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的白化病、白化基因、淡化基因和白斑

?

我們通常會見到全身雪白的鸚鵡,被淡化的顏色能在市場上受到更多養(yǎng)寵人士的青瞇。同樣是白色的鳥,有些是全白,有些則只有部分的白色羽毛,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有些白色鸚鵡有著紅色的眼睛,而有些卻是黑色的眼睛,它們都是同一種基因的白化鸚鵡嗎? “白化”和“白化”之間又有著什么區(qū)別呢?

本期內(nèi)容將借助 Alexandra Forsythe 對于一只白化蜂鳥的思考,探討各種不同形式的白化基因在鸚鵡身上作用的不同效果。
下文將用“白化”指代Leucism;用“白變”指代 Albinism;用“白斑”指代 Progressive Greying。

圖中的蜂鳥是白化蜂鳥嗎?它是攜帶白化基因(Albino)還是攜帶淡化基因(Dilute)?這是一種灰色逐漸消失(Progressive greying)的基因嗎?
科學界對于鸚鵡白化的奧秘仍存在疑惑和爭議,白化現(xiàn)象是由于羽毛中的黑色素缺失引起的,還是由于羽毛中的黑色素大幅度減少引起的,我們尚未完全確定。但有些基本的概念和定義能夠達到統(tǒng)一。
01 白化病(Albinism)
白化病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這種疾病導致色素細胞中酪氨酸酶(tyrosinase)的完全缺失。
酪氨酸酶是一種位于黑色素細胞中的酶。黑色素細胞產(chǎn)生黑色素,黑色素給人的皮膚、頭發(fā)和眼睛賦予色彩,它也能使鳥類的羽毛變現(xiàn)出顏色變化。
如果缺少絡氨酸酶,就無法產(chǎn)生黑色素,鳥類羽毛就會呈現(xiàn)出白色,眼睛變成粉色。
白化病同時也會影響鳥類的視力,使鳥類難以察覺掠食者、縮短其壽命。白化病要么有,要么就沒有,因此白變是沒有“部分白變(partially albino)”這一說法的。


02 白化基因(Leucism)
比起黑色素的完全缺失,白化基因更像是一種讓黑色素含量減少的基因。攜帶白化基因的鳥類全身可以只有部分羽毛具有白化現(xiàn)象(partically leutistic),根據(jù)白化的程度,它們可以是一只全身大部分羽毛都是白色的鳥。比如高趴或低趴的玄鳳鸚鵡,就是部分白化。

白化基因可以被遺傳,但它作用在親鳥和雛鳥之間的效果可能會有較大的不同。親鳥翅膀上羽毛都是白色的情況下,雛鳥的白色羽毛可能作用在尾羽上。另外,白化基因是隱性遺傳的,因此可以隔代遺傳。
如何區(qū)分白化病和白化基因?
區(qū)分白化病和白化基因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觀察他們的雙眼顏色,以鸚鵡為例,如果雙眼顏色是普通黑色(或藍色眼睛),則為白化基因(Leucism);如果是紅色或粉色眼鏡,則為白化?。ˋlbinism)。

在玄鳳鸚鵡中,全白或全黃的鸚鵡分別被稱為白化(Albino)和黃化(Lutino),都是以“Ino”為結尾的基因,因此也被直接稱為“Ino”基因。
其中還分兩種,一種稱為“白化/黃化”,也就是眼鏡為紅色的玄鳳鸚鵡;一種被稱為“百趴”,指身體羽毛顏色為“白色/黃色”,但是眼睛顏色仍然為黑色的玄鳳鸚鵡。
03 淡化基因(Dilute)
淡化基因會讓鳥的羽毛看上去更蒼白,看起來像是被均勻碰灑了一層白色的霧化顏料,像是一件被洗舊脫色的衣服。攜帶淡化基因的鳥擁有黑色素,但黑色素細胞無法產(chǎn)生正常濃度的黑色素。

04 白斑(Progressive Greying)
白斑,英文名字也可直譯為“灰色漸變”,也叫做白癜風(vitiligo),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換毛之后,最終也會產(chǎn)生白色的羽毛。


患有白斑的鳥,小的時候跟正常的鳥顏色一樣,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越來越白,它們的黑色素細胞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慢慢減少。

因此,首圖的蜂鳥到底是哪種 “白化”,我們無法簡單通過肉眼判斷。
?? 感謝Kira提供美雞圖片 ??
資料來源:
albinism vs. Leucism vs. Dilution vs. Progressive greying, friends of the limberlost, by Alexandra Forsythe,03/07/2016
Leucism Vs. Albinism: What’s The Difference, 04/12/2020, by Mikael Angelo Francisco, flip science