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轉(zhuǎn)化,成長(上篇)
“練習,轉(zhuǎn)化,成長”
這六個字是在幾年前,請君梅在《正念減壓自學全書》上簽名時留下的。
慢慢參,倒正應了這好幾年來自己正念學習的歷程和感悟。
一、與正念初相識
理解還在表層,體驗已讓我想繼續(xù)
2017年,很偶然的機會,當時的心理督導老師推薦我去了解學習正念,正好那時廣州有地面的正念減壓四日工作坊(溫宗堃老師帶領),各種條件具備,于是正式與正念相逢。
出乎意料,四天的課程,我?guī)缀跛诉^半,甚至還總結出規(guī)律了:但凡有躺下的環(huán)節(jié),無論是身體掃描還是躺式瑜伽,統(tǒng)統(tǒng)都可以秒睡。
心疼自己交的學費,也有對自己的責怪,還擔心自己睡去的現(xiàn)象是不是“不正?!被蚴恰安粚Α薄哑鹉憗韱柪蠋?,老師回應說(原話已然記不清了,只是記憶中的大概意思)這或許是最近壓力大,身體需要休息。一方面,這減輕了我的自責感,另一方面,也覺得奇怪,我明明睡眠很充足,每天都能睡夠八小時,怎么身體還需要休息呢?
很久之后,身心的壓力才更加明顯地顯露出來。課程當時,身體的嗜睡或許已經(jīng)是身心壓力的信號。只是當時我缺少與身體的聯(lián)結,讀不懂身心的信號:不自覺憋氣很久了才深呼吸;壓力來臨了身心僵住,沉沉睡去,但并不是很好的休息;肩膀手臂不自覺用力緊繃,一天結束后甚至很多天后才感覺脖子酸痛肩膀僵硬。
那時候也想了很多辦法“對抗”這份緊繃和壓力,不斷地深呼吸、練習瑜伽、跑步,有時候會有類似“短暫止痛”的作用,但長此以往,身心的失聯(lián)帶來的壓力累積,仍然讓我疲于應付。
現(xiàn)在仍然時不時地會回到呼吸,會做一些運動,但是本質(zhì)上有一個態(tài)度的大轉(zhuǎn)向,我不是為了“對抗”壓力,而是回到照顧自己,覺察自己的身心,也盡量以平等心看待自己的身心狀態(tài)。
2017年的夏天,四日的正念體驗讓我初步感受到“覺察”的美妙——停下來,回到身體與呼吸,居然可以讓我的感受有如此大的不同;原來正念飲食下,食物的滋味如此豐富...
帶著對正念體驗的這份好感,以及初生牛犢的心情,當時還給單位服務的公務人員開2小時的正念沙龍,現(xiàn)在回憶起來,當時對正念的理解都還停留在表層,以為放松就是正念的最主要功用,停下來、慢慢來、去感受,就是正念了。
二、第一次五日止語營
循著正念減壓,看向古典正念
很幸運地,參加完正念減壓工作坊后不久的元旦期間有一個五日止語營(何孟玲老師帶領),安排好工作生活就報名參加了。
止語營期間有一些規(guī)則需要遵守,其中重要的一條便是不說話、不與人交流,這對我來講,并不是困難的事情。
真實碰到的困難在于——我腦海里的念頭太多了,各種情節(jié)各種對話在我腦海里上演,而我也太容易沉浸其中了,甚至隨著念頭浮想聯(lián)翩還能讓我忽視盤腿時的身體酸痛(這對當時極力排斥身體不適的我來說是個極大的“誘惑”啊?。?。
這系列過程又一次讓我陷入了自我放任、自責和對抗的怪圈中:我怎么可以這樣呢?這還能算在好好練習嗎?可是腿好痛,腦海里的念頭好吸引人...下一次一定要好好坐好好練習,哎呀算了算了,時間好難捱啊...
單是這份看見和五日的沉浸體驗,對我來講已是個極大的收獲。
也是在止語營中,我第一次聽到對貪嗔癡無明的解釋,了解了一丁丁點兒的佛學知識。我當時對所有宗教一竅不通,之前也不對任何宗教好奇,甚至現(xiàn)下,我也沒法對佛學妄加判斷,只是對古典正念的了解越多,我越是對佛學中普世的智慧贊嘆。
三、踏上正念師資之路
跟對老師,正念的身體力行
從正念減壓工作坊和止語營為開端,我給自己種的正念種子慢慢繼續(xù)成長,去參加課程,也在生活中練習,學習如何帶領現(xiàn)代正念減壓的課程,也去參古典正念中的奧義。
參加君梅舉辦的正念減壓師資課程,從學習者到學習帶領課程,很不一樣的身份轉(zhuǎn)變,同樣的是需要深入自己,將正念帶到生活,運用在自己身上,我也在正念之路上越走越深,越走越寬廣。
跟著君梅學習正念,深感幸運與值得。如果你曾有機會上過君梅的課程,我想你大概率也會有類似的感受。
君梅每次課程開始都會提醒學員伙伴不要叫老師,直接叫“君梅”即可。剛開始會不習慣,十幾年的學生訓練,以及文化中的尊卑上下之位的潛移默化,讓我在面對權威、老師、專家時戰(zhàn)戰(zhàn)兢兢,想被看到和認可,又擔心被評價和否定,似乎只有努力表現(xiàn)最好才可以。
“老師”的名稱卸掉的不僅僅是稱呼而已,君梅用她的身體力行、幽默和臨在,讓我真的感受到自己越來越松弛,可以讓輕松幽默的自己自在地出來透透氣。
這條師資之路上,有專業(yè)認真負責的引領,也有伙伴間真誠的生命交匯;有對遣詞造句的精益求精,也有“放輕松,死不了人”的幽默托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