玩家可以感覺到節(jié)目賦予的人設與角色自我的矛盾,以及他們尚未吐露的過往對其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影響。與角色的交談不僅僅是一個推進劇情的手段,也是了解深埋之星臺前幕后的故事,乃至發(fā)掘最終真相的重要途徑。
劇情:真人秀臺前幕后的那點破事

除了明星,《深埋之星》也沒有忘記站在聚光燈和鏡頭之后的廣大幕后人員。作為一名曾經(jīng)在娛樂圈邊緣實習過的人,筆者對游戲中描述的破事感同身受:壓榨實習生、鐵打營盤流水雜兵、關系戶干擾、節(jié)目組擴張過快和隨之而來的管理混亂和工作紕漏等你在新聞中讀到過甚至親身經(jīng)歷過的情況,都被自然的整合進了《深埋之星》的故事中,如果說被困舞臺的幸存者們是本作明線,那么《深埋之星》節(jié)目組和母公司W(wǎng)BS種種不當甚至違法行為就是本作的暗線。追星族和娛樂圈從業(yè)者多多少少都能從本作中找到共鳴。
埋星舞臺:真正的主角

本作使用Unity引擎制作的坍塌演播大廳也許不是畫質最好的場景,但卻是氛圍渲染最到位的。坍塌后一片狼藉的舞臺,在鋼筋水泥結構受壓變形雜音的襯托下顯得尤為恐怖,選手們滿是灰塵的巨幅宣傳畫像掛在黑黢黢的大廳里仿佛遺像。正如游戲名所示,主角們是被深埋在廢墟中的明星,而整個舞臺便是一個墳墓。游戲的靈異C路線更是把驚悚氛圍帶到了一個新高峰,即使沒有鬼臉和尸體,只要音效和氛圍烘托到位,也能讓人寒毛直豎。
缺點同樣源于Unity引擎,本作在轉場時讀檔時間較長,從技術上沒有“跳過劇情”功能,只有劇情快進,對于想游玩新路線和收集線索和CG等內容的玩家不太友好。
結論

CG與主線劇情無關,請放心觀看
《深埋之星》的故事瑣碎但不矯情,在“選秀活動出了差錯”故事表面下是以角色塑造為核心的“社會派”推理故事。玩家不需要了解娛樂圈,也能對主角群面對不公指責和輿論重壓下的痛苦、迷茫和堅持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