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能子》白話文翻譯譯文10卷中·老君說第三
《無能子》白話文 原文如下: 孔子定禮樂、明舊章、刪詩書、修春科,將以正人倫之序、社亂臣賊子之心,往告於老聃。老聃曰:夫治大國者若烹小鮮,蹂於刀幾則爛矣。自昔圣人創(chuàng)物立事。誘動人情,人情失于自然,而夭其性命者紛然矣。今汝又文而縟之,以繁人情。人情繁則怠,怠則詐,詐則益亂。所謂伐天真而矜已者也。天禍必及。孔子懼,然亦不能遂已,既而削跡於衛(wèi),伐樹于宋,饑於陳蔡,圍於匡?;驶始臣?,幾于不免??鬃宇欀^顏回曰:老聃之言,豈是謂乎! 淺析: 孔子制定禮樂、明確舊章法、刪改《詩經(jīng)》、修訂《春秋》,目的是為了矯正人倫秩序,使叛臣賊子得到警醒,他去找老子請教。老子說:“治理大國就像烹煮小魚,如果不停地翻動,小魚就會爛掉。自古以來,圣人開創(chuàng)事物和制定規(guī)則,都是為了激發(fā)人們的感情,但過度激發(fā)人們的感情會使他們失去自然的本性,從而損害他們的生命。如今,你又用文飾繁復(fù)的方式來激發(fā)人們的感情,這會使他們的感情更加復(fù)雜。情感復(fù)雜就容易怠惰,怠惰就容易欺詐,欺詐就會導(dǎo)致更多的混亂。這就是所謂的喪失天性而炫耀自己的行為。天降災(zāi)禍是不可避免的。” 孔子聽后感到害怕,但他仍然不能放棄自己的理念。后來,他在衛(wèi)國受到排斥,在宋國被伐樹,在陳國和蔡國挨餓,在匡地被圍困??鬃踊袒滩话玻瑤缀醪荒苄颐?。孔子對顏回說:“老子的話難道是這個意思嗎?”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