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2阿信坐在云彩上
今天看的《阿信坐在云彩上》,是日本作家石井桃子寫在1944年的一本書,出版于1951年,并在1958年被介紹到中國來。70多年過去了,今天看這本書,并未有時光沖刷的痕跡,仍然讓人有所感觸。 我看兒童作品其實看不出什么門門道道,不是什么學(xué)院派能說出個一二三四,也就沒有什么大道理,更多是隨著自己的心意表達(dá),不去深究作品內(nèi)部的核心和內(nèi)涵,而是感受到什么就表達(dá)出什么,真是不大負(fù)責(zé)的表達(dá),也是朝三暮四的表達(dá)。在教導(dǎo)兒童閱讀的老師眼里,這種不去深究與不去思考的閱讀是不正確的,也是相對無用的,但對我來說讀書就意味著放松,而不是折磨自我。這本書看看停停,停??纯矗哉J(rèn)為看了,就好了嘛。 阿信是一個小小的孩子,有多小呢,才小學(xué)二年級呢。在一個美好的星期天,阿信哭了,哭的很大聲,哭的很傷心,哭還沒有人安慰她。她被欺騙了,全部的人聯(lián)合起來欺騙她。她不能理解這種欺騙。感觸頗深,其實我也不能理解,可能大人都是奇奇怪怪的長大吧,好像大人不是從小孩變成大人的,小孩變成了大人,然后全世界都變了。 隨后進入了一場幻想,阿信遇到了白胡子老爺爺,在白胡子老爺爺?shù)囊龑?dǎo)下,我們認(rèn)識了阿信的家,阿信的爸爸,阿信的媽媽和阿信的哥哥。文字平平淡淡,但充滿著愛,很喜歡這種交談中的娓娓道來,愈是不用華麗詞藻矯飾,就愈顯言語質(zhì)樸可貴。在與老爺爺?shù)膶υ捴校⑿陪露?,但在很多年的以后,她會意識到這些對話其實都含有深意。 阿信有一個美滿的家庭,阿信的家人是有很強的典型性,可以對標(biāo)到很多個美好但稍有缺憾的家庭,寬容大度但時常隱身的爸爸,善良能干且多才多藝的媽媽,聰明大膽且調(diào)皮搗蛋的哥哥,懂事可愛且嬌憨黏人的阿信,還有慈愛溫和的爺爺奶奶和溫柔的姑姑。算是可以對號入座的美好家庭。 好像很多家庭在父親和母親責(zé)任安排上,父親主外,母親主內(nèi)。這是基因記憶下的慣例呢,還是人們自以為是的安排?阿信家也是這樣的,當(dāng)然不是說這樣不好。阿信特別特別的愛媽媽,這種愛建立在媽媽很愛阿信和對她的長時間陪伴下。其實阿信也很依賴爸爸,相較于對媽媽的愛,還是少了一些。甜甜膩膩的對媽媽的依戀,在阿信當(dāng)前這個階段是最好的表達(dá)方式。好像孩子們長大了就真的不可愛了,可能就是少了黏黏糊糊的表達(dá)愛的方式。在這方面我片面支持,并深有體會。 語言表述最多的還是哥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親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陪伴,還得是同齡人,兄弟姐妹。他們相伴相生,共同成長,也相互競爭,就像一個花盆里面的兩株植物,他們互相成就,也不可避免的要去爭奪,排斥著對方。參考自己成長的經(jīng)歷,對比自己的兩個小孩子成長經(jīng)歷,我覺得這真是一個很難理解的話題。這也許是獨生子女所不能理解的一中莫名其妙的樂趣吧。成長就是這么的有趣,一切的紛擾會在漫長歲月過后讓人產(chǎn)生忍俊不禁的笑意。 阿信坐在云彩上,像一個美麗的夢,夢醒了,再次揚帆起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