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高中生上網(wǎng)課期間生下雙胞胎,老師與家長崩了
前兩天有一份數(shù)據(jù)表示,我國有八成的大學生希望未來能生兩個孩子,但這一數(shù)據(jù)立馬就遭到了大學生群體的質疑,畢竟現(xiàn)在有很多人連一個孩子都不愿意生。
生育率其實適合人口的學歷,互動關系的,不過學歷越高,對人生有更復雜,更崇高的要求,所以也就會把時間用來搞事業(yè)和追求質量,對生育的需求反而會下降。
17歲高中生網(wǎng)課期間生下一對雙胞胎,家長心態(tài)崩了,網(wǎng)友卻覺得挺好
對于當今大學生們的這種生娃心態(tài),上一輩的家長們雖然感到很著急,也或多或少有一些不理解,但本質上還是更支持孩子,先把自己的人生過好,再考慮其他。
就像很多學生自己還沒成年,還沒養(yǎng)成獨立的思考能力,就去忙著生孩子,肯定是不合理的,這種事情聽著都覺得很荒謬。
然而在上網(wǎng)課期間,一個17歲的高中生卻做了一件令所有人都感到驚嘆的事情。曝光此事的網(wǎng)友說,這個高中生正在讀高二,卻生下一對雙胞胎。
她所就讀的學校是一所普通高中,成績中等左右,由于今年上網(wǎng)課的時間比較多,這女孩子就和自己的男朋友住在一起,兩個人是一個年級的學生。
平時家里沒有大人在,家長們都去外地打工了,兩個高中生就在無人看管的情況下,生了一對雙胞胎,給了回家過年的父母極大的驚嚇。
相信遭遇此事,父母的心態(tài)一定都是相當崩潰的,兩個孩子的學業(yè)還沒著落,成績都不算太好,這下又得養(yǎng)育下一代,這該怎么整?。?/p>
不過一些網(wǎng)友倒是看熱鬧不嫌事大,反倒還覺得挺好的,認為生孩子和讀書是兩碼事,年紀輕輕就為國家人口做貢獻,年輕人還有體力養(yǎng)小孩,不錯不錯。
果然是鞭子不落在自己身上,就不知道疼,這個評論在網(wǎng)上走紅之后,網(wǎng)友們都紛紛反駁說如果你家女兒也這樣,那你應該非常開心吧。
站著說話不腰疼,在現(xiàn)實中沖動的舉動只會毀了學生
其實贊同這種事情挺好的觀點還不止這一個,或許是大家沒有結合到實際,也沒有想象這兩個高中生將如何面對以后的生活。
首先看這兩個高中生自己以后的處境該怎么辦?正在讀高二的年紀,馬上要參加高考了,接下來的學習任務越來越復雜,他們哪來的功夫養(yǎng)自家孩子?
其次,就生下了一對雙胞胎,以后的教育問題怎么辦?他們的父母還17歲,自己都還是個孩子,他們怎么可能有科學的教育方式讓下一代長大?
為國家的人口做貢獻,這個理由聽起來倒是挺好聽的,如同泛泛之談。問題是我們需要什么樣的人口增長,是高質量的,是可以為社會做貢獻的人口吧。
如果生下來的孩子還要被年少不懂事的父母坑害,自己也得不到很好的生存資源和教育資源,那又有什么益處呢?反而增加了社會問題矛盾。
由此可見,一些老一輩的人在沒有經(jīng)歷過高等教育的情況下,思考問題有些片面,這就體現(xiàn)出了讀書人才能更加理性的判斷自己的處境,給自己找好未來的擇。
由此也可見,在初中,高中階段,我們得到的生理教育知識還是太少了,學生之間互相產(chǎn)生好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誤入歧途,走上了不可逆的道路。
人生中固然會充滿很多意外之喜以及飛來橫禍,可前輩人并非沒有給我們留下寶貴的經(jīng)驗教訓,一些事情明知道是錯的,有害的,就不要自己嘗試了,只會毫無意義的重演。
受教育的意義之一,是讓我們做出更理性的選擇
要不要生孩子,要不要結婚和成家立業(yè),這些都是個人的選擇,拋除一些固有的觀念,其實當代的大學生有很大的自由度。
只是我們真的要感謝受教育的機會,因為受到過夠多的教育,我們才能用最清醒的頭腦判斷,自己要在什么時候選擇做這些事情。
讀書是有一個最佳年齡段的,所以我們要從小開始培養(yǎng)讀書寫字的能力,慢慢加深對學術的理解,而結婚生育這些事情也絕對都有自己合適的年齡。
上述事件中的這對高中生做的事情已經(jīng)無法挽回了,現(xiàn)在也沒有必要去追究誰的責任,只是要繼續(xù)吸取這樣的教訓,知道有些事情做錯了是改正不了的。
那么你認為這是好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